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
定价:38.00元
作者:黄亚生;钱勇,王润亮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801488596
字数:
页码:4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上受欢迎的投资目标国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年份,中国是全球性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接受国。许多人为中国大量引进FDI(外国直接投资)而欢呼,认为是中国改革的重大成就。
在本书中,黄亚生提出了一个引发争议的反诘:中国大量引进行FDI,是因为中国经济存在某些本质弱点的表现。
黄的前提是:FDI——根本上讲——是一个微观经济现象,而非宏观经济现象。在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如市场的扩张或劳动力的成本低下,一个国家获得的FDI多于或少于国内投资,取决于外国企业对国内企业的相对竞争力。FDI在20世纪90年代涌入中国,是由于中国国内企业不具竞争力。而且,无法为新的商业机会提供资本,外国企业以“向中国投资”作为回应。
黄界定了造成竞争力不足的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企业的体制性主从次序,它将中国的大量经济资源分配给低效率的企业——国有企业,而没有将这些资源分配给有效率的私有企业。其结果就是中国企业的普遍无竞争力。另一个原因是严重的市场分割——这是因国家所有制所致——它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增长及投资选择,而对外资影响较小。
中国的FDI所带来的主要好处与以下方面有关:外资企业所提供的私有化功能、提供给受到信用约束的私人企业的风险投资,以及地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提高。黄认为,尽管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重要好处,但是,人们还是应该追问:为什么国内企业不能提供相同的功能?这个更宽泛的问题需要对中国的改革策略进行评价。中国的局部改革——尽管它成功地扩大了市场范围——但至今却未解决中国经济中与分配无效率有关的许多问题。
目录
作者介绍
黄亚生,原哈佛商学院教授,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有《中国的通胀与投资控制》(1996)、《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2002)。是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麦克阿瑟基金的奖学金获得者。
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如此惊人的转型。《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个主题,恰恰触及到了我心中最 the core 的疑问。我强烈地感觉到,FDI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绝非可有可无。它就像一股强大的外力,与中国自身的改革动力相互激荡,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中国经济。我迫切地想从书中读到,FDI是如何在中国这个独特的体制下运作的?它是否受到政策导向的强烈影响?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FDI的分析,是否能够揭示出一些鲜为人知的规律?我期待着作者能够运用扎实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史料,来阐释FDI如何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如何推动了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以及如何加速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对FDI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比如对国内产业的挤压,或是对环境的污染,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这本书,无疑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次重要审视。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发展史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了解历史的真相,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尤其是改革开放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其复杂性不言而喻。《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指向了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侧面——对外开放的姿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部力量的影响。我猜想,书中一定深入探讨了FDI在中国经济改革初期扮演的“催化剂”角色,是如何打破旧有的经济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的。我尤其期待的是,作者是否能够详细阐述FDI在中国引进外资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是如何与国家战略相互作用的?例如,在早期,是不是更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而后期则转向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书中对于FDI对中国就业、居民收入、乃至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应该会有细致的描绘。我希望能从中读出FDI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是一个学习和理解中国经济奇迹背后复杂逻辑的绝佳机会。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我看来,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篇章,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远比我们以往理解的更为复杂和多元。作者在书中,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似乎试图揭示FDI如何渗透到中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和技术,更可能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甚至是对中国本土企业和产业结构的重塑。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是如何分析FDI流入对中国本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的?是促进了升级,还是形成了挤压?抑或是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深入剖析,对于我们这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FDI特点和影响的比较研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提供关于FDI如何促进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厚重感,预示着它将是一次深度探索,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和反思。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这本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指向了那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外部力量之一。我一直认为,FDI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注入,它更是一种模式的引进,一种竞争的引入,甚至是一种观念的启蒙。这本书,在我看来,一定是在深入剖析FDI如何在中国经济的各个层面,从微观的企业运营到宏观的产业布局,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FDI是如何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与中国的本土企业进行合作、竞争与共生。我想知道,作者是否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FDI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起到的“鲶鱼效应”或者“示范效应”。此外,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对FDI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分析。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因,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充满敬畏,但同时也渴望能够深入到细节之中,去理解那些具体的动力和机制。《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在我看来,FDI不仅仅是资本的流入,它更是一种制度的引入,一种文化的碰撞,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回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去亲身感受FDI是如何一步步融入中国经济肌体的。书中是否对FDI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来证明FDI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的。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对于FDI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挑战,例如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环境资源的压力、以及对经济主权的潜在影响,是否也有客观的呈现。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改革时期的中国经济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