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35.00
作者: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I S B N :978-7-111-59354-6条码书号:9787111593546上架日期:2018/3/15出版日期:2018/3/1版 次:2-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页 数:144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阳明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为当今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心动力”。本书特别选出阳明先生的重要文字,务必使读者能够浸润其中,近距离体验阳明先生的思想精华。其后的导读部分则突出了阳明心学的践行者对原文的感悟和解读,用以提升初学者的生命状态。
目录
前言
1.教条示龙场诸生 / 2
2.寄诸用明书 / 16
3.送宗伯乔白岩序 / 22
4.与王纯甫书 / 34
5.寄希渊书 / 44
6.与黄诚甫书 / 52
7.示弟立志说 / 62
8.告谕浰头巢贼 / 74
9.寄杨邃庵阁老书 / 86
10.书正宪扇 / 96
11.答欧阳崇一书 / 104
12.答聂文蔚书 / 114
13.与黄宗贤 / 126
14.徐爱录 / 134
附录 / 阳明先生赞 / 144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颇具匠心,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逻辑推进,更像是不同主题的碎片化叙事,但这些碎片却能奇妙地互相咬合。每一次翻开,都能随机捕捉到一句直击心灵的话语,这种不可预测性反而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新鲜感”。我个人对其中关于“心性”的探讨尤为着迷。我们常常将“心性”视为一种天生的禀赋,难以改变,但书里却巧妙地将它描述成一块可以被反复锤炼的璞玉。它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情绪是如何影响判断,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自我观照来净化这份“心性”。这种探讨不是空泛的心理学理论,而是结合了古典智慧的精髓,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进行了转化。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情绪稳定”的理解——它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掌控与释然。阅读它,就像是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了一次深度的排毒和重塑。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令人沉静的力量,读起来就像是穿越时空与一位智者对话。它不是那种大声疾呼、让人急于求成的励志读物,而更像是一份温柔的引导。作者似乎深谙人性的复杂与微妙,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世间万象中那些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我特别欣赏其中对“觉察”的强调,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波动,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反思自己过去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过于僵化或武断。这本书没有提供标准化的“成功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内化的工具箱,帮助我们自己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它更注重的是“如何看世界”的方法论,而不是“应该做什么”的具体操作手册,这种去中心化的叙事方式,使得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生命经验产生共鸣的那个点。那种由内而外的转变,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种能让人心甘情愿慢下来的契机。
评分我曾读过不少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又过于鸡汤,缺乏实际落地的支撑。然而,手捧这本册子,我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平衡感。它的语言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仿佛信手拈来皆是真知。比如,书中对“日常磨砺”的描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我视为琐碎的日常事务——洗碗、整理书桌、甚至于早起十分钟的坚持,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者没有将“伟大”描绘成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将其融入到每一个当下瞬间的精准把握之中。这种将宏大目标拆解到微观行动层面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行动的心理门槛。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无数次微小而坚定的“选择”累积而成。读完之后,我的行动力并没有出现狂热的爆发,反而多了一种沉稳的后劲,像是给一艘船装上了更坚固的压舱石。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阅读体验,我会选择“踏实”。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追求快速反馈的时代,能遇到一本鼓励“慢功夫”的书实属不易。这本书就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药方,它承认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但同时又不失对其潜能的坚定信心。它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速食读物”,而是那种需要反复翻阅、在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体悟的“常青树”。我喜欢它在论述中保持的克制感,那种点到为止的智慧,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供读者自己去填补、去完成最后的顿悟。它教会我,真正的学习不是信息的输入,而是经验的内化和人格的重塑。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说了多少新东西,而在于它能帮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心中那些本已存在、却被蒙蔽的真理。这是一种回归本源的强大力量。
评分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本书所传递出的那种“负责任”的态度。它没有将人生的不如意归咎于外界环境、运气不佳或是他人的错误,而是将所有焦点都引向了自我内部的场域。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沉重,但实际上,它给予了读者极大的赋权感。因为一旦责任回到自身,改变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开启了。书中的文字如同清澈的溪流,时而潺潺流淌,时而激荡回旋,引导读者去探究自己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与恐惧源泉。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那几段描述中,作者没有教人如何圆滑世故,而是倡导一种真诚而有边界的沟通方式,这种“真诚的力量”让我深受启发。它鼓励我们不必为了迎合世界而扭曲自己,只需将自己的内在世界打磨得足够坚实、纯粹,自然能吸引到同频的共振。这种由内而外的强大,是任何外部成功都无法比拟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