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麻将赢家36招
作 者:佘时佑 编著
I S B N :9787539772981
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11月
印刷时间:2001年11月
字 数:244000字
页 数:343页
开 本: 开
包 装:平 装
重 量: g
原 价:18.00元
目录
远见篇
第1招 未雨绸缪,步步为招
第2招 调兵遣将,以静制动
第3招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第4招 运用关联,一箭双雕
第5招 各自为战,舍张安危
第6招 釜底抽薪,不打自招
第7招 迟行观变,优存劣汰
奇计篇
第8招 暗渡陈仓,虚张声势
第9招 减灶诱敌,信息
第10招 奇智应机,避敌诱将
第11招 先发制人,顺手牵驴
第12招 以虚为实,虚中求实
第13招 疑兵惑敌,将计就计
应变篇
第14招 欲擒故纵,能攻善守
第15招 反侧自安,谨慎吃碰
第16招 请君入瓮,借君之力
第17招 随机应变,快成快和
第18招 狡兔三窟,权宜之计
第19招 一鼓作气,把握时机
第20招 过河拆桥,投其所好
智谋篇
第21招 明察破奸,注重逻辑
第22招 假释察奸,探讨真实
第23招 无中生有,避重就轻
第24招 骑墙观望,借刀杀人
第25招 见机而退,伸吃安危
第26招 寸步不让,欲胜慎切
第27招 急流勇退,委曲求全
第28招 设疑释疑,弄清牌情
妙策篇
第29招 以耻知耻,指桑骂槐
第30招 抛砖引玉,类似类惑
第31招 小失大得,李代桃僵
第32招 巧对避祸,围魏救赵
第33招 假作痴愚,正视牌手
第34招 进退战和,灵活机动
第35招 虚张声势,出其不意
第36招 声东击西,神出鬼没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
本书从谋略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赢牌的36种招数。本书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著作之精华,通过讲故事、话事例、说熟语、记重点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告诉您如何在麻战中灵活运用36招,为您成为麻战赢家助上一臂之力。
我接触麻将已经有些年头了,自认为对一些常见的“番数计算”和“基本战术”已经了如指掌。然而,这本书还是成功地让我看到了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盲区”。尤其是在处理“特殊牌面结构”时,书中的论述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赢牌”,更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期望值”。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庄家优势”的分析,就提出了很多颠覆我固有观念的做法。它强调庄家在起手摸牌顺序上的微弱优势,如何通过“积极进张”和“保守防守”的灵活切换,来强化这种优势,从而提高连庄的概率。这种对“概率学”在麻将中的应用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即便是对数学不太敏感的读者也能很快领会其精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打麻将”,而是像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决策游戏”,每一步都走得更加有目的性和逻辑性。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棋牌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那些渴望在麻将桌上更进一步的朋友来说。我一直觉得麻将这东西,光靠运气是走不远的,技术和策略才是王道。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此道,他没有过多纠缠那些基础到令人乏味的规则讲解,而是直奔主题,聚焦于那些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关键点。比如,关于牌型组合的预判,书中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出“碰、杠、胡”的组合,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局势下,应该如何高效地进行“舍牌”和“留牌”的权衡。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听牌质量”的分析部分,作者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单吊”与“边张”在实战中的不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对手的出牌节奏来锁定最佳听张。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牌势”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再是盲目地追求最大番数,而是学会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快、最稳妥的胡牌机会。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在耳边进行的“点拨”,让人醍醐灌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处理得非常考究,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棋牌书籍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实战案例模拟”。这些案例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基于真实牌局的复盘分析,这使得抽象的技巧变得具象化、可操作性极强。举个例子,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防守的艺术”,这在很多麻将书中是被忽略的重点。作者指出,高手的对局,往往比拼的是谁少放炮,而不是谁多自摸。他详细拆解了如何通过对手打出的“废张”来反推其可能听的牌型,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出牌策略,宁可多等几巡,也要避免给对手送上“绝张”。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判断力,是书中最宝贵的部分。对于那些追求“久战不败”的玩家来说,这部分内容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博弈思维的塑造过程,让人从心底里佩服作者对麻将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麻将秘籍”,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概率思维与风险管理”的入门指南。余时佑先生(我猜测作者是这位)的文字功底深厚,他没有使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麻将决策框架。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了“适应性”。牌局是动态变化的,一成不变的策略注定会被淘汰。书中反复强调,读者需要根据“桌上人数”、“番数限制”、“对手的水平”以及“自己的手气”等多个变量,灵活调整策略的进攻性与防守性。比如,在高手局中,防守的重要性会指数级上升;而在新手局中,则应该果断抢胡,追求快速得分。这种根据环境变化来优化决策的理念,是这本书带来的最深远的启发。它不仅能让你在麻将桌上更胜一筹,或许也能对生活中的其他决策场景有所助益。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老派棋谱的沉稳内敛,又不失现代棋牌分析的锐利和幽默感。作者在介绍复杂概念时,常常会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特定的牌面比作“一座等待攻克的堡垒”,将对手的心理状态比作“水下的暗流”,使得枯燥的牌理分析变得引人入胜。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心理战术”的那几章。麻将的魅力就在于它融合了运气、技术和人性的较量。作者剖析了如何通过“表情管理”、“出牌节奏的控制”甚至是一些“非语言暗示”来迷惑对手,为自己争取有利局面。这些内容在其他技术性书籍中是极少被提及的,因为它往往被归类到“玄学”范畴。但这本书敢于正视这一点,并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例如如何通过观察对手的“点炮习惯”来判断其心理防线是否松动。这种对全局的掌控欲,让人在阅读时肾上腺素飙升,迫不及待想上牌桌试试身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