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邰树文 著
图书标签:
  • 白描
  • 绘画
  • 技法
  • 素描
  • 入门
  • 精通
  • 艺术
  • 绘画技巧
  • 速写
  • 线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泰州姜堰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6254
商品编码:2696728073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邰树文 开本:
YJ: 55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6-09
书号: 978711541625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 灌木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初,由mcoo动漫,coco动漫公社合并改组而成,创作有《零基础学画漫画1:素描技法综合篇》、《零基础学画漫画2:萌少女素描技法篇》、《零基础学画漫画03:Q版素描技法篇》、《CJ漫画素描技法WQ自学教程》等一些列动漫绘画畅销图书。 精彩导读 目录 D1 章白描基础

工具和材料8

勾线笔8

墨8

纸9

砚9

白描勾线的基本要求9

用线的基本技法10

基本行笔10

线条的表现力10

常用的线描技法11

曲线11

折线12

D2章 花卉篇

关于花卉14

花卉的各部分结构15

花瓣的常见类型15

花脉的常见类型16

花蕊的常见类型16

花蒂的常见类型17

花苞的常见类型18

花冠的常见类型19

花序的常见类型24

花叶的常见类型26

枝干的常见类型34

案例解析37

荷花38

荷花的结构38

花头的画法39

叶子的画法41

莲蓬的画法44

组合的画法46

梅花48

花头的画法48

枝干的画法50

组合的画法52

兰花56

兰花的结构56

花头的画法56

叶子的画法58

组合的画法59

菊花60

菊花的结构60

花头的画法61

叶子的画法64

组合的画法65

菊花与配景69

芍药72

芍药的结构72

花头的画法73

叶子的画法74

组合的画法75

牡丹78

牡丹的结构78

花头的画法79

叶子的画法81

枝干的画法82

组合的画法84

紫藤87

花头的画法87

叶子的画法89

藤的画法89

组合的画法90

玉兰93

花头的画法93

叶子的画法95

组合的画法96

水仙花101

花头的画法101

叶子的画法103

根的画法104

组合的画法105

桃花111

桃花的结构111

花头的画法112

叶子的画法113

组合的画法114

芭蕉叶117

叶子的画法117

D3 章禽鸟篇

关于禽鸟121

禽鸟的生长结构122

鸟主要部分的画法123

头部123

羽毛124

翅膀126

尾羽128

爪、腿129

禽鸟的造型方法130

禽鸟常见的动态131

麻雀134

麻雀的结构134

局部的画法135

基本的画法137

组合的画法138

翠鸟141

局部的画法141

基本的画法143

组合的画法144

燕子147

局部的画法147

基本的画法149

组合的画法150

太平鸟155

局部的画法155

基本的画法156

组合的画法158

鸳鸯159

局部的画法159

基本的画法160

组合的画法163

鹦鹉166

局部的画法166

基本的画法168

组合的画法169

黄鹂鸟170

局部的画法170

基本的画法171

组合的画法173

绶带鸟176

局部的画法176

基本的画法178

组合的画法179

喜鹊182

局部的画法182

基本的画法184

组合的画法185

仙鹤189

局部的画法189

基本的画法191

组合的画法192

鹰195

局部的画法195

基本的画法197

组合的画法198

D4 章水族篇

关于鱼203

鱼的形态结构204

鱼主要部分的画法205

头部205

鱼鳍206

常见的水族配景209

案例解析210

鲤鱼211

局部的画法211

基本的画法212

组合的画法215

金鱼221

局部的画法221

基本的画法222

组合的画法224

龙鱼229

局部的画法229

基本的画法230

组合的画法232

神仙鱼235

局部的画法235

基本的画法236

组合的画法238

鲶鱼241

局部的画法241

基本的画法242

组合的画法244

鳜鱼248

局部的画法248

基本的画法249

组合的画法251

虾的形态结构255

虾的主要部分画法256

虾的造型方法257

虾的常见动态258

虾的基本画法259

D5章 草虫篇

关于草虫262

草虫各部分的结构263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一、 引言 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万千意境。而白描,作为中国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法之一,更是画家功力的试金石。它不依赖色彩的渲染,仅凭墨色与线条的巧妙运用,就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质感、神韵乃至情感。从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到复杂细致的纹理描摹,白描技法贯穿于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影响着无数经典作品的诞生。 本书旨在为广大美术爱好者、初学者以及希望深入探索白描技法的绘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不仅能掌握白描的基本功,更能体会到线条的魅力,发掘自身的艺术潜能,最终达到“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目标。 二、 为什么选择白描? 在纷繁复杂的绘画技法中,为何独独选择白描作为入门与精通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独特性与普适性。 万法归宗的基础: 无论您未来想学习水墨写意、工笔重彩,还是其他绘画形式,白描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线条是构成画面最基本的语言,熟练掌握白描,相当于为您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能够准确地捕捉物体的轮廓、结构与动态,是理解造型、把握形体的第一步。 对观察力的极致训练: 白描要求画家摒弃色彩的干扰,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象的形态和结构上。这极大地锻炼了观察能力,迫使我们去细致地分析事物的内在逻辑,理解光影对形体的塑造,以及不同材质带来的细微差别。这种深入的观察,将使您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线条艺术的魅力: 线条在中国画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它可以是刚劲有力的,也可以是婉转流畅的;可以是粗犷奔放的,也可以是细腻委婉的。线条的粗细、轻重、疾徐、顿挫,都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韵味。学习白描,就是学习如何运用这些不同的线条语言,去表达您对世界的感受。 经济实用,易于实践: 相较于其他需要昂贵颜料和画材的绘画技法,白描的门槛较低,只需纸、墨、笔,便可开始创作。这使得它成为学生、业余爱好者以及任何想要随时随地进行艺术创作的人的理想选择。 深厚的文化底蕴: 白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学习白描,也是在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三、 本书的学习体系与内容概览 本书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白描技法。 第一部分:白描入门——线条的感知与基础 1. 认识白描: 白描的定义、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 白描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与作用。 欣赏经典白描作品,感受线条的生命力。 2. 笔墨的准备与运用: 工具的选择: 毛笔的种类、性能与选择(兼毫、羊毫、狼毫等);墨汁的种类与使用;纸张的特性与选择(宣纸、毛边纸等)。 握笔与运笔: 正确的握笔姿势,掌握笔锋、中锋、侧锋的运用;不同力度、速度对线条的影响;如何通过运笔的节奏感表现物体的动态。 墨色的变化: “浓、淡、干、湿”四种基本墨色的运用;如何通过调墨技巧获得丰富的墨色层次;用墨的“以墨代色”的初步尝试。 3. 基础线条的练习: 单线练习: 直线、曲线、折线、弧线、波浪线、 S形线等基本线条的反复练习,要求线条流畅、均匀、有力。 组合线条练习: 将基本线条组合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三角形,进而组合成简单的物体轮廓,如花瓣、叶片、石块等。 骨法用笔的初步体会: 理解线条的“骨力”与“肉感”,练习用有筋骨的线条勾勒物体。 第二部分:物象的描绘——从简单到复杂 1. 花卉的白描: 花卉的结构分析: 学习观察花瓣的层叠关系、花蕊的形态、花梗与枝叶的连接方式。 常见花卉的勾描: 从简单的梅花、兰花开始,逐步过渡到桃花、牡丹、荷花等,学习不同花卉的典型特征。 叶片的描绘: 学习叶脉的走向、叶片的卷曲、边缘的锯齿或光滑等细节的表现。 枝干的勾勒: 表现枝干的粗细变化、曲折生长,以及其上的纹理。 2. 禽鸟的白描: 禽鸟的整体造型: 抓住禽鸟的体态特征,如头颈、躯干、翅膀、腿足等比例关系。 羽毛的描绘: 学习如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羽毛的质感、光泽与层次感,如顺毛、逆毛、绒毛等。 眼睛与嘴的刻画: 眼睛是传神之处,学习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眼睛的神态;嘴部的结构与形态。 动态的捕捉: 描绘禽鸟的站立、飞翔、跳跃等不同姿态,表现其生命活力。 3. 山石的白描: 山石的构成元素: 学习观察岩石的纹理、结构、层次和体量感。 皴法的初步应用: 借鉴传统山水画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等,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山石的肌理和质感。 山峦的勾勒: 描绘连绵的山脉,注意山势的起伏、轮廓线的变化。 石块的描绘: 刻画单独的石块,表现其坚硬、粗糙或光滑的质感。 4. 人物的白描(初步): 人物比例与结构: 学习人体基本比例,掌握头部、四肢、躯干的结构关系。 面部五官的勾勒: 简化描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轮廓,表现人物的基本神态。 衣纹的描绘: 学习如何根据人物的体态、动作和衣物质料,用流畅的线条表现衣纹的褶皱、转折和体积感。这是人物白描的重点和难点。 简笔人物的尝试: 勾画一些简单的站姿、坐姿人物,侧重于整体造型和动态的表现。 第三部分:技法的深化与提升 1. 线条的丰富表现: 虚实结合: 学习运用虚线、断线,与实线相结合,增加画面的呼吸感和层次感。 枯湿浓淡的 interplay: 深入理解墨色变化如何与线条结合,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 顺逆笔法的运用: 顺着物体的生长或结构方向运笔,逆着物体的形态运笔,分别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2. 点与线的结合: 点的运用: 学习用点的疏密、大小、形态来辅助线条的表现,如表现毛发、纹理、苔点等。 点与线的互补: 点可以弥补线的不足,线可以丰富点的变化,两者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3. 构图的初步探索: 取景与裁剪: 如何根据描绘对象,选择合适的视角和构图方式。 疏密关系: 画面元素的布置,留白的处理,营造画面的节奏感。 主次关系: 如何突出主体,衬托配景,使画面主题明确。 4. 意境的营造: 神似而非形似: 白描不仅要写形,更要传神,如何通过线条的巧妙运用,表现出对象的内在精神与生命力。 以少胜多: 寥寥数笔,勾勒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观者的联想。 笔墨的情感表达: 学习将画家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第四部分:综合实践与创作 1. 主题性练习: 根据不同的主题(如“春之韵”、“秋之意”、“静夜思”等),进行综合性的白描创作。 尝试将花卉、禽鸟、山石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2. 临摹与创作的结合: 在充分理解大师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临摹,学习其用笔、用墨、构图的精髓。 鼓励原创,将所学技法融会贯通,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3. 提高与进阶: 对画作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如何进一步探索白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插画、设计等。 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涉足设色、写意等领域。 四、 学习方法与建议 勤加练习: 白描技法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来巩固和提高。每天坚持临摹或写生,熟能生巧。 细心观察: 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深入理解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勤于思考: 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多看多学: 广泛欣赏历代名家的白描作品,学习他们的笔墨技巧、构图章法和艺术思想。 耐心与毅力: 艺术的进步需要时间和耐心,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坚持下去,终将有所成就。 乐在其中: 最重要的是,在绘画过程中享受乐趣,让艺术成为您生活的一部分。 五、 结语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探索艺术奥秘的旅程。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引导,您能点燃对白描的热情,感受线条的无限可能,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名技艺精湛、富有创造力的白描画家。愿您在这条艺术之路上,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描绘出心中最美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之所以选择《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二字感到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切入点。这本书,与其说是教我如何“画”,不如说是教我如何“看”和如何“感受”。作者在开头就强调了白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石作用,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笔墨”在中国画中的核心地位。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气韵”的探讨,作者结合历代名家的作品,分析了不同线条所能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力量。他没有简单地罗列笔法,而是通过对“神似”的追求,来指导我们如何用线条去表达事物的内在生命。书中对于如何观察和提炼物象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画一棵老树时,他会引导我们去关注树干的纹理、枝条的走向、叶片的疏密,并思考这些元素如何共同营造出苍劲、古朴的意境。这些内容,远远超出了我原本对“技法”的狭隘理解,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艺术哲学启蒙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但实际读完之后,我感觉它更像是为那些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浓厚兴趣,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朋友们量身定做的入门指南。我本身对绘画一直充满向往,但总觉得国画有些高深莫测,尤其是白描,看似简单几笔,却蕴含着丰富的神韵。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它装帧的古朴典雅所吸引,封面上的水墨晕染,仿佛已经将我带入了那个挥毫泼墨的时代。翻开目录,内容安排得非常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例如如何握笔、如何控制墨的浓淡干湿,到线条的粗细、虚实变化,都有非常细致的讲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用笔”的章节,作者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将枯燥的笔法理论讲解得活灵活现。比如,在画人物的眉眼时,他会详细分析如何用“十八描”中的不同笔法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是柔婉还是凌厉,是沉静还是喜悦,仅凭几根线条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的配图并非千篇一律的范例,而是穿插了许多名家画作的局部赏析,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那些看似随意却精妙绝伦的线条是如何构成的。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因为缺乏绘画基础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用一种极其亲切和鼓励的方式,让我觉得白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的艺术。

评分

拿到《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开始阅读。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套套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根本的“意”开始聊起。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阐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及白描作为写意画骨干的重要性。我之前一直觉得白描就是简单的线条勾勒,但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寥寥几笔背后,需要的是对物象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内涵的捕捉。书中对“气韵生动”的解读,结合白描的线条表现力,让我对中国画的审美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题材的白描处理方式的讲解,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作者都会从构图、笔墨、神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辅以大量的示范图。这些示范图并非简单临摹,而是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心得,让我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将技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本书并没有把我训练成一个能立即创作出惊世骇俗作品的画家,但它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线条背后蕴含的无穷可能性。

评分

我一直对水墨画情有独钟,尤其迷恋那些用极简线条就能勾勒出万物神韵的白描作品。《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关于“观物之眼”的培养手册。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单纯的笔墨技巧,而是着重强调了“写生”和“写意”的重要性。他反复提及,白描的精髓在于“得其神”,而不是“得其形”。书中大量的章节都在引导读者如何去观察自然,如何去捕捉事物的本质和动态。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骨法用笔”的讲解,作者通过对不同质感的表现,比如丝绸的垂坠、树干的苍劲、人物的肌肉线条,来阐述线条的力度、速度和方向所能传达出的不同信息。这让我明白,白描并非简单的“画轮廓”,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枯湿、顿挫,赋予画面生命力。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古代画家的创作故事和对他们作品的独到解读,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我对白描艺术的理解,让我不再觉得它是孤立的技法,而是与中国文化、哲学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

评分

收到《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我原本只是想找一本能简单易懂的绘画教程。然而,翻阅之后,我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见解。作者并没有将白描仅仅视为一种绘画技巧,而是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大背景下进行阐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写意精神”的讨论,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解释了为何白描能够以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信息,以及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魅力从何而来。书中对不同题材的白描处理,无论是人物的动态捕捉,还是花鸟的生动形态,都充满了作者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和创作的实践。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留白”和“虚实”的讲解,这些概念在我看来是白描的灵魂所在,也是理解中国画意境的关键。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死板的公式,而是引导我去独立思考,去感受线条的力量,去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