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无机化学 第三版 上下册 |
| 作 者: |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等校编 宋天佑等修订 |
| 定 价: | 55.50元(全二册) |
| 重 量: | |
| ISBN 号: | 9787040045819/9787040048803 |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开 本: | 32开 |
| 页 数: | 全二册 |
| 字 数: | 全二册 |
| 装 帧: | 平装 |
| 出版时间/版次: | 2010-5-1 |
| 印刷时间/印次: | 2010-5-1 |
《无机化学》第三版是在原无机化学编写组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二版基础上修订的,第三版共24章,分上下两册出版。这次修订保持了该书第二版的编排体系与特点,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或改写,新增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一章。更换了近50%的习题
《无机化学》(上)中理论部分充分注意与中学教材的衔接及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元素与化合物叙述部分力求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基本无机反应和元素与化合物性质内容介绍增加了推理性,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1-1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2 研究化学的目的 1-3 研究化学的方法 §1-2 化学发展简史 2-1 古代化学 (1)实用和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后) (2)炼金术、炼丹时期(公元前后一公元1500年) (3)医化学时期(公元1500-1700年) (4)燃素学说时期(公元1700-1774年) 2-2 近代化学的萌芽 2-3 化学的现状 §1-3 无机化学简介 3-1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 第十二章 卤素 §12-1 卤素的通性 §12-2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2-1 卤素的成键特征 2-2 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3 单质 2-4 卤化氢和氢卤酸 2-5 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 2-6 卤素的氧化物 2-7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2-8 拟卤素和拟卤化物 §12-3 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 3-1 含氧酸氧化还原性的周期性 3-2 影响含氧酸氧化能力强弱的因紊 习题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13-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3-2 氧、臭氧 2-1 氧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2 氧的制备和空气液化 2-3 氧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4 臭氧 2-5 氧的成键特征 2-6 氧化物 §13-3 水 3-1 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2 水的结构 3-3 水的物理性质 3-4 水的状态图 3-5 水的化学性质 3-6 水的污染与净化 §13-4 过氧化氢 4-1 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 4-2 过氧化氢的性质和用途 4-3 过氧化氢的制备 §13-5 硫和它的化合物 5-1 单质硫 5-2 硫在形成化合物时的价键特征 5-3 硫的氧化态一吉布斯自由能图 5-4 单质硫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5-5 硫化氢和硫化物 5-6 硫属元素的氧化物 5-7 硫属元素的含氧酸 5-8 硫的卤化物 §13-6 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6-1 影响无机酸强度的直接因素 6-2 氢化物酸性强弱的规律 6-3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规律 习题 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 §14一l 氮族元素的通性 §14-2 氮和它的化合物 2-1 氮的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 2-2 氮元素的氧化态一吉布斯自由能图 2-3 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单质氮 2-4 氮的氢化物 2-5 氮的含氧化合物 2-6 氮的卤化物 §14-3 磷和它的化合物 …… 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 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 铜、锌副族 第十九章 配位化合物 第二十章 过渡金属(1) 第二十一章 过渡金属(2) 第二十二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第二十三章 原子核化学 第二十四章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索引作为一名化学爱好者,我一直对无机化学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内在联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探索之路提供了坚实的指引。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做到了既全面又深入。对于元素周期律的讲解,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有哪些元素”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原子结构、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由此引发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这让我对元素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对酸碱理论的讨论也十分精彩,从传统的阿伦尼乌斯理论到布朗斯特-劳里理论,再到路易斯酸碱理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被清晰地梳理出来,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理论的内涵和演变。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回味书中的某些论述,感觉自己对无机化学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着实让许多化学专业的学生眼前一亮。作为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它在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上都做了相当的拓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配位化学部分的讲解,逻辑清晰,从基础的VSEPR理论到更复杂的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层层递进,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书中的插图和模型图也十分精美,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分子结构和键合情况。另外,作者在引用文献和举例时也十分严谨,许多前沿的研究成果都被巧妙地融入到教材中,这对于想要进一步深造或者参与科研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虽然内容十分丰富,但整体编排得当,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即便是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在作者的细致讲解下也变得更容易消化。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那些希望扎实掌握无机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评分翻开这本书,一股严谨而又充满学术气息的风格扑面而来。它并非那种只罗列知识点的“工具书”,而是更侧重于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例如,在介绍固态化学的部分,书中不仅讲解了晶体结构的分类和命名,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晶体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质的影响,并结合了大量具体的实例,比如超导材料、陶瓷材料等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材料科学的起源和发展非常有帮助。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又不失生动和启发性。很多时候,我会感觉作者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步步探究问题的本质。书中提供的习题也很有代表性,既有基础概念的巩固,也有对综合能力的考察,做完之后总能让我对某个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教材提供了一个探索无机化学世界的高级视角,它不仅仅教会我“是什么”,更教会我“为什么”和“怎么做”。
评分我是一名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但因为工作需要,需要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坦白说,一开始我有些担心这本教材的难度。但实际阅读后,我惊喜地发现,尽管内容专业,但作者的讲解方式却非常易于理解。书中大量使用了图表和类比,将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比如在解释化学键的形成时,作者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点。而且,书中在介绍不同化学反应类型时,都会给出具体的实例,并且分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这对于我理解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非常有帮助。尽管我无法深入理解每一个公式和理论的推导,但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关于无机化学的基本框架,让我能够对各种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想要快速入门无机化学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切入点。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本好的参考书,对于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而这本《无机化学》教材,在很多方面都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研究方法论方面,书中提供的许多分析化学手段的原理介绍,比如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等,都为我理解实验数据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在描述这些技术时,不仅介绍了其基本原理,还结合了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分析技术在无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书中对一些经典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讨论,也为我设计实验提供了不少启发。书中严谨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学术内涵,让我在面对复杂的科研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为科研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工具箱”,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