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 9787122274649 9787122296610 YL6991
书名:化学分析/化验员读本(上)
定价:39
版 次:5
页 数:502
字 数:466000
印刷时间:2017年06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ISBN:9787122274649
《化验员读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化学分析”,下册“仪器分析”。本册(上册“化学分析”)共十章,内容包括四部分:化验室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误差及分析实验室建设、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本次修订仍遵循《化验员读本》各版的编写原则与编写风格,在内容选材上保持与时俱进,注重科学性、**性、实用性和标准化。本版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的介绍;引入了计算滴定法;具体介绍了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更新了实验室常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介绍;全面深入贯彻了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书中名词、术语全部采用*新标准规定;增加了部分章节的例题和习题数量;强化了有关化验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本书主要作为化验员的培训教材与自修读本,也可供有关部门分析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参考和使用,对相关院校师生的教学也具参考价值。
书名: 仪器分析/化验员读本(下)
定价:49
版 次:5
页 数:646
字 数:660000
印刷时间:2017年06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ISBN:9787122296610
《化验员读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化学分析”,下册“仪器分析”。本册(下册“仪器分析”)共十一章,主要介绍用于无机物分析的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以及用于有机物分析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这些方法可用于样品的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是化验员必须掌握的仪器分析方法。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了方法原理、仪器构成、测定条件的选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验技术及测定实例等。本次修订仍遵循《化验员读本》各版的编写原则与编写风格,结合近年化验室仪器装备更新、化验员知识素质提高的现状,在内容选材上保持与时俱进,注重科学性、**性、实用性和标准化。本版新增原子发射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三章,删去了物理常数测定方法一章,其它各章均根据技术现状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同时增加了测定实例和习题数量。本书主要作为化验员的培训教材与自修读本,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有关部门分析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参考和使用。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逻辑性非常强,从最基础的化学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实际的化验操作和仪器分析。我特别欣赏它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处理。很多教程可能会过于偏重理论的推导,读起来晦涩难懂,但这本却很好地把“为什么”和“怎么做”结合起来了。比如讲到滴定分析时,不仅讲解了等当量点的理论判断,还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如何正确地选择指示剂以及控制滴加速率,这些都是教科书里容易一带而过但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细节。再者,它对常用仪器的介绍部分做得尤为出色,涉及到结构原理、操作规程、日常维护,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这种全方位的讲解,让读者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个分析方法,而是在学习如何“养护”和“驾驭”这些精密的科学工具。虽然有些设备的维护部分可能对完全零基础的人来说还是略显专业,需要配合实际操作才能完全理解,但这种详尽的描述,无疑为未来的独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实验室里的大部分常规挑战。
评分关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部分,这本书展现了极高的实用价值。很多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往往是设备厂商提供的,内容偏重于该特定型号的操作,而缺乏对背后科学原理和通用维护逻辑的宏观把握。这本读本则有效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局限于某一款特定的光谱仪或色谱仪,而是从基础的光学原理、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等角度进行阐述,使得读者即便面对一台全新的、从未见过的仪器,也能快速理解其核心部件的功能和维护要点。比如,对仪器的日常清洁和校准的建议,非常具体到“使用哪种溶剂擦拭进样口”、“多久进行一次波长扫描校准”,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对于延长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分析结果的长期稳定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设备的功能,而是开始真正地掌握了掌控这些工具的能力,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提升。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几乎没有一句废话,直奔主题。它没有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或者复杂的句式,而是用简洁、明确的指令性语言来描述操作步骤。这种行文方式,在需要快速查找和验证操作规范的实验室环境中,显得尤为高效。举个例子,在描述安全注意事项时,它不会只笼统地说“注意安全”,而是会非常具体地列出每一种常见化学品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对应的个人防护措施(PPE),哪些情况需要通风橱,哪些需要特定的手套材质,这些关键信息都清晰地呈现在那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著者深厚的实践经验。当然,这种过于“干货”的风格,有时候会让阅读体验显得略微单调,如果能在某些章节穿插一些早年化验工作中的“小故事”或者“经验教训”,或许能让学习过程更生动一些,增加一点人情味,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说,它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挺朴实的,那种传统教科书的风格,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红色的标题在白色的背景上显得很扎眼。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分量,上下两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实在。内页的纸张质量中规中矩,印刷清晰度不错,看着不费劲。装订方面,上下册的侧边封得比较牢固,应该能经受住经常翻阅的考验。尽管书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我发现它在排版上还是做了不少努力,图文并茂的布局,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步骤都会用加粗或者单独的方框标示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引导还是挺友好的。尤其是那些仪器设备的插图,细节处理得比较到位,光看图就能对设备的外形有个大致的了解。不过,我倒是希望在一些关键步骤的插图上能有更详细的标注,比如阀门开关的方向或者指示灯的状态说明,如果能更具体一点就更好了。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工具书的初印象,它给人的感觉是可靠、扎实,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摆在你面前的工具箱,虽然外表不惊艳,但里面的东西绝对管用。
评分这本书在技能培养方面的设计,真正体现了“读本”的价值,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手把手带着你进行实战演练的蓝图。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那一章,这部分往往是区分普通操作员和合格分析师的关键所在。书中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区分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给出了多种修正和评估不确定性的常用统计方法,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更实用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进行空白实验、如何校准设备参数以最小化漂移。这些内容不是停留在数学公式层面,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分析流程,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警惕数据的波动,什么时候需要重新制备标准曲线。这种将理论融入操作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读者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让我明白,一个合格的化验员,不仅要能跑出数据,更要对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负起责任,这种责任感的培养,是任何现代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