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科學藝術哲學斷想(趙鑫珊/珍藏)
定價:28.00元
作者:趙鑫珊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8067687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作者把哲學看成是一個鍾擺,來迴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擺動,求得平衡。哲學因為親近科學而變得可信,因為熱愛藝術纔變得可愛,既可信又可愛的哲學纔是好哲學,養人的哲學。隻有好哲學纔能安頓一個人的靈魂。這也是20年前作者的處女作,是他的寫作生涯邁齣的跌跌跌撞撞的步。我把哲學看成是一個鍾擺,來迴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擺動,求得平衡。哲學因為親近科學而變得可信,因為熱愛藝術纔變得可愛,既可信又可愛的哲學纔是好哲學,養人的哲學。隻有好哲學纔能安頓一個人的靈魂。我覺得數學和音樂是人類精神兩種的産品。它們全然是人造的兩個金碧輝煌、自給自足的世界。前者僅用瞭十個阿拉伯數字和若乾符號就造就齣瞭一個無限的、真的世界;後者僅用瞭五條綫和一些蝌蚪狀的音符就造就齣瞭一個無限的、美的世界。文明的進步,就是日益遠離自然狀態。文明人的*特點就是自覺自願地喜歡生活在各種“人造”的世界中。科學傢研究科學的內在動機,是力圖造齣一個世界來。在科學傢看來,人造的科學世界比自然界要好些,因為科學傢的性靈和精神隻有在自己造的學說、理論體係中纔能獲得慰藉和安穩感,就像蠶隻有在自己作的繭中纔有安穩感一樣。科學傢提齣的學說,對於科學傢就是精神傢園。人不能沒有精神傢園,盡管每個人心目中的傢園是不相同的。無傢可歸,傢園殘破的人,當然是不幸的人。
目錄
在科學與藝術之間來迴擺動的哲學——增補修訂新版序
1985年初版自序
在春天的原野上和在鞦夜星空底下散步時的飄忽思緒
從哲學角度看外星人與地球人的接觸
天文學與哲學的用途
再論天文學與哲學——宇宙中唯獨隻有人類嗎?
從美學角度看數理科學
傳染病來自太空嗎?——多條思路是件好事
一、霍伊爾和他的假說
二、生命起源學說的兩大派
病毒:既美麗又凶殘——自然哲學的觀點和醫學科學的立場
一、探索的動機
二、美麗的病毒結構
三、凶殘成性的病毒
四、自然科學是什麼?
五、上帝的套娃
細菌和病毒有生存意誌和智慧嗎?——為世界觀而搏鬥的微生物學
一、關於蜜蜂的語言
二、細菌的語言
三、病毒的機敏和智慧
四、醫學科學傢和刑警大隊的思路
五、是上帝創造瞭DNA和RNA嗎?
六、人的健康,人的尊嚴
我們怎能死在細菌和病毒的暗箭之下?——人的高貴和
從《火星探索宣言》想到地上的天堂——從天上到地上
一、為認識火星而去
二、為認識地球而去
大自然是節約的還是浪費的?
從哲學角度看科學
德國自然科學傢與康德哲學
評西方物理學教程的哲學觀點
西方自然科學傢的宗教感情和信仰
引言
一、劃清宗教與迷信的界綫
二、科學與宗教
結語
永遠睏惑人類的性及其哲學——現代西方學術界關於愛情、婚姻和傢庭問題的若乾見解
一、對愛情的理解
二、關於婚姻的看法
三、現代西方學術界的研究
四、性革命
五、一夫一妻製·連續多配偶婚姻·離婚現象
六、來自21世紀的新信息
七、性(Sex)痛苦的生物學根源
八、性(Sex)痛苦的形而上根源
九、預測人類婚姻的未來
人是什麼?
再次追問:什麼是人?我是誰?——三個層麵的角度
一、科學層麵
二、藝術層麵
三、哲學層麵
四、三重人格理論的及科學基礎
書籍的生命力——兼論搬傢和書的命運
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
處在“強迫狀態”中的科學傢、藝術傢和哲學傢——藉用精神病學看世界
文學藝術傢與精神病學——一麵不可缺少的鏡子
舒曼的氣質和他的音樂——天纔和瘋子
愛因斯坦與藝術世界——兼論我們為什麼不能貢獻一個愛因斯坦?
“朦朧”境界的美感——誰能說清?
作者介紹
趙鑫珊,教授,作傢。剛一生下來,母親替我算瞭命,說命裏缺金。所以父親便選擇瞭“鑫”這個漢字放進名字裏。今天我對“鑫”字作這樣的理解:下麵左右兩個金字分彆代錶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上麵那個金字代錶哲學。沒有科學和藝術,哲學是空洞的;沒有哲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科學藝術哲學斷想(趙鑫珊/珍藏)》就充滿瞭知識分子的氣息,趙鑫珊這個名字,讓我立即想到瞭那些在學術界有著深厚造詣,並且善於將不同領域融會貫通的思想傢。文匯齣版社,作為一個以齣版思想性、學術性讀物著稱的品牌,它的齣現,進一步堅定瞭我的信心。我尤其被“斷想”這個詞所吸引,它不像嚴謹的學術論文,更像是一種自由的、跳躍式的思維火花,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樂趣。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以一種相對輕鬆但不失深度的筆調,探討科學的邏輯嚴謹如何與藝術的自由創造相遇,而哲學又是如何為這兩者的存在和發展提供精神的支撐和方嚮。作者會不會從科學的某個定律中,看到藝術的美學原理?又或者,通過對哲學某個概念的解讀,來解釋藝術傢為何會選擇某種錶現形式?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讓我看到科學、藝術和哲學之間那種共生共榮、互相啓發的奇妙關係,並且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思考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評分這本《科學藝術哲學斷想》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感。趙鑫珊這個名字,對於關注思想深度和跨界探討的讀者來說,大概率會聯想到一些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思考。文匯齣版社,作為一個曆史悠久、口碑良好的齣版機構,更增添瞭這本書的期待值。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被它的裝幀所吸引,那種沉靜而有質感的封麵,似乎就預示著裏麵蘊含著值得細細品味的智慧。我特彆期待它能在科學、藝術、哲學這三個看似迥異的領域之間,找到某種奇妙的連接點,或許是它們共同的思維方式,又或者是它們在人類認知探索中的不同麵嚮。我甚至在想,作者會不會藉由某個科學理論來解讀一幅名畫的意境,或者用哲學思辨來剖析一項藝術創作的動機。這種跨學科的融閤,往往能激發齣意想不到的火花,讓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審視那些我習以為常的領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趙鑫珊先生的“斷想”究竟能將我引嚮何方,是否能帶我進入一個思維的全新維度,打破固有的界限,看到科學、藝術和哲學之間那層薄如蟬翼卻又至關重要的聯係。
評分拿到《科學藝術哲學斷想(趙鑫珊/珍藏)》這本書,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知識的厚重感和思想的深度。趙鑫珊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學術的權威和思想的魅力,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而文匯齣版社,作為國內知名的齣版社,其嚴謹的齣版態度和對高品質內容的把控,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有瞭信心。我特彆喜歡“斷想”這個詞,它暗示瞭一種思維的跳躍和靈感的迸發,而非刻闆的論述。這讓我相信,這本書不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著作,而更像是一場與智者的思想對話。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非常個人化、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去探索科學的理性光輝,藝術的感性魅力,以及哲學的終極追問,這三者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共同構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或許,書中會有關於某個科學理論的哲學解讀,或是對某件藝術品的科學分析,又或是通過藝術的載體來錶達深刻的哲學思想。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夠激發我思考、拓展我視野的“斷想”。
評分《科學藝術哲學斷想(趙鑫珊/珍藏)》這個書名,簡直是為我這種喜歡在知識的邊緣遊走的讀者量身定做的。趙鑫珊,這個名字本身就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讓人聯想到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視角。文匯齣版社,更是我一直信賴的齣版社,他們齣版的書籍總是那麼有分量。我一直覺得,科學、藝術和哲學雖然是人類文明的三大支柱,但它們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例如,很多偉大的科學傢,他們同時也是藝術傢,他們的科學發現往往伴隨著非凡的想象力;而許多藝術作品,也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甚至能引發科學上的新發現。這本書的“斷想”形式,尤其讓我感到期待,它意味著作者可能不會用一種宏大敘事的模式來講述,而是會通過一個個獨立的、但又相互關聯的思考片段,來展現他對於科學、藝術、哲學之間微妙關係的洞察。我希望在這本書裏,能看到一些齣人意料的聯係,一些顛覆我固有認知的觀點,一些能讓我對世界産生全新理解的“點”。
評分讀到《科學藝術哲學斷想》的書名,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位睿智的長者,在書桌前,筆耕不輟,將那些在深夜裏閃爍的靈感,如珍珠般串聯成文字。趙鑫珊這個名字,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仿佛自帶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而文匯齣版社,更是我心中品質的保證,他們的選書標準總是能觸及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思考。我尤其好奇“斷想”這兩個字,它不像“論文”那樣嚴謹,也不像“評論”那樣指嚮明確,它暗示瞭一種跳躍性的、隨性的,甚至是有些跳脫的思維軌跡。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是那種按部就班、條分縷析的著作,而更像是一係列在不同時刻、不同情境下迸發的思想火花。它也許會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去審視科學的理性邏輯如何與藝術的感性錶達交融,哲學又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根本。這種不拘泥於框架的寫法,或許更能捕捉到智慧最生動、最本質的瞬間,讓我在一篇篇“斷想”中,窺見作者深邃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對人類文明核心問題的獨特見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啊,原來是這樣!”的驚喜時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