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菊與刀》為美國*文化人類學傢魯思?本尼迪剋特的文化研究專著,*初是作者奉美國政府之命,齣於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軍方調查報告。本書自1946年正式齣版後,在美國、日本等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現代“日本學的開山之作”。
本書問世至今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創下瞭天文數字般的3000萬冊銷量。更值得稱道的是,本書作者對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義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普世性的解讀範本,被認為是研究日本無法繞過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剋特(1887—1948),齣生於紐約,1909年畢業於瓦薩學院,是美國當代*文化人類學傢、20世紀初少數的女性學者。魯思受到法蘭茲·鮑亞士的影響,同愛德華·薩皮爾提齣的文化形貌論,認為文化如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徵。其代錶作品有《種族》《菊與刀》等。
譯者簡介:
晏榕,著名翻譯傢,文學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主要從事東西方詩學及文化理論研究。已齣版《聖經故事》《寬容》《菊與刀》等多部譯著。
目 錄
1 譯 者 序
1 第 * 章 課題:日本
15 第 二 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32 第 三 章 各就其位
58 第 四 章 明治維新
75 第 五 章 曆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88 第 六 章 報恩於萬一
102 第 七 章 報答*難承受
111 第 八 章 讓名聲清白
137 第 九 章 人情圈
151 第 十 章 德行的窘境
178 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197 第十二章 兒童的獲知
232 第十三章 投降日以來的日本人
我一直認為,好的書籍能夠打開我們看待世界的新視角,而《菊與刀》無疑做到瞭這一點。這本書並非僅僅是對日本風俗的簡單描述,它更像是一次深入日本民族心靈的探險。作者以其人類學傢的敏銳視角,剖析瞭日本社會在戰爭時期和和平時期的文化差異與連續性。我非常好奇,在戰時那種極端的集體主義和軍事化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社會結構和心理動因,而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又與哪些深層的文化基因有著內在的聯係。書中對“恥感”與“罪感”的對比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這不僅僅是兩種不同的道德約束機製,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的體現。我想瞭解,日本人在麵對國際社會時,他們的行為邏輯是否也受到瞭這些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不同文化和社會體係的框架,讓我能夠跳齣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欣賞和理解那些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價值體係。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就是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洞察力的敘述風格。作者在分析日本社會時,並沒有簡單地將日本民族標簽化,而是試圖從更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和曆史演變軌跡中尋找原因。我特彆欣賞她那種剝洋蔥式的分析方法,一層一層地揭開日本國民性背後的復雜性。比如,書中對“恩”與“報”的解讀,對我來說是顛覆性的,它解釋瞭許多我之前無法理解的日本社會行為,像是職場上的等級製度,傢庭內的責任義務,甚至是對外關係的策略。我一直在思考,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下,這些根植於傳統文化中的觀念是否依然發揮著作用,又以何種方式在變化。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過去”的日本,更是對理解“現在”的日本至關重要的一扇窗口。作者的語言雖然學術,但並不枯燥,她善於運用生動的例子和對比,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她的筆下,日本的“恥感文化”是如何塑造個體的道德判斷和行為準則的,以及這種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又麵臨著怎樣的挑戰。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的演進與人類性格之間的微妙聯係著迷,而《菊與刀》正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案例。魯思·本尼迪剋特以她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描繪瞭一個充滿矛盾而又自成一體的日本民族肖像。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日本社會中“伺候”與“壓迫”的二元性分析很感興趣,這似乎解釋瞭為什麼日本社會既能湧現齣極緻的奉獻精神,又存在著等級森嚴的權力結構。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的陳述,更是對日本民族在不同曆史時期,如何通過特定的文化範式來應對外部挑戰和內部衝突的剖析。我想知道,在作者看來,哪些最核心的文化特質,是日本民族能夠在動蕩的曆史進程中得以保持其獨特性,並在戰後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思考,理解不同文明的發展軌跡並非偶然,而是深深根植於其獨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評分對於長期關注日本流行文化,例如動漫、日劇、甚至是一些日本音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文化解讀背景。很多時候,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會感到一些情節或人物行為的“莫名其妙”,或者覺得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讀瞭《菊與刀》之後,我發現很多這些“莫名其妙”背後,其實都有著深刻的文化根源。比如,書中對日本社會中“名譽”和“地位”的看重,以及他們對於“不閤群”的恐懼,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作者對日本等級製度的分析,以及“外”與“內”的區分,也讓我對很多日本企業管理模式和人際交往方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是打通瞭任督二脈,讓我在重新審視日本的流行文化時,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也更能理解日本人為什麼會以那樣的方式思考和行動。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能夠提升文化理解力的“通識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那種帶著淡淡復古氣息的色調,配閤上“珍藏全譯本”這樣的字眼,一下子就能勾起我想要翻閱的欲望。我一直對日本文化和曆史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種既有細膩的審美,又隱藏著復雜社會結構的事物。魯思·本尼迪剋特的名字,在社會學和人類學領域是如雷貫耳的,能夠讀到她關於日本文化的經典之作,而且是“全譯本”,這讓我對內容有著更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徵,比如他們為什麼會同時展現齣極端理性和極端非理性的一麵,又如何在看似矛盾的行為模式中保持一種內在的邏輯。這本書的“菊”與“刀”的象徵意義,對我來說是理解日本文化的一把鑰匙,我期待作者能夠通過具體的曆史事件、社會習俗、甚至是藝術作品來解讀這兩種看似對立卻又緊密相連的文化符號。閱讀一本真正有深度的學術著作,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思維的啓發和視野的拓展,我相信這本《菊與刀》絕對能帶給我這樣的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