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自传 黄慕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黄慕兰自传 黄慕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慕兰 著
图书标签:
  • 黄慕兰
  • 自传
  • 回忆录
  • 中国近现代史
  • 人物传记
  • 教育家
  • 政治家
  • 民国史
  •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南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97044
商品编码:2713359122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黄慕兰自传 作者 黄慕兰
定价 56.00元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 9787500097044 出版日期 2016-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2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黄慕兰,1907年生于湖南浏阳县,是早期地下工作者,与中国党历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与人物发生过交集:她18岁逃婚,成为青年革命。抗战期间,秘密营救关向应、等重要人物;发现向忠发叛变,挽救了领导的特科;组织香港名撤退;策反蒋纬国;在中惨遭迫害,被18年。她的两任丈夫均牺牲,与第四任丈夫生育4子,却不对其暴露身份。

现年104岁的黄慕兰将自己矢志革命,虽九死而无悔的传奇经历诉诸笔墨,成就《黄慕兰自传》。她说,我写回忆录,力求朴实。非小说,亦非文学创作。平凡的岗位,大动荡的时代。从未敢忘党的教诲,龙潭虎穴一身轻,粉身碎骨又何怨?

该书于2004年出版,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核实大量史料及重要事件。此次再版新增多幅传主珍藏照片及百岁近照,并尊重传主追求的“真实人生”的修订原则:集党史、家史、国史于一生的真实人生;入党以来梦寐以求、历尽艰危成此景的战斗人生;忍辱负重、不屈不饶、无悔、无怨、无尤、无憾的真实人生。


   作者简介

黄慕兰,又名定慧、彰定、淑仪。女,1907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大学肄业,中员。1926年秋始,历任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江西省委,中央暨南方局、北方局秘书兼机要交通员。1931年春,调任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金融界和文化界兼任过不少社会职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2—1944年被囚重庆,后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在沪参加文艺和银联复兴工作。1950年任救济总会上海分会秘书。1955年,因错案长期受审查。1980年4月后,任上海市参事,上海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现居杭州。


   目录

篇 壮志慕兰
一 我的童年
二 五四启蒙
三 献身革命
四 风云际会

第二篇 地下奇兵
五 转入地下
六 中央秘书
七 龙华狱中
八 南北驰驱
九 营救部长
十 首战报捷
十一 伍豪启事
十二 避隐西湖

第三篇 抗日救亡
十三 正义之声
十四 通易公司
十五 抗日救亡
十六 孤岛斗争
十七 转移香港
十八 卅日难民
十九 义救群贤
二十 面谒周公
二十一 同陷

第四篇 百折无悔
二十二 重振通易
二十三 曲水流觞
二十四 平地风波
二十五 黎明前后
二十六 惜别分襟
二十七 救济分会
二十八 母子重圆
二十九 接受审查
三十 秦城内外
三十一 再进秦城

第五篇 桑榆晚晴
三十二 归队
三十三 忠实见证
三十四 故友重逢
三十五 光荣召见
三十六 党籍党龄
三十七 善始善终
三十八 棠榇情深

附录
附录一 后记
附录二 黄慕兰生平大事表

附录三 刘少文同志简介
附录四 我的外婆党的女儿
附录五 编后记


   编辑推荐
“营救过的美女‘间谍’”她曾被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她是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她曾因出色的情报工作救过、关向应。这位老地下党员、传奇的“女间谍”名叫黄慕兰。红色女谍黄慕兰:出身名门,18岁逃婚成青年革命。二、三任丈夫皆牺牲。来沪任公司副总。秘密营救关向应、等;策反蒋纬国。两度。与第四任丈夫育4子,却潜伏不对其暴露身份。后打成反革命,惨遭迫害,18年。现105岁,居杭州。

   文摘

   序言

《世纪风云中的绽放:一位革命女性的铁骨柔情》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骨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一位杰出女性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它并非聚焦于某一部特定的传记作品,而是旨在勾勒出那个时代背景下,无数怀抱理想、投身革命洪流的知识女性群像,以及她们在国家命运与个人抉择之间所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与智慧。 第一部分:燕赵故地,风云初起 故事的开端,将读者带回到一个被传统与新思潮激烈碰撞的年代。在那个女性受教育机会稀缺的背景下,主人公早早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她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是新文化运动思潮逐渐渗透的阶段,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辈或长辈中开明思想的熏陶,为她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本书细致描摹了她早期的求学生涯,并非仅仅是枯燥的学科学习,而是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在象牙塔内,她接触到了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目睹了底层民众的疾苦,这种强烈的对比,如同催化剂一般,促使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紧密相连的道路。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展现出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胆识。那些深夜里秘密的集会、油灯下传阅的进步书籍、街头振聋发聩的演讲,共同构成了她革命生涯的序章。 第二部分:转战南北,隐秘战线上的光影 随着革命形势的推进,主人公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她的人生轨迹开始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特别是在那些最具挑战性和隐蔽性的领域——统一战线工作和情报保卫。 本书将重点展现她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如何运用其过人的智慧和缜密的思维,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策反或情报收集,更是一场场高智商的心理博弈与信仰的坚守。她的身份常常需要掩藏在光鲜亮丽的社会表象之下,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周旋。无论是面对国民党军政高层的试探,还是来自内部的猜疑,她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钢铁般的意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会深入剖析她在特殊历史时期所面对的伦理困境和情感抉择。在革命的熔炉中,个人的情感往往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但主人公并非铁石心肠,她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对家庭的愧疚与思念,以及在革命队伍中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种“铁骨”与“柔情”的交织,是那个时代革命者的真实写照。 第三部分:建设洪流中的坚守与奉献 抗战胜利后,时代的重任从武装斗争转向了社会建设与政权巩固。主人公的角色也随之转变,她将革命的热情倾注于新的国家建设事业中。本书将描绘她如何在新中国的初期,投身于妇女解放、教育普及、文化建设等领域,展现出其跨越不同领域的能力和远见。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依然保持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社会公平的关注。书中会涉及她参与重大决策制定的片段,展现出她作为一名资深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以及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发展瓶颈时,所表现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那个物资匮乏、百废待兴的年代,她的工作充满了艰辛,但她从未动摇过对新社会理想的信念。 第四部分:历史的回响与个人的沉思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诸多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主人公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其心路历程也经历了深刻的洗礼和反思。 她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定位?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中会通过对她晚年的一些记录和文字,展现出一位经历过风雨的老一辈革命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后世的殷切期望。她的沉思,并非对过去的否定,而是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辩证总结,是对如何走好未来道路的深沉思考。 总结:不朽的精神丰碑 这部作品,通过对一位卓越女性革命生涯的细致梳理,旨在揭示隐藏在宏大历史叙事背后的个人意志与坚韧力量。她的一生,是探索、是战斗、是奉献,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杰出女性群像的缩影。她的故事证明了,理想和信念可以成为个体穿透最黑暗时期的光芒,也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中国社会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取得的辉煌成就。阅读本书,读者将不仅仅是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更是得以近距离感受一个世纪风云中,知识女性觉醒与绽放的伟大历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一种罕见的坦诚和细致,描绘了一个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挣扎、奋斗、并最终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生命。掩卷之余,我仿佛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那些模糊的过往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立体。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革命家、法律专家,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抉择。我尤其被她面对困境时的冷静与智慧所打动,那些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血肉之躯的真实写照。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也并非是冰冷的叙述,而是融入了她个人的情感和视角,让我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她对于理想的执着,对于正义的追求,以及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的独立思考,都令人钦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回忆录,更是一面映照时代变迁的镜子,折射出那个年代无数个体的命运轨迹,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读这本书,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人性力量的深刻洞察。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作者用极其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而她自己,无疑是这幅画中最醒目、最独特的一抹色彩。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如何突破社会桎梏,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对法律的精通,对政治的洞察,以及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非凡胆识,无不让我惊叹。我尤其注意到她处理人际关系和处理复杂局面时的分寸感,既有原则又不失策略,这是一种历经沧桑才能获得的智慧。她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并非是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结,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中那些具体的经历,如同一幕幕电影在我脑海中闪过,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艰辛与辉煌。她对于回忆的整理,也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深刻的自我剖析,让这本书更具思想的深度和人生的价值。

评分

这部作品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格局,讲述了一个非凡女性的传奇人生。作者的文字,时而激昂澎湃,时而细腻婉转,却始终带着一股不屈的灵魂力量。我被她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沉浮所深深吸引,她如何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书中对她早期革命经历的描写,充满了青春的热血和理想主义的光辉,而后期在法律领域的深耕,则展现了她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我尤其欣赏她对那些模糊地带的坦诚,对于个人选择和时代局限性的探讨,都体现了她超越寻常的成熟和智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以及她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之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她对过往的每一次回顾,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回荡着她那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以及她那颗永不熄灭的革命之心。

评分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生命史诗,它以一种别样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女性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她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独特旅程。从书中,我看到了她如何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她对法律的精通,对社会的洞察,以及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领导才能,都让我对这位女性肃然起敬。我尤其欣赏她对过往事件的客观评价,以及她对于个人选择的深刻反思,这种难得的自省精神,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她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渗透在她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之中。这本书让我对那个动荡而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读罢此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那是一种关于勇气、关于智慧、关于女性力量的永恒赞歌。

评分

这本自传,无疑是一部关于生命韧性与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作者以一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足迹的女性。她的经历,横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她始终站在潮头,敢于担当,敢于挑战。我从书中看到了她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动摇。她对于法律的热忱和专业精神,更是让我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服务社会的力量。书中那些关于政治博弈的细节,虽然勾勒得颇为谨慎,但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勇气。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始终保持着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这种情怀贯穿了她的一生。这本书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回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平凡人命运的缩影,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合上书本,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那是一种关于奋斗、关于奉献、关于女性力量的赞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