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黄慕兰自传 | 作者 | 黄慕兰 | 
| 定价 | 5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00097044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黄慕兰,1907年生于湖南浏阳县,是早期地下工作者,与中国党历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与人物发生过交集:她18岁逃婚,成为青年革命。抗战期间,秘密营救关向应、等重要人物;发现向忠发叛变,挽救了领导的特科;组织香港名撤退;策反蒋纬国;在中惨遭迫害,被18年。她的两任丈夫均牺牲,与第四任丈夫生育4子,却不对其暴露身份。 现年104岁的黄慕兰将自己矢志革命,虽九死而无悔的传奇经历诉诸笔墨,成就《黄慕兰自传》。她说,我写回忆录,力求朴实。非小说,亦非文学创作。平凡的岗位,大动荡的时代。从未敢忘党的教诲,龙潭虎穴一身轻,粉身碎骨又何怨? 该书于2004年出版,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核实大量史料及重要事件。此次再版新增多幅传主珍藏照片及百岁近照,并尊重传主追求的“真实人生”的修订原则:集党史、家史、国史于一生的真实人生;入党以来梦寐以求、历尽艰危成此景的战斗人生;忍辱负重、不屈不饶、无悔、无怨、无尤、无憾的真实人生。  |  
| 作者简介 | |
|   黄慕兰,又名定慧、彰定、淑仪。女,1907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大学肄业,中员。1926年秋始,历任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江西省委,中央暨南方局、北方局秘书兼机要交通员。1931年春,调任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金融界和文化界兼任过不少社会职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2—1944年被囚重庆,后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在沪参加文艺和银联复兴工作。1950年任救济总会上海分会秘书。1955年,因错案长期受审查。1980年4月后,任上海市参事,上海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现居杭州。  |  
| 目录 | |
|   篇 壮志慕兰 附录三 刘少文同志简介  |  
| 编辑推荐 | |
| “营救过的美女‘间谍’”她曾被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她是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她曾因出色的情报工作救过、关向应。这位老地下党员、传奇的“女间谍”名叫黄慕兰。红色女谍黄慕兰:出身名门,18岁逃婚成青年革命。二、三任丈夫皆牺牲。来沪任公司副总。秘密营救关向应、等;策反蒋纬国。两度。与第四任丈夫育4子,却潜伏不对其暴露身份。后打成反革命,惨遭迫害,18年。现105岁,居杭州。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以一种罕见的坦诚和细致,描绘了一个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挣扎、奋斗、并最终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生命。掩卷之余,我仿佛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那些模糊的过往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立体。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革命家、法律专家,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抉择。我尤其被她面对困境时的冷静与智慧所打动,那些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血肉之躯的真实写照。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也并非是冰冷的叙述,而是融入了她个人的情感和视角,让我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她对于理想的执着,对于正义的追求,以及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的独立思考,都令人钦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回忆录,更是一面映照时代变迁的镜子,折射出那个年代无数个体的命运轨迹,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读这本书,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人性力量的深刻洞察。
评分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作者用极其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而她自己,无疑是这幅画中最醒目、最独特的一抹色彩。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如何突破社会桎梏,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对法律的精通,对政治的洞察,以及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非凡胆识,无不让我惊叹。我尤其注意到她处理人际关系和处理复杂局面时的分寸感,既有原则又不失策略,这是一种历经沧桑才能获得的智慧。她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并非是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结,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中那些具体的经历,如同一幕幕电影在我脑海中闪过,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艰辛与辉煌。她对于回忆的整理,也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深刻的自我剖析,让这本书更具思想的深度和人生的价值。
评分这部作品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格局,讲述了一个非凡女性的传奇人生。作者的文字,时而激昂澎湃,时而细腻婉转,却始终带着一股不屈的灵魂力量。我被她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沉浮所深深吸引,她如何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书中对她早期革命经历的描写,充满了青春的热血和理想主义的光辉,而后期在法律领域的深耕,则展现了她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我尤其欣赏她对那些模糊地带的坦诚,对于个人选择和时代局限性的探讨,都体现了她超越寻常的成熟和智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以及她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之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她对过往的每一次回顾,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回荡着她那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以及她那颗永不熄灭的革命之心。
评分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生命史诗,它以一种别样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女性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她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独特旅程。从书中,我看到了她如何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她对法律的精通,对社会的洞察,以及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领导才能,都让我对这位女性肃然起敬。我尤其欣赏她对过往事件的客观评价,以及她对于个人选择的深刻反思,这种难得的自省精神,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她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渗透在她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之中。这本书让我对那个动荡而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读罢此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那是一种关于勇气、关于智慧、关于女性力量的永恒赞歌。
评分这本自传,无疑是一部关于生命韧性与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作者以一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足迹的女性。她的经历,横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她始终站在潮头,敢于担当,敢于挑战。我从书中看到了她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动摇。她对于法律的热忱和专业精神,更是让我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服务社会的力量。书中那些关于政治博弈的细节,虽然勾勒得颇为谨慎,但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勇气。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始终保持着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这种情怀贯穿了她的一生。这本书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回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平凡人命运的缩影,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合上书本,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那是一种关于奋斗、关于奉献、关于女性力量的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