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国际物理奥赛的培训与选拔 第二版 |
| 作 者: | 郑水令 |
| 定价: | 59.00 |
| ISBN号: | 9787309119664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6-1-2 |
| 印刷日期: | 2016-1-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国际物理奥赛的培训与选拔(第2 版)》由担任2000~2003年国际物理奥赛国家集训队 教练的6位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集体编写,在培训与 选拔国际物理奥赛国家集训队队员所用习题和选拔题 的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编写时又根据当前情况进行 了适当的删节和补充,题目内容覆盖普通物理学的各 个方面,题目深度富含多种层次,适合各种类型读者 的需要,作者根据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提出完整的 解题思路,并作了详简适当的解答,某些题目在解答 之后,还就该题的解题方法、题目背景、物理意义等 作出点评,以拓宽读者的思路。 本书可供有志于参加国内和国际物理竞赛的学生 参考,对培训和选拔各类物理竞赛队员的教师有所帮 助,对于准备参加物理类研究生考试的读者同样且右 参考价值。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前言 理论篇 第1章 力学(含相对论) 第2章 热学 第3章 电磁学 第4章 光学 第5章 原子物理学 实验篇 第6章 力学实验和热学实验 第7章 电磁学实验 第8章 光学实验 附录 附录A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第31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第3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第3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第3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附录B 基本物理常量 太阳系天文数据 物理常用数据 三角公式 微积分公式 近似公式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确实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本的。那种老牌出版社出来的书,细节处理就是到位,油墨印刷清晰,排版也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我特别喜欢它封面设计的那种沉稳大气的感觉,不像现在很多教辅书花里胡哨,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严谨,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翻开就觉得内容肯定硬核。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里面的具体章节,但仅仅是浏览一下目录和章节结构,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似乎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更像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着学习者从基础概念逐步迈向更高深的物理思维殿堂。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教科书上没有深入展开,但在竞赛中至关重要的那些“临门一脚”的技巧和思想火花。
评分初次翻阅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密度让我略感压力,但这种压力并非来自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是源于知识结构的完整和体系的庞大。它似乎摒弃了过度简化的表述,直面了物理学的本质和复杂性,这正是我所期盼的——毕竟,国际奥赛本身就是对思维极限的挑战。我尤其关注它在处理数学工具与物理概念的融合度上会如何拿捏。好的奥赛辅导书,能让读者在应用微积分或向量分析时,始终不忘其背后的物理意义,避免陷入纯粹的数学运算泥潭。这本书的章节划分看起来逻辑严密,从基础理论的重构到专题训练的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循序渐进的设置,应该能帮助学习者稳扎稳打,避免急于求成而造成知识体系的“头重脚轻”。
评分尽管我还没有时间去做大量的习题演练,但从目录对各个专题的覆盖范围来看,这本书的野心显然是瞄准了世界级的竞赛标准。我注意到它对某些需要极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主题给予了显著的篇幅,这表明编者没有回避难题,而是选择正面迎击。我非常好奇,在处理那些跨学科边界的物理问题时,这本书是如何构建桥梁的,例如,如何巧妙地将热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某些概念进行整合分析。此外,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思路阐述,哪怕只是文字描述性的,也会大大提升其实用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部深度、广度、和系统性都达到专业水准的参考巨著,是为那些真正渴望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轻学子准备的“利器”。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物理教育界享有盛誉,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对它的内容质量抱有极高的期待。我更看重的是它所蕴含的“过来人”的经验和洞察力,那种对竞赛试题“出题人思维”的深刻理解。很多时候,奥赛的难度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对知识应用场景的陌生化和复杂化组合。我希望这本书能揭示出隐藏在这些复杂题目背后的那些不变的物理原理。如果它能在书中穿插一些作者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软技能”提示,那就更具价值了。一本顶级的竞赛参考书,不应该只教你怎么做题,更应该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能够从容应对高压挑战的思考者。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虽然不算便宜,但从内容深度和广度来看,绝对物超所值。我注意到它在某些经典物理模型和前沿研究的结合点上似乎做了不少独到的阐述,这对于那些志在冲击国际顶尖物理竞赛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宝贵的“差异化”学习资源。我个人对那种强调物理直觉培养和问题分解策略的讲解方式非常感兴趣,很多时候,解开一道难题的关键不在于知道多少公式,而在于能否迅速构建出正确的物理图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心法口诀”,而不是单纯的“招式演示”。如果它真的能像传闻中那样,系统地梳理了历届奥赛中那些“陷阱题”的共性特征,并给出针对性的破局之道,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简直就是一张通往成功的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