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政府绩效管理
定价:39.8元
作者:方振邦,葛蕾蕾 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3001465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第1章 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1.1 绩效与政府绩效
1.2 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
1.3 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1.4 政府绩效管理机构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政府绩效管理工具
2,1目标管理
2.2 关键绩效指标
2.3 平衡计分卡
2.4 主要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政府绩效计划
3.1 政府绩效计划概述
3.2 政府绩效计划的制定
3.3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政府绩效监控
4.1 政府绩效监控概述
4.2 领导风格与政府绩效辅导
4.3 政府绩效沟通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政府绩效评价
5.1 政府绩效评价概述
5.2 政府绩效评价主体
5.3 政府绩效评价方法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政府绩效反馈
6.1 政府绩效反馈概述
6.2 政府绩效反馈面谈
6.3 政府绩效申诉
6.4 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7.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
7.2 英国政府绩效管理
7.3 韩国政府绩效管理
7.4 新加坡政府绩效管理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
8.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8.2 以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3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4 第三方评价
8.5 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8.6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价办法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平衡计分卡中国政府实践
9.1 市委、市政府平衡计分卡
9.2 职能局平衡计分卡
9.3 区域管理机构平衡计分卡
9.4 乡镇平衡计分卡
本章 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绩效管理》凝聚了整个团队的智慧、努力和付出。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振邦团队的鲍春雷、金洙成、罗海元、徐东华、侯纯辉、陈曦、廖振宇、钟含珂等为本书的撰写工作做出的各项努力。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为《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绩效管理》的编辑和出版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同时,在《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绩效管理》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资料,在此谨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尽管我们已尽了很大努力并力求完美,但限于水平,书中的纰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使得本书能够日臻完善。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维。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无缝,每一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齿轮,咬合紧密,驱动着整体论点的推进。我个人对其中关于“跨部门协同效率优化”的那一节深感兴趣。作者没有停留在绘制流程图的层面,而是深入探究了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如何阻碍或促进信息共享。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在脑海中对照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发现许多曾经困扰我的协作难题,竟然都在书中找到了结构性的解释。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详尽的系统调试手册,让人豁然开朗,迫不及待想将这些新理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检验一番。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思想火花的读物,它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活,充满了思辨的张力,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作者似乎很擅长用类比和反问来引导读者的思考。特别是讨论到“透明度悖论”的那部分,引发了我对信息公开与社会稳定之间平衡点的深刻反思。它挑战了我们对“公开即是最好”的简单化认知,指出在某些情境下,过度或不当的透明化反而可能引发社会焦虑和管理失控。这种辩证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不是简单地提供答案,而是提出更尖锐的问题,迫使读者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去重新审视那些复杂的治理难题。对于追求深度思考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智力上的盛宴。
评分这本新作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了当下社会治理体系中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微观脉络。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将看似零散的治理实践,巧妙地编织成一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图景。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预期管理”那几章的论述,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的、贴近基层案例的分析,揭示了政策制定者与公众情感之间微妙的张力。读完后,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有效治理”绝不仅仅是KPI的堆砌,更在于对社会心理动态的精准把握和人性化关怀。它促使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公共服务流程,开始思考,在一个日益复杂化的世界里,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起一种可持续的、互信的良性循环。对于任何一个关心社会进步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全新观察视角。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学术硬度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作者在引用文献和构建模型时,那种精益求精的劲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它不是那种轻松读物,更像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充满了对现有理论的挑战和超越。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评估工具本土化”的那部分探讨,它直面了引进行为主义经济学模型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的偏差,并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修正路径。这种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在我看来,是任何宏大叙事都无法替代的基石。对于那些希望从理论前沿捕捉到实践脉搏的研究生或青年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想碰撞,价值无可估量。它成功地将晦涩的学术概念,转化为了指导实际操作的有效工具箱。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对这类题材的书籍是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会充斥着大量的套话和空泛的口号。然而,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却出乎意料地“接地气”。它没有一味地歌颂或者批评,而是以一种近乎旁观者的冷静,记录和梳理了特定历史时期内,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危机时所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局限性。书中对几个标志性事件的深度剖析,简直像是一部微型历史纪录片,细节丰富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尤其对决策层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权衡取舍,描写得入木三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管理”背后的那份沉重与无奈,让人在心生敬佩的同时,也对公共服务人员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