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車工入門與提高全程圖解 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車床操作編程從入門到精通教程 數控車床維護

數控車工入門與提高全程圖解 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車床操作編程從入門到精通教程 數控車床維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數控車床
  • 數控加工
  • 車削加工
  • 入門教程
  • 實操
  • 圖解
  • 編程
  • 維護
  • 機械加工
  • 工業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雲聚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暫無
ISBN:9787122313843
商品編碼:26723995590

具體描述

商品名稱:

 

數控車工入門與提高全程圖解 

 

營銷書名:

 

新手入門,數控車工操作技能+編程技巧快速掌握 

 

作者:

 

周斌興 主編 

 

定價:

 

48.00 

 

ISBN:

 

978-7-122-31384-3 

 

關鍵字:

 

數控車工;數控編程;車工;數控 

 

重量:

 

290剋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開本:

 

32 

 

裝幀:

 

平 

 

齣版時間:

 

2018年05月 

 

版次:

 

 

頁碼:

 

290 

 

印次:

 

 

 

 

本書采用全程圖解的方式,著重介紹數控車床的核心——編程,同時加以實戰訓練,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數控車工技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1.由淺入深,循循漸進,既涵蓋必須、夠用的基礎知識,又包含實用、有效的技能技巧。 

2.全程圖解。以詳細的圖錶形式展示內容和操作細節,易學易懂,方便理解和掌握。 

3.知識+實例。有理有據,可指導實踐,實用性強

 

 

 

本書采用全程圖解的方式,主要介紹瞭數控車床基礎知識,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車床操作、維護、保養及故障診斷等知識,同時通過大量實例重點介紹瞭數控車床的編程以及數控車床典型零件的加工。本書案例豐富,圖文並茂,內容由淺入深,循循漸進,既涵蓋必須、夠用的基礎知識,又包含實用、有效的技能技巧,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職業技術院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模具專業、數控維修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師生閱讀,還可作為數控車工培訓用書。

 

 

 

張能武,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1996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至江南大學機械學院任教。 

主要從事工程材料、模具製造技術、機械製造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章數控車床概述 / 1 

節數控車床的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1 

一、數控技術的基本概念1 

二、數控車床的工作原理及組成2 

三、數控車床的功能2 

第二節數控車床特點、布局及分類4 

一、數控車床的特點4 

二、數控車床的布局5 

三、數控車床的分類6 

四、數控車床的選擇配置與機械結構組成10 

第三節數控車床的加工過程及數控係統的主要功能10 

一、數控車床的加工過程10 

二、數控係統的主要功能11 

第二章數控車削加工工藝 / 13 

節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概述13 

一、數控車削加工的主要對象13 

二、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15 

三、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的基本特點16 

第二節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的製定16 

一、零件圖樣分析16 

二、工序和裝夾方式的確定18 

三、加工順序的安排21 

四、進給路綫的確定21 

五、定位與夾緊方案的確定24 

六、夾具的選擇24 

七、切削用量的選擇25 

八、數控加工工藝與普通工序的銜接27 

第三節典型零件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分析28 

一、軸類零件加工工藝分析28 

二、軸套類零件加工工藝分析30 

第三章數控車床編程 / 34 

節數控車削編程基礎34 

一、數控編程的種類和內容34 

二、程序的構成35 

三、主程序和子程序38 

四、典型數控係統的指令代碼39 

五、部分指令的編程要點(SIEMENS數控係統)42 

六、數控車床的坐標係統44 

七、零件程序的結構47 

八、程序編製中的數值處理48 

第二節固定循環編程54 

一、外徑/內徑車削固定循環指令(G90)54 

二、端麵車削固定循環指令(G94)57 

第三節復閤固定循環編程59 

一、精加工循環指令(G70)59 

二、外徑/內徑粗車循環(G71)60 

三、端麵粗車循環(G72)63 

四、固定形狀粗車循環(G73)65 

五、端麵深孔鑽削循環(G74)67 

六、外徑/內徑鑽孔循環(G75)68 

第四節螺紋切削循環編程70 

一、單行程螺紋切削指令(G32)70 

二、螺紋切削固定循環指令(G92)71 

三、螺紋切削復閤循環指令(G76)73 

第五節子程序應用和宏程序加工76 

一、子程序應用76 

二、宏程序加工83 

第六節刀具補償功能103 

一、刀具位置補償103 

二、刀尖圓弧半徑補償105 

第七節數控車削編程實戰訓練109 

一、螺紋類零件編程和加工綜閤實例109 

二、軸類零件編程和加工綜閤實例113 

三、復閤軸類零件編程和加工綜閤實例118 

四、槽類零件編程和加工綜閤實例122 

五、宏程序編程和加工綜閤實例125 

第四章數控車床加工方法 / 130 

節數控車削刀具及夾具130 

一、數控車削刀具及其用途130 

二、數控車床夾具143 

第二節車螺紋144 

一、螺紋的切削方法及切削用量的選擇144 

二、車螺紋前直徑尺寸的確定與螺紋車削行程的確定147 

三、等螺距螺紋切削指令(G32)147 

四、螺紋車削實訓(一)149 

五、螺紋車削實訓(二)151 

六、螺紋車削實訓(三)156 

第三節車簡單軸類零件160 

一、加工餘量及切削用量的確定160 

二、切削層參數及切削用量的選擇162 

三、切削液的選用163 

四、車刀安裝與工件裝夾166 

五、切削指令173 

六、簡單軸類零件加工實訓177 

第四節車圓弧181 

一、車圓弧的加工方法181 

二、圓弧加工的編程方法和車削圓弧中的刀具乾涉182 

三、車圓弧切削指令(G02/G03)183 

四、車圓弧實訓185 

第五節切斷與切槽188 

一、切斷與切槽刀具188 

二、切斷刀與車槽刀的裝夾193 

三、切斷的加工方法193 

四、切削用量的確定196 

五、外圓溝槽和內溝槽的車削方法196 

六、端麵溝槽和T形槽的車削方法200 

七、暫停指令與實訓201 

第六節簡單零件的編程與加工202 

一、外螺紋軸的編程與加工202 

二、螺紋軸、套組閤件的編程與加工205 

三、多綫螺紋零件的編程與加工209 

四、外圓、倒角零件車削的編程與加工212 

五、圓弧插補編程與加工215 

六、圓錐小軸的編程與加工217 

七、內、外圓錐套的編程與加工220 

八、切槽的編程與加工224 

第五章數控車床操作 / 228 

節FANUC 0i係統數控車床的操作228 

一、操作麵闆228 

二、機床迴參考點231 

三、手動操作232 

四、對刀233 

五、車床刀具補償參數236 

六、數控程序處理237 

七、自動加工方式239 

八、MDI模式240 

第二節SIEMENS-802S係統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240 

一、開機的操作步驟240 

二、迴參考點240 

三、手動(JOG)操作241 

四、MDA運行方式242 

五、自動運行方式243 

六、對刀及刀具補償參數的設置244 

七、刀尖圓弧半徑補償的設置247 

八、刀具補償值的修改247 

九、G54~G57零點偏移的設置248 

十、對刀正確性校驗249 

十一、程序的管理249 

十二、程序的空運行測試和斷點搜索253 

第三節華中係統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255 

一、華中係統數控車床的操作麵闆簡介255 

二、數控車床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驟260 

第四節廣州數控980TD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277 

一、程序的錄入277 

二、機械迴零對刀278 

三、試切對刀279 

四、刀偏值的修改280 

五、程序的校驗281 

六、其他操作281 

第五節數控車床的維護、保養及故障診斷283 

一、數控車床的維護與保養283 

二、數控車床常見故障診斷和處理286 

參考文獻 / 290

數控車工入門與提高全程圖解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您提供的書目內容的圖書簡介,旨在提供一個詳盡、專業且貼近實際的視角。 --- 現代製造業中的精密加工技術:基於復雜麯麵與五軸聯動策略的深度解析 本書概述 本書聚焦於當代高端數控(NC)加工領域的前沿技術,特彆是針對復雜麯麵零件的精密製造挑戰以及五軸聯動加工策略的優化與實施。本書旨在為具有一定數控基礎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知識體係。我們摒棄瞭傳統入門級教程中側重於基礎坐標係和基礎G代碼的重復講解,而是直接切入現代製造業對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迫切需求點。 全書內容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嚮,結構上分為三大核心闆塊:復雜麯麵建模與特徵識彆、五軸聯動加工路徑的生成與仿真驗證、以及特種材料的加工工藝優化。 第一部分:麵嚮CAM的復雜麯麵數據準備與特徵識彆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從三維設計模型到可執行刀具路徑生成之間的關鍵橋梁——數據準備。現代零件的復雜性往往源於其自由麯麵的幾何特性,例如航空航天部件中的葉片、渦輪導嚮器,或高端模具中的復雜模腔。 1.1 逆嚮工程數據處理與麯麵修復: 講解瞭如何處理由掃描或逆嚮工程獲得的點雲數據,將其轉化為可被CAM軟件識彆的B-Rep或NURBS麯麵。重點分析瞭麯麵間的G0/G1/G2連續性對最終加工質量的影響,並提供瞭實用的麯麵瑕疵診斷與修復流程,確保刀具路徑的平滑過渡。 1.2 加工特徵提取與工藝模型關聯: 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先進的CAM軟件(如Mastercam、Siemens NX或CATIA的特定模塊)自動或半自動地識彆關鍵加工特徵,如深度孔、狹窄型腔、高光麯麵等。更重要的是,本書強調瞭特徵識彆與預設的“工藝模型”的綁定,例如,將高精度麯麵自動關聯至特定的精加工策略(如螺鏇插補或光順切嚮掃描)。 1.3 公差域與可製造性分析(DFM): 深入探討瞭公差鏈在復雜麯麵加工中的纍積效應。我們不僅關注幾何尺寸公差(GD&T),更關注形狀與位置公差(如跳動度、真圓度)在CNC運動控製下的體現。內容涵蓋瞭基於刀具尺寸和機床結構限製的預先可製造性檢查,有效避免瞭後續仿真或實際加工中因幾何限製導緻的錯誤。 第二部分:五軸聯動加工的運動學原理與路徑優化 五軸加工是實現復雜麯麵的核心技術。本部分將理論運動學與實際路徑規劃相結閤,旨在掌握五軸的真正控製能力。 2.1 五軸機床的運動學模型與坐標係轉換: 區彆於三軸的笛卡爾坐標係,本書詳盡解析瞭傾斜軸(A/B/C軸或i/j/k軸)機床的運動學結構(如萬嚮節死區、鏇轉中心偏移)。重點講解瞭從工件坐標係到機床坐標係的復雜變換矩陣的推導與應用,確保理解為什麼在特定配置下,刀具路徑會産生預期外的偏差。 2.2 錶麵驅動與刀具軸嚮控製策略: 這是五軸編程的核心難點。本書詳細對比瞭“麯麵驅動(Surface Tracing)”與“點對點(Point-to-Point)”兩種主要的路徑生成模式。核心內容放在刀具軸嚮控製上: 恒定傾角策略: 適用於保證刀具長度恒定的場閤。 最佳傾角策略(Optimal Tilt): 軟件如何根據瞬時麯率自動調整刀軸,以最大化接觸長度並避免乾涉。 刀具與工件的避撞編程(Collision Avoidance): 介紹在路徑規劃階段,如何通過引入虛擬障礙物或調整軸嚮矢量,主動規避機床部件的乾涉。 2.3 五軸後處理與G代碼驗證: 強調瞭後處理器(Post Processor)在五軸編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內容包括如何針對特定的控製器(如FANUC 31i-B5, Siemens 840D SL)定製後處理文件,以確保輸齣的G代碼(特彆是G68.2或G69循環)能夠正確映射到機床的實際軸運動指令。並介紹瞭使用專業仿真軟件(如Vericut, NCSimul)對復雜五軸G代碼進行精確運動學驗證的流程,以確保運動的平順性和機械限位的安全。 第三部分:特種材料加工工藝與刀具壽命管理 現代精密製造越來越多地轉嚮高溫閤金、陶瓷基復閤材料等難加工材料。本書針對這些材料的特性,提供瞭專門的加工策略。 3.1 難加工材料的切削機理與熱管理: 深入分析瞭Inconel 718、Ti-6Al-4V等材料在切削過程中的“加工硬化”現象及高熱流密度問題。重點講解瞭“低轉速、大切深”與“高轉速、小切深”策略在這些材料上的適用邊界。 3.2 高效刀具路徑策略: 針對難加工材料,本書強調使用等效切削厚度(ECT)或恒定體積去除率(CVR)的算法來規劃粗加工路徑,確保刀具負載穩定。並詳細介紹瞭高光切削(Finishing with High Speed/Low Engagement)的技術,如何利用高轉速來減少刀具與材料的接觸熱量積纍。 3.3 刀具磨損預測與自適應控製: 介紹基於主軸功率和振動信號的在綫刀具磨損監測技術。重點闡述瞭如何通過實時反饋(如刀具力傳感器或聲發射信號),動態調整進給率(Feed Rate Overriding),實現加工過程的自適應優化,從而在保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最大化刀具的有效壽命。 --- 目標讀者定位: 從事航空航天、醫療器械、高端模具等行業,負責復雜零件數控編程和工藝製定的工程師。 希望從傳統三軸編程升級到五軸聯動編程的技術人員。 希望瞭解現代CAM軟件高級功能與機床運動控製深度結閤的研究生及專業技術人員。 本書摒棄瞭對基礎概念的冗餘描述,專注於提供高級算法理解、運動學解耦、復雜路徑生成及工業級驗證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數控車床維護》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它解決瞭我長期以來對設備保養的睏惑。作為一名車間負責人,設備的穩定運行是生産的關鍵。之前我們更多的是憑經驗進行維護,效率不高,而且很多潛在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這本書從設備構造入手,詳細介紹瞭數控車床的電氣係統、液壓係統、潤滑係統、冷卻係統等各個子係統的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見的故障現象。書中對潤滑係統的講解尤其深入,不僅強調瞭定期更換潤滑油的重要性,還詳細說明瞭不同部位的潤滑要求和潤滑劑的選擇,這對於延長導軌、絲杠等關鍵部件的壽命至關重要。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預防性維護”的章節,書中提供瞭一套詳細的檢查清單和維護計劃,例如定期的電氣連接檢查、液壓油的過濾和更換、刀庫的清潔和潤滑等,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前發現和解決問題,避免設備停機造成的損失。書中還提供瞭不少實用的故障診斷和排除方法,通過對故障現象的描述和邏輯分析,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問題所在,並給齣相應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減少維修時間、降低維修成本非常有價值。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非常係統和專業,它不僅告訴我們“怎麼做”,更讓我們理解“為什麼這麼做”,從而從根本上提升我們對數控車床的維護能力。

評分

《數控車床操作編程從入門到精通教程》這本書,我感覺它更像是一本實操手冊,對新手非常友好。我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數控編程,看到G代碼和M代碼就頭疼,但這本書從最簡單的開機、迴零開始,一步步教我如何輸入和編輯程序,而且每一個指令都配有詳細的解釋,說明它的作用和格式。書中還包含瞭大量的實際編程練習,從簡單的直綫、圓弧插補,到更復雜的螺紋加工、錐麵加工,每一個練習都循序漸進,跟著書上的例子操作,很容易就能上手。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宏程序”的講解,雖然還沒有完全掌握,但書中的案例讓我看到瞭它的強大之處,能夠大大簡化重復性操作,提高編程效率。在圖形化界麵操作方麵,這本書也做瞭詳細的介紹,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圖形界麵比直接輸入代碼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它還提供瞭很多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一些日常維護的小技巧,這些都非常實用。我感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全程”和“圖解”,每一個重要的操作步驟,無論是機械操作還是編程輸入,都有清晰的圖片展示,讓人一目瞭然,大大降低瞭學習的難度。對於想快速入門數控車床操作和編程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入門教材,能夠讓你從“零基礎”迅速成長為能夠獨立操作和編程的熟練工。

評分

這本書,我得說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數控車削。它不僅僅是操作和編程的指南,更是對整個加工流程的係統性思考。書中從宏觀的生産效率齣發,探討瞭如何通過優化工藝參數、選擇閤適的刀具、以及閤理安排加工順序來最大化生産力。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加工節拍”和“節約製造”的理念,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在每一個環節減少浪費,無論是時間上的浪費還是材料上的浪費。書中還介紹瞭一些高級的加工技術,比如高精度麯麵加工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工藝仿真來優化刀具路徑,這些內容對我來說具有很大的啓發意義。它讓我意識到,數控車削並不僅僅是按照指令去執行,更是一種藝術,需要我們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書中還對數控車床在不同行業(如汽車、航空航天、模具製造等)的應用案例進行瞭分析,這讓我對數控車床的廣泛性和重要性有瞭更深的認識,也為我提供瞭更多創新的思路。雖然書中一些內容對我的當前水平來說還有些超前,但我相信隨著我經驗的積纍,這本書一定會成為我不斷學習和提升的寶貴參考。它激勵我去探索更高效、更精密的加工方法,從而在技術上不斷突破。

評分

這本《數控車工入門與提高全程圖解》真是太及時瞭!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數控車工,我之前一直在摸索,遇到問題也隻能翻閱一些零散的資料,效率很低。這本書就像一個寶庫,從最基礎的數控車床結構、各個部件的功能介紹,到主軸的啓動、刀架的移動、工件的裝夾,每一個操作步驟都配有清晰的圖解,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那些抽象的理論。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刀具選擇和磨削的部分,書中詳細講解瞭不同刀具的幾何角度、材質以及適用範圍,還有具體的磨削示意圖,讓我再也不用擔心用錯刀或者刀具磨損快的問題瞭。後麵的篇章更是深入到加工參數的設定,例如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這些關鍵數值,書中給齣瞭大量的參考錶格和實際案例,並且對這些參數的相互影響做瞭詳細的解釋,這讓我能更有效地優化加工過程,提高生産效率。我特彆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坐標係和刀補的講解,這部分內容在初學時常常讓人感到睏惑,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實際編程示例,一步步引導我理解G代碼和M代碼的含義,以及如何正確設置刀具補償,讓我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編程任務。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解決瞭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少難題,讓我對數控車削加工有瞭更係統、更深入的認識,強烈推薦給所有想快速掌握數控車工技能的朋友們。

評分

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機械加工師傅,在接觸數控車床之前,我主要依賴傳統車床進行加工。這次齣於對新技術的興趣,我特意找來瞭《數控車削加工工藝》這本書來學習。這本書的專業性很強,它並沒有像一些入門書籍那樣停留在操作層麵,而是深入到加工工藝的核心。書中詳細闡述瞭數控車削的各種基本原理,比如切削力學、熱效應以及加工精度與錶麵粗糙度的關係。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一次裝夾多麵加工”的理念,書中通過圖示和案例分析,講解瞭如何規劃刀具路徑,以最小的裝夾次數完成復雜零件的加工,這對於提高生産效率和保證零件的同軸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此外,書中對不同材料(如鋁閤金、不銹鋼、鈦閤金等)的切削特性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加工工藝建議,這讓我能夠根據工件材料選擇最閤適的刀具和切削參數,避免加工過程中的硬點和崩刀現象。特彆是書中關於刀具磨損機理和壽命預測的部分,雖然理論性較強,但對於理解刀具損耗的原因,並采取措施延長刀具壽命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更像是理論指導,讓我能將實踐中的經驗與先進的加工理念相結閤,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加工流程,提高加工質量和效率。它更多地關注“為什麼”和“怎麼做”,幫助我從微觀層麵理解加工過程,從而達到“精通”的境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