.............
........
........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肿瘤学(第3版)
:668元
作者:汤钊猷 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7309080964
字数:3713000
页码:1872
版次: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本书仍然遵循“新、全、实用、精炼、高质”的总体思路。但有如下特点:副主编和编写人员基本上更换为目前正在临床线的专家,各章节基本上是重写的;尽量充实2000年以来的内容和文献;内容上增加或突出了进展,如吸烟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分子诊断、微创外科治疗、局部治疗、循证医学等;常见肿瘤篇中增加了在我国发病率有所上升的胰腺癌和癌等;全书改用优质纸,彩色印刷。内容虽增加,但仍印成一册。全书分为基础篇;临床总论篇;常见肿瘤篇;其他肿瘤篇等。
内容提要
《现代肿瘤学》版在1993年出版,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版于2000年出版,仍受广大读者欢迎。2011年出版的《现代肿瘤学(第3版)(精)》(作者汤钊猷)继续遵循“新、全、实用、精炼、高质”的总体思路,但副主编和编写人员基本上更换为目前正在临床线的专家,为此各章节绝大部分是重写的,尽量充实2000年以来的国内外进展,包括作者本身的成果,以及相关文献,故有较多的内容更新。另外,此次采用彩色印刷,版面新颖,图片清晰。内容虽增加,但仍印成一册。
《现代肿瘤学(第3版)(精)》内容有如下特点:基础篇: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或突出了进展。由于吸烟与癌症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故专门列出《吸烟与肿瘤》章。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其中神经、免疫、内分泌是3个主要调节系统,为此除已有的《免疫与肿瘤》外,增加《内分泌与肿瘤》。基因组和蛋白组学对癌症的基础研究起关键作用,故专门列出《肿瘤基因组学》和《肿瘤蛋白质组学》。癌症的转移研究已成为热点,其中血管生成是关键,而肿瘤微环境,尤其是免疫炎症微环境已被认为是癌症形成的又一特征,故列出《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章。癌症的转移研究需要模型,为此专门设《肿瘤的细胞与动物模型》等。
临床总论篇:同样也增加或突出了新近的进展。在诊断方面,近年转移预测和预后指标的研究发展迅速,包括分子分型等受到广泛关注,故增加《肿瘤标记与分子诊断》。由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进步,已可能发现更多小癌,加上肿瘤生物学观念的更新,微创治疗已成为肿瘤外科的一个新趋势,故增加了《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20世纪90年代以来,肝移植在肝癌治疗的地位已得到肯定,为此设《器官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章。同样,由于早期诊断的进步,小癌增多,各种癌局部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故将各种局部治疗合并为《肿瘤的局部治疗》章。大家关注的分子靶向治疗,由于仍在快速发展中,故未单独列出,而与化疗等治疗合并为《肿瘤的药物治疗》章,并反映在各种癌的治疗中。当前循证医学已成为临床肿瘤学进步的必由之路,为推进这方面的研究,特设《循证医学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章。癌症防治与预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为此《肿瘤与社会》也不可少。
常见肿瘤篇:第二版至今,11年过去,恶性肿瘤无论在发病率、死亡率方面又有不少变化。尤其我国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同时,癌症谱也在悄悄改变。第二版常见肿瘤篇中,除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宫颈癌、白血病等外,已包括我国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肺癌、大肠癌和乳腺癌,第三版中增加了发病率上升较快的胰腺癌和癌。
其他肿瘤篇:除将胰腺癌和癌划到常见肿瘤篇外,在章节安排上没有太大改变,而主要是内容的更新。
目录
1 绪论
基础篇
2 肿瘤流行病学
3 病毒与人类肿瘤
4 理化因素与肿瘤
5 吸烟与肿瘤
6 遗传与肿瘤
7 免疫与肿瘤
8 内分泌与肿瘤
9 肿瘤基因组学
10 肿瘤蛋白质组学
11 肿瘤分子生物学
12 肿瘤细胞生物学
13 肿瘤病理学
14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15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
16 肿瘤预防
17 肿瘤的细胞与动物模型
临床总论篇
18 肿瘤的早期发现
19 肿瘤标记与分子诊断
20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21 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22 肿瘤病理学诊断
23 肿瘤的外科治疗
24 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25 器官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6 肿瘤的局部治疗
27 肿瘤的放疗
28 肿瘤的药物治疗
29 肿瘤的中医治疗
30 肿瘤的生物治疗
31 肿瘤姑息治疗
32 副瘤综合征
33 肿瘤并发症及其处理
34 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35 循证医学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36 肿瘤与社会
37 肿瘤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常见肿瘤篇
38 鼻咽癌
39 食管癌
40 胃癌
41 原发性肝癌
42 胰腺肿瘤和壶腹周围肿瘤
43 大肠癌
44 乳腺癌
45 肺癌
46 宫颈癌
47 癌
48 白血病
其他肿瘤篇
49 口腔癌
50 涎腺肿瘤
51 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
52 喉癌
53 耳部肿瘤
54 眼部肿瘤
55 甲状腺肿瘤
56 纵隔肿瘤
57 胸壁、胸膜肿瘤
58 小肠肿瘤
59 胆道肿瘤
60 腹膜后肿瘤
61 肾细胞癌
62 肾上腺肿瘤
63 膀胱肿瘤
64 睾丸肿瘤
65 阴茎癌
66 子宫内膜癌
67 卵巢癌
68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69 外阴癌与原发性阴道癌
70 恶性淋巴瘤
71 多发性骨髓瘤
72 软组织肿瘤
73 骨肿瘤
74 皮肤及附件肿瘤
75 恶性黑色素瘤
76 神经系统肿瘤
77 小儿肿瘤
附录 常用化疗药物剂量表
作者介绍
汤钊猷(1930-),广东新会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历任上医大外科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曾任上医大校长、国际抗癌联盟理事。1968年起从事肝癌研究,1985年起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现任原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所长。在肝癌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首先提出了“亚临床肝癌”的概念。现代肝病学奠基人汉斯·珀波认为这一新概念是人类对肝癌的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这个原理进一步引伸又提出了“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1990和1994年,汤钊猷两次担任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1986,1991,1996年,他三次组织并主持了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和三等奖各一项。1979年,荣获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颁发的奖,主编书4本,论文440篇。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医疗健康领域动态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肿瘤学发展脉络,并对其前沿进展进行深入解读的著作。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现代肿瘤学(第3三版)》,书名和作者的学术背景让我眼前一亮。我常常在思考,面对癌症这个“谈之色变”的疾病,普通人究竟能了解到多少?我们对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甚至是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应对方式和对未来的预期。这本由汤钊猷教授和复旦大学团队倾力打造的著作,想必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陈述事实的教科书,更能融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思考,为读者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经过严谨编撰、权威认证的专业书籍,其价值不言而喻,它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认识肿瘤,理解科学,从而更理性地看待和应对这个挑战。
评分一本厚重的书,沉甸甸地压在手上,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正版的标识让人安心。翻开第一页,熟悉的油墨香扑鼻而来,仿佛回到了那个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学生时代。虽然我并非肿瘤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出于对健康的关注,对这类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一直情有独钟。这本书的书名就透着一股专业与权威,作者的名字更是响当当,复旦大学的背景也增添了几分信任感。我一直认为,了解疾病的原理、治疗的进展,是应对健康挑战的第一步,与其盲目恐慌,不如武装头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像我一样,希望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尽可能地理解肿瘤学这个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我尤其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转化为普通读者能够理解的知识。对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对于肿瘤治疗手段的演变,我充满好奇,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实用信息。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普通医生,虽然我的专业方向并非肿瘤学,但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肿瘤患者及其家属,他们常常带着焦虑和困惑前来咨询。我深切体会到,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患者,是多么的重要。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我希望它能够提供最新的肿瘤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患者的疑问,也能为我提供一个学习和进阶的平台。我尤其关注书中在精准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领域的论述,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肿瘤的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实用建议,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一本优质的医学著作,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连接医患之间的桥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我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肿瘤学,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日新月异。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稳重而又不失活力的感觉,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述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长出肿瘤”,以及身体是如何与之抗争的。同时,我也对现代肿瘤的诊断技术,比如各种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检测手段,如何帮助医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和分型肿瘤,充满了好奇。而对于治疗方面,从手术、放疗、化疗这些传统手段,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这些前沿技术,我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它们各自的优势、局限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本书如果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肿瘤学这片广袤而复杂的知识海洋,那么它将是我的不二选择。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份量的书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底蕴感。作为一名对此领域不太熟悉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肿瘤学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细胞生物学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复杂过程,让我们能够理解“是什么”。接着,我期待它能详细介绍各种诊断方法,了解医生是如何“看穿”肿瘤的。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肿瘤治疗的各种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以及它们各自的适应症、疗效和副作用,让我们知道“怎么治”。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关注肿瘤的康复和预防,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健康,降低患癌风险。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并用严谨的态度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