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兩漢刻劃金文
定價:8.00元
作者:齣版社:上海書畫
齣版社:上海書畫
齣版日期:2003-07-01
ISBN:9787806726136
字數:
頁碼: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金文,又稱鍾鼎文,泛指中國古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它始於商,盛於周,至漢代時還頗為流行。
金文的製作方法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模印,一類為鑲嵌,一業為刻劃。模印類金文,隨器物一起澆鑄而成。鑲嵌類金文,以錯金工藝加工而成。刻劃類金文,在成器上鑿刻而成,多見於秦漢,在漢器中存量*。
在漢代的刻劃金文中,從近始被人取法多和引人注目的是其漢篆方麵的篆隸結閤方法。將篆與隸相結閤,在結閤中究竟用多少篆的成分和用多少隸的成分,在漢代並沒有設置製度,皆齣於作者的偏好。然而,在篆隸結閤方麵篆與隸成分比例的變化直接決定著文字結構在古與今意趣方麵的偏嚮程度,為此在兩者結閤時采用怎樣的比例也正是篆隸結閤方麵所用的不同方法。從漢刻劃金文中漢篆在篆隸結閤方麵的具體情況看,它們所有的結閤方法大緻可劃分為三類。其類方法,在結閤方麵以篆為主體,略參隸意,如、、等銘文在這方麵頗具代錶性。第二類方法,在結閤方麵以篆為主體並重,難分孰為主孰為輔,這在、等銘文中可見其一斑。第三類方法,在結閤方麵以隸為主,篆為配解,如、、等銘文便為其例。
漢刻劃金文,雖然在中國古代金文的範疇中隻占很小的一部分,所用單字之數還不足一韆,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瞭中國近現代書法篆刻藝術的發展,在這其中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的不僅有可供取法的漢刻劃金文作者的那些有關藝術處理方麵的一係列技巧,還包括瞭被作為學習榜樣的漢刻劃金文作者繼承傳統、大膽開拓和敢於創造的不朽精神。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每當我靜下心來翻閱《兩漢刻劃金文》,總會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那些古老而又充滿力量的文字,仿佛直接從漢代的土壤中生長齣來,帶著那個時代的溫度和氣息。書中的每一幅刻劃,都不僅僅是文字的集閤,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它們訴說著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社會風貌,甚至是人們的情感世界。我喜歡那種在字裏行間捕捉到的樸拙之美,那種不經意間流露齣的匠心獨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那些散落在歲月長河中的寶貴遺存,以一種清晰、完整、且充滿美感的方式呈現給讀者。上海書畫齣版社的這次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漢代刻劃藝術的絕佳窗口,讓我這個對曆史和藝術充滿敬意的普通讀者,得以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滋養。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的“尋古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漢代的文字,尤其是那些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質感和生命力,遠非紙上的墨跡所能比擬。翻開《兩漢刻劃金文》,就像打開瞭一個塵封已久的寶藏。那些字,有的像刀劍般剛毅,有的又如流水般婉轉,它們在金屬的冰冷底色上,迸發齣勃勃生機。我經常會把書中的字與現代的字體做對比,發現許多現代字體的設計理念,其實都可以在這些古老的刻劃中找到源頭。上海書畫齣版社的這次齣版,不僅在內容上做瞭大量細緻的梳理,在裝幀上也十分考究,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其分量和質感。這本書讓我對漢代的藝術和文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堅定瞭繼續探索古代文字之美的決心。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兩漢刻劃金文》,就被那古樸而又充滿力量的書法之美深深吸引。古人如何在金屬器物上刻畫齣如此精妙絕倫的文字,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謎題。上海書畫齣版社的版本,選材精良,印刷清晰,將那些曆經滄桑的金石之字,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每一筆,每一劃,都仿佛承載著韆年的時光,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滄桑。我尤其喜歡其中收錄的那些帶有圖像元素的刻劃,它們不僅僅是文字,更是那個時代人們生活、信仰、甚至是審美的生動寫照。看著這些古老的印記,總能引發我無限的遐想,去想象當時的工匠是如何一絲不苟地雕刻,去想象這些器物曾被用於何種場閤,又承載瞭多少故事。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對中國古代文字和藝術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美妙的視覺與思想的盛宴。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文字的書,更是一本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觸摸曆史溫度的寶貴讀物。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書畫領域摸索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古代的刻寫藝術情有獨鍾。《兩漢刻劃金文》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對漢代刻劃文字的強烈好奇。書中的作品,無論是規整的官印,還是粗獷的銘文,都展現瞭漢代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與碑刻的渾厚不同,刻劃金文更顯精巧與靈動,字形或方正,或瘦長,或圓潤,展現齣一種自由奔放的美感。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刻劃風格的梳理,這有助於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漢代文字演變的脈絡。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亮點,例如某個字的點畫處理,某個印章的布局安排,都值得細細品味。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老者,耐心地嚮我講述著漢代那些不為人知的文字之美,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視覺上的衝擊。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文字”的意義。在紙張尚未普及,信息傳播遠不如今日便利的時代,人們選擇將文字鑄刻在堅固的金石之上,這本身就意味著對文字及其所承載信息的鄭重與珍視。《兩漢刻劃金文》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那個時代留下的最鮮活的“DNA”,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聲音、思想和技藝。我常常會在字裏行間尋找那些細微的差彆,那些微妙的轉摺,那些似乎隨意的落款,都在嚮我訴說著一個個鮮活個體的故事。它讓我意識到,那些冰冷的金屬器物,一旦被刻上文字,便擁有瞭靈魂,便承載瞭曆史的重量。上海書畫齣版社的用心,體現在其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無論是字體的辨識度,還是對不同風格的區分,都做得非常到位,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得門徑,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