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政府績效管理
定價:39.8元
作者:方振邦,葛蕾蕾 編著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3001465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第1章 政府績效管理概述
1.1 績效與政府績效
1.2 績效管理與政府績效管理
1.3 政府績效管理係統
1.4 政府績效管理機構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政府績效管理工具
2,1目標管理
2.2 關鍵績效指標
2.3 平衡計分卡
2.4 主要績效管理工具的比較及發展趨勢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政府績效計劃
3.1 政府績效計劃概述
3.2 政府績效計劃的製定
3.3 政府績效評價指標體係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政府績效監控
4.1 政府績效監控概述
4.2 領導風格與政府績效輔導
4.3 政府績效溝通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政府績效評價
5.1 政府績效評價概述
5.2 政府績效評價主體
5.3 政府績效評價方法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政府績效反饋
6.1 政府績效反饋概述
6.2 政府績效反饋麵談
6.3 政府績效申訴
6.4 政府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國外政府績效管理實踐
7.1 美國政府績效管理
7.2 英國政府績效管理
7.3 韓國政府績效管理
7.4 新加坡政府績效管理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我國政府績效管理
8.1 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的發展曆程
8.2 以行政效率為核心的政府績效管理
8.3 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政府績效管理
8.4 第三方評價
8.5 我國政府績效評價指標體係探索
8.6 我國公務員績效評價辦法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平衡計分卡中國政府實踐
9.1 市委、市政府平衡計分卡
9.2 職能局平衡計分卡
9.3 區域管理機構平衡計分卡
9.4 鄉鎮平衡計分卡
本章 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21世紀公共管理係列教材:政府績效管理》凝聚瞭整個團隊的智慧、努力和付齣。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振邦團隊的鮑春雷、金洙成、羅海元、徐東華、侯純輝、陳曦、廖振宇、鍾含珂等為本書的撰寫工作做齣的各項努力。感謝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的編輯們為《21世紀公共管理係列教材:政府績效管理》的編輯和齣版所付齣的辛苦勞動。同時,在《21世紀公共管理係列教材:政府績效管理》的撰寫過程中,我們參閱和藉鑒瞭大量的資料,在此謹嚮這些資料的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盡管我們已盡瞭很大努力並力求完美,但限於水平,書中的紕漏和不足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同仁、專傢學者批評指正,使得本書能夠日臻完善。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翻開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撲麵而來的學術硬度和嚴謹治學的態度。作者在引用文獻和構建模型時,那種精益求精的勁頭,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它不是那種輕鬆讀物,更像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一份深度研究報告,充滿瞭對現有理論的挑戰和超越。我特彆關注到其中關於“評估工具本土化”的那部分探討,它直麵瞭引進行為主義經濟學模型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可能産生的偏差,並提齣瞭具有本土特色的修正路徑。這種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在我看來,是任何宏大敘事都無法替代的基石。對於那些希望從理論前沿捕捉到實踐脈搏的研究生或青年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思想碰撞,價值無可估量。它成功地將晦澀的學術概念,轉化為瞭指導實際操作的有效工具箱。
評分這是一本充滿思想火花的讀物,它的語言風格非常鮮活,充滿瞭思辨的張力,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作者似乎很擅長用類比和反問來引導讀者的思考。特彆是討論到“透明度悖論”的那部分,引發瞭我對信息公開與社會穩定之間平衡點的深刻反思。它挑戰瞭我們對“公開即是最好”的簡單化認知,指齣在某些情境下,過度或不當的透明化反而可能引發社會焦慮和管理失控。這種辯證的視角,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認知邊界。它不是簡單地提供答案,而是提齣更尖銳的問題,迫使讀者跳齣既有的思維框架去重新審視那些復雜的治理難題。對於追求深度思考的讀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智力上的盛宴。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設計也體現瞭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思維。邏輯鏈條銜接得天衣無縫,每一章節都像是一個精心雕琢的齒輪,咬閤緊密,驅動著整體論點的推進。我個人對其中關於“跨部門協同效率優化”的那一節深感興趣。作者沒有停留在繪製流程圖的層麵,而是深入探究瞭組織文化和激勵機製如何阻礙或促進信息共享。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在腦海中對照自己過往的工作經曆,發現許多曾經睏擾我的協作難題,竟然都在書中找到瞭結構性的解釋。這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詳盡的係統調試手冊,讓人豁然開朗,迫不及待想將這些新理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檢驗一番。
評分這本新作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它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瞭當下社會治理體係中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微觀脈絡。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織工,將看似零散的治理實踐,巧妙地編織成一張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的圖景。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預期管理”那幾章的論述,它沒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論層麵,而是通過一係列鮮活的、貼近基層案例的分析,揭示瞭政策製定者與公眾情感之間微妙的張力。讀完後,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有效治理”絕不僅僅是KPI的堆砌,更在於對社會心理動態的精準把握和人性化關懷。它促使我重新審視瞭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公共服務流程,開始思考,在一個日益復雜化的世界裏,如何纔能真正構建起一種可持續的、互信的良性循環。對於任何一個關心社會進步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全新觀察視角。
評分老實說,我最初對這類題材的書籍是抱持著一絲懷疑態度的,總覺得會充斥著大量的套話和空泛的口號。然而,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卻齣乎意料地“接地氣”。它沒有一味地歌頌或者批評,而是以一種近乎旁觀者的冷靜,記錄和梳理瞭特定曆史時期內,地方政府在應對突發性危機時所展現齣的適應能力和局限性。書中對幾個標誌性事件的深度剖析,簡直像是一部微型曆史紀錄片,細節豐富到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尤其對決策層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權衡取捨,描寫得入木三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管理”背後的那份沉重與無奈,讓人在心生敬佩的同時,也對公共服務人員多瞭一份理解和體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