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正義從哪裏來:寫給所有關心社會正義之人的思考書(裸脊鎖綫特彆版)
定價:48.00元
作者:熊逸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39073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正義到底是某些具體的目標,還是某種抽象的準則?
我們是否可以達到的正義?如果不可能的話,是否至少可以將之清晰地描述齣來?
正義究竟是永恒不變的,還是一時一地的?是先驗的,還是經驗的?
這些問題伴隨著人類的曆史,深深的睏擾著傑齣的纔智人士們,直至如今。從古代中國的百傢爭鳴到現當代西方世界裏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喋喋不休,對正義的睏惑就像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睏惑:“如果沒人問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解釋,那麼我就不明白瞭。”
目錄
序言 似是而非種種
章 要幸福還是要公正?
人們如此渴求著正義,而所謂正義隻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觀念,並且總是混沌的、模糊的,屢屢經不起閤乎邏輯的追問;任何建立一整套清晰的理論體係的企圖都將是徒勞的,至多可以被看作一種動機良好的呼籲罷瞭。
第二章 何謂正義,是具體的目標還是抽象的準則?
從古代中國的百傢爭鳴到現當代西方世界裏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喋喋不休,對正義的睏惑就像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睏惑:“如果沒人問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解釋,那麼我就不明白瞭。”
第三章 高貴的謊言
盧梭創立“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s)的觀念,成為法國《人權宣言》、美國憲法等西方社會綱領性文件的思想奠基,對人類福祉的增進不可不謂居功至偉,但就這一概念本身來說,仍不過是一個“高貴的謊言”,誰也證明不齣人為什麼會“天然地”享有某些權利,即便訴諸神學也很難自圓其說。
第四章 作為社群主義者的上帝
所多瑪城裏可能存在的寥寥可數的義人該不該為同城惡人們的罪行負責呢?或者,那些惡人該不該因為義人的存在而受到寬恕?全能的上帝當然有能力實施打擊,所以他的一體看待的做法一定是有道理的。
第五章 從奧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島的王妃
許多人吃肉,不覺得這有什麼不道德的。即便是宣揚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佛教徒,也隻會說吃肉是你在造惡業,會使你在輪迴之中飽嘗惡果——這關乎你的切身利益,但無關於你的道德。而諾齊剋為我們設想過這樣一種境況:有某些比我們高級得多的外星人(譬如他們和我們的差彆至少不小於我們和牛的差彆),為瞭自身利益準備殺掉我們,這是否也不存在道德問題?
第六章 自由意誌的兩難
康德在純粹理性上懸置瞭自由意誌,但為瞭捍衛道德,在實踐理性上不得不預設瞭自由意誌以作為道德的前提。是的,自由意誌問題在學理上確實可以懸置,但很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道德和法律卻不可能有哪怕一分鍾的閑置。那麼可想而知的問題是,我們不再可以對善與惡的責任人理直氣壯地加以錶彰或譴責,法律判決更會失去紮實的正義根據。
第七章 原罪的兩難
在信仰的錶達上,風雨晦暝、生老病死愈是無法把握,生活的不可控感也就愈強,祭祀和崇拜也就愈是程式化。而一旦生活的可控感變強瞭,祭祀和崇拜的程式化自然就會放鬆。所以,對於那些希望以宗教信仰來維護社會公平的主張者來說,這是一個難解的悖論。宗教信仰可以維護社會穩定,但難以追求社會公平。
第八章 康德的失誤
事實上,任何一種經過理性的審慎權衡而得到履行的責任,都是一種偏好,一種“情感上的”偏好,因而也都是逐利的——換句話說,是追求幸福的,而道德價值與幸福無關的說法是不可能成立的。康德的謬誤就在於把道德問題當作瞭理性問題,而道德是本該屬於情感範疇的。
第九章 正義的兩個來源:強者的利益與人性的同情
然而在強弱懸殊的關係當中,強者對弱者的“腐敗”在強者看來往往並不是惡,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譬如在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這般卓然的智者看來,有些人天生就該是做奴隸的,他們和傢畜隻有極其微小的區彆。
第十章 人的真實與必然的處境:不自由,不獨立,不平等
我們這裏所考察的所謂“天賦人權”的種種內涵——獨立、自由、平等——都不是人類天然具有的,反而是不獨立、不自由、不平等的層級秩序纔真的稱得上“天賦”。
第十一章 的嫉妒心
“平等”的齣處一點都不高貴,似乎完全體現不齣人作為人的道德尊嚴,所以霍爾姆斯纔說“我一點也不敬重追求平等的熱情,在我看來,它似乎隻是將妒忌理想化而已”。
參考資料
後記
作者介紹
熊逸
中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傢之一,也是重要的一位思想隱士,隱於市而專心著書的人。
熊逸是一個筆名,隻有極少的人識得他的廬山真麵目,我至今也沒有機會與他相見。
他堅持用這個筆名解剖中國傳統文化,用學貫中西的現代視角反觀中國人的文化祖國。他把這個筆名看做自己寶貴的生命財産。
文摘
序言
對於這本書的作者,我抱有相當的期待。雖然我還不曾深入閱讀過書中的具體內容,但從書名和齣版社來看,它似乎是一位對社會議題有著深刻洞察的學者或者思想傢。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觀點,其中不乏偏頗和片麵。要在這個洪流中找到真正能夠啓發思考、引導方嚮的聲音,是需要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的。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夠超越錶麵的現象,深入到問題的根源,用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化繁為簡,引人入勝。我希望作者能夠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拋齣問題,挑戰我的固有認知,讓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事物。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兼顧理論的深度和現實的關照,讓那些看似抽象的哲學思辨,能夠落地生根,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産生共鳴。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令人驚喜瞭!“裸脊鎖綫特彆版”這個名字就充滿瞭儀式感,拿到手裏更是愛不釋手。封麵選擇瞭相對低調但富有質感的顔色,沒有過於花哨的圖案,反而襯托齣一種沉靜而深刻的氣質。翻開書頁,觸感非常舒服,紙張的厚度適中,印刷清晰,文字的排版也足夠舒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鎖綫裝訂的方式,讓整本書的開閤都很順暢,無論是平攤在桌麵上還是拿在手中翻閱,都顯得十分自然,而且我非常喜歡這種可以看到書脊內部綫裝的細節,仿佛能感受到這本書被精心製作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匠人的心意。這種特彆的裝幀,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美感,更傳遞齣一種對內容的尊重,仿佛在說,這本書值得被如此細緻地對待。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其中,去探索它所承載的思想瞭,相信這種美好的閱讀體驗,會為我的思考之旅增添更多的色彩。
評分我非常喜歡這種“裸脊鎖綫特彆版”的裝幀形式,它不僅僅是一種工藝上的選擇,更是一種哲學上的錶達。它沒有那種華麗的封套,直接展現瞭書的本質,就像作者希望我們直接麵對社會問題的本質一樣。鎖綫的設計,讓我覺得這本書是“被縫閤”起來的,每一頁都緊密相連,仿佛象徵著社會中各種元素之間的相互聯係與依存。這種裝幀方式,讓我有一種更直接、更純粹的閱讀體驗,沒有多餘的乾擾,可以更專注於書本的內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它獨特的裝幀一樣,直接、有力地觸及社會正義的核心問題,為我提供一種清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意義。這種迴歸本質的設計,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在品質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正義從哪裏來》之所以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主題觸及瞭我們當下社會最核心的議題之一。正義,這個詞聽起來宏大而遙遠,但實際上又滲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從公共政策的製定,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再到我們如何看待不公與歧視,無不與正義息息相關。我一直在思考,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理解和追求正義?它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的群體在追求正義的過程中,又會麵臨哪些挑戰和衝突?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在及時地迴應我內心的這些睏惑。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更係統、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視角,幫助我梳理復雜的社會現象,辨析各種觀點,從而形成自己獨立而成熟的判斷。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麵,更能引導我將思考付諸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個更積極、更有力量的參與者,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評分“寫給所有關心社會正義之人的思考書”這個副標題,對我來說有著特彆的意義。它傳遞齣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界的專利,更是麵嚮廣大社會公眾的。我一直認為,對社會正義的思考,不應該被局限於特定的圈子,而是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都積極參與的公共對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不公平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沉默,有時候我們可能隻是隨口抱怨,但真正停下來深入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能做些什麼?”的人,其實並不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個引子,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對社會正義的探討中來,讓我們的思考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社會嚮著更加公正的方嚮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