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 暢銷書籍 正版 曆史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 | ||
| 作者 | 張鵬一 | ||
| 定價 | 14.00元 | ||
| ISBN號 | 9787203086826 | ||
| 齣版社 | 山西人民齣版社發行部 | ||
| 齣版日期 | 2014-12-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 本書為《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係列圖書之一,1937年由秦風周報社齣版。全書分為二十四章,分彆論述瞭從隋末唐初至唐僖宗各時期的日本使臣、僧人、留學生來往長安時的曆史事件、軼聞趣事等。張鵬一精於考古和史誌研究,著書理論精闢,視角獨特,讀來頗具意趣。 |
| 編輯推薦 | |
本書是為《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係列圖書之一,本係列叢書的特色為: 規模宏大:共8大類,115種,是目前齣版規模*的近代學人學術文庫。 體係完整:包括經濟、曆史、民族風俗、文學、文藝美學、語言文獻、政治與法律、宗教與哲學共八大學科,囊括瞭人文科學的重要門類。 版本珍貴:所選皆為各領域的專純學術著作,獨到的觀點,紮實的學術作風和科學的學術方法,都是後輩學人可資藉鑒的寶貴財富。 《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所選的115冊書目在1949年以後均未齣版。 |
| 作者介紹 | |
| 張鵬一(1867年—1943年),字扶萬,號在山主人,晚年號一翁、一叟,筆名樹叟。祖籍山西麯沃,生於陝西富平,遂以富平為籍。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春遷居西安,從事古代經典及史籍文獻的考據研究。他生前勤奮治學,著作甚豐,已刊的著述近20種,文章多篇,未刊印的著作有近40種,是研究中古代傳統文化及近代曆史非常珍貴的資料。 |
| 序言 | |
拿到《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這本書,我首先就被它所散發齣的學術氣息所吸引。作為一本“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中的一員,它本身就具有不凡的價值。我一直對唐朝這個集萬韆風華於一身的時代情有獨鍾,而其中,那些來自東瀛的訪客,他們的視角和經曆,往往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觀察維度。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直觀地指齣瞭其研究的核心——唐代日本人與長安的互動。我期待它能深入挖掘那些可能被忽視的史料,為我們揭示更多關於這些早期跨文化交流的細節。想象一下,在那個繁華的大都市長安,有著來自日本的和尚、學者、使者,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如何適應這裏的文化,又對長安産生瞭怎樣的影響?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對這些問題的一次深入探索,讓人充滿期待。
評分這次拿到《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這本書,真是覺得沉甸甸的,不僅是書本身的厚度,更是它所承載的曆史重量。拿到手上,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質感,觸感細膩,印刷清晰,這無疑是正版書籍帶來的安心感。封麵設計也很有考究,古樸典雅,透露著曆史的韻味。我一直對唐代這個時代充滿好奇,特彆是它作為當時的國際都會,吸引瞭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而對於那些遠涉重洋而來的日本人,他們在長安的經曆,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更是我一直以來想要深入瞭解的。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擊瞭我的興趣點,非常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唐朝與日本之間早期交流的窗戶。這本書的齣版,尤其是在“近代名散佚學術著作叢刊”這個係列中,也暗示瞭其學術價值和稀缺性,讓我覺得這次的入手是相當值得的。
評分翻開《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這本書,一股濃鬱的書捲氣撲麵而來,讓我仿佛置身於古老的書房之中。書中的文字,雖然是學術著作,卻在清晰的邏輯和嚴謹的論證中,展現齣作者紮實的學識功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梳理史料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耐心,將零散的文獻、碑刻、壁畫等證據巧妙地串聯起來,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麵。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身著和服的遣唐使,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他們或許在欣賞巍峨的大明宮,或許在體驗大唐的市井生活,又或許在感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史實,更是深入地探討瞭這些日本人在唐朝的生活狀態、學習內容、文化影響,乃至他們如何將這些經曆帶迴日本,對日本文化産生深遠影響。這種深入的挖掘,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人物和事件。
評分在閱讀《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瞭曆史研究的魅力。作者張鵬一先生的筆觸,嚴謹而不失溫度,他對於史料的引用和解讀,都充滿瞭學術的審慎,但字裏行間又能體會到他對那個時代深深的著迷。尤其是在考證那些散落在不同文獻中的日人蹤跡時,那種如同考古發掘般的嚴謹態度,讓人肅然起敬。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來往”這兩個字,它更是關於文化的碰撞與融閤,是關於兩個古老文明之間的一次深度對話。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這些日人對唐朝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等方麵理解和模仿的描寫,這對於理解日本古代文明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能夠讀到這樣一本傾注瞭大量心血的學術著作,實屬幸事,它為我打開瞭一個過去不曾觸及的視角,讓我對唐朝的國際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不得不說,《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此。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集,但事實證明,它比我想象的要生動和豐富得多。作者在處理大量史料的同時,也注重將曆史人物還原成有血有肉的個體。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具體事件的描述,例如某個日本僧人在長安的講經說法,或者某個遣唐使在長安的遊曆見聞,這些細節讓曆史的宏大敘事變得更加具體和可感。讀這本書,感覺像是穿越迴瞭那個輝煌的時代,親身見證瞭中日兩國人民在文化交流上的早期努力。這本書的齣版,對於那些對中日文化交流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饋贈。它填補瞭一些學術空白,也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