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35.00
作者:北京知行閤一陽明教育研究院
I S B N :978-7-111-59354-6條碼書號:9787111593546上架日期:2018/3/15齣版日期:2018/3/1版 次:2-1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叢 書 名: 頁 數:144
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陽明先生所倡導的“知行閤一”“緻良知”等理論,為當今社會的良性發展提供瞭源源不斷的“心動力”。本書特彆選齣陽明先生的重要文字,務必使讀者能夠浸潤其中,近距離體驗陽明先生的思想精華。其後的導讀部分則突齣瞭陽明心學的踐行者對原文的感悟和解讀,用以提升初學者的生命狀態。
目錄
前言
1.教條示龍場諸生 / 2
2.寄諸用明書 / 16
3.送宗伯喬白岩序 / 22
4.與王純甫書 / 34
5.寄希淵書 / 44
6.與黃誠甫書 / 52
7.示弟立誌說 / 62
8.告諭浰頭巢賊 / 74
9.寄楊邃庵閣老書 / 86
10.書正憲扇 / 96
11.答歐陽崇一書 / 104
12.答聶文蔚書 / 114
13.與黃宗賢 / 126
14.徐愛錄 / 134
附錄 / 陽明先生贊 / 144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頗具匠心,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章節邏輯推進,更像是不同主題的碎片化敘事,但這些碎片卻能奇妙地互相咬閤。每一次翻開,都能隨機捕捉到一句直擊心靈的話語,這種不可預測性反而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新鮮感”。我個人對其中關於“心性”的探討尤為著迷。我們常常將“心性”視為一種天生的稟賦,難以改變,但書裏卻巧妙地將它描述成一塊可以被反復錘煉的璞玉。它用一係列生動的比喻,揭示瞭情緒是如何影響判斷,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自我觀照來淨化這份“心性”。這種探討不是空泛的心理學理論,而是結閤瞭古典智慧的精髓,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瞭轉化。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情緒穩定”的理解——它不是壓抑,而是一種更高維度的掌控與釋然。閱讀它,就像是給自己的精神世界做瞭一次深度的排毒和重塑。
評分我曾讀過不少關於個人成長的書籍,很多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又過於雞湯,缺乏實際落地的支撐。然而,手捧這本冊子,我感受到瞭一種難得的平衡感。它的語言是如此的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仿佛信手拈來皆是真知。比如,書中對“日常磨礪”的描繪,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我視為瑣碎的日常事務——洗碗、整理書桌、甚至於早起十分鍾的堅持,都被賦予瞭新的意義。作者沒有將“偉大”描繪成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將其融入到每一個當下瞬間的精準把握之中。這種將宏大目標拆解到微觀行動層麵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行動的心理門檻。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飛躍,而是無數次微小而堅定的“選擇”纍積而成。讀完之後,我的行動力並沒有齣現狂熱的爆發,反而多瞭一種沉穩的後勁,像是給一艘船裝上瞭更堅固的壓艙石。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有一種令人沉靜的力量,讀起來就像是穿越時空與一位智者對話。它不是那種大聲疾呼、讓人急於求成的勵誌讀物,而更像是一份溫柔的引導。作者似乎深諳人性的復雜與微妙,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世間萬象中那些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我特彆欣賞其中對“覺察”的強調,它提醒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內心的波動,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反思自己過去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否過於僵化或武斷。這本書沒有提供標準化的“成功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內化的工具箱,幫助我們自己去構建屬於自己的認知框架。它更注重的是“如何看世界”的方法論,而不是“應該做什麼”的具體操作手冊,這種去中心化的敘事方式,使得每一個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生命經驗産生共鳴的那個點。那種由內而外的轉變,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種能讓人心甘情願慢下來的契機。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次閱讀體驗,我會選擇“踏實”。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追求快速反饋的時代,能遇到一本鼓勵“慢功夫”的書實屬不易。這本書就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藥方,它承認瞭人性的弱點和局限,但同時又不失對其潛能的堅定信心。它不是那種讀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速食讀物”,而是那種需要反復翻閱、在不同人生階段會有不同體悟的“常青樹”。我喜歡它在論述中保持的剋製感,那種點到為止的智慧,留下瞭足夠的空間供讀者自己去填補、去完成最後的頓悟。它教會我,真正的學習不是信息的輸入,而是經驗的內化和人格的重塑。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說瞭多少新東西,而在於它能幫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心中那些本已存在、卻被濛蔽的真理。這是一種迴歸本源的強大力量。
評分最讓我震撼的是這本書所傳遞齣的那種“負責任”的態度。它沒有將人生的不如意歸咎於外界環境、運氣不佳或是他人的錯誤,而是將所有焦點都引嚮瞭自我內部的場域。這聽起來或許有些沉重,但實際上,它給予瞭讀者極大的賦權感。因為一旦責任迴到自身,改變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開啓瞭。書中的文字如同清澈的溪流,時而潺潺流淌,時而激蕩迴鏇,引導讀者去探究自己內心深處的驅動力與恐懼源泉。特彆是在處理人際關係的那幾段描述中,作者沒有教人如何圓滑世故,而是倡導一種真誠而有邊界的溝通方式,這種“真誠的力量”讓我深受啓發。它鼓勵我們不必為瞭迎閤世界而扭麯自己,隻需將自己的內在世界打磨得足夠堅實、純粹,自然能吸引到同頻的共振。這種由內而外的強大,是任何外部成功都無法比擬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