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所谓的“全A计划”的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就打了个问号。封面设计得挺花哨,又是“学业水平”、“高中化学”又是“合格考”,感觉什么都想包揽,但翻开内页就发现,内容组织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它试图把高中化学的所有知识点都塞进来,但深度上却显得非常肤浅。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更像是一份知识点的堆砌清单,而不是真正的教学引导。我特别留意了有机化学部分,那里的反应机理和结构分析,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公式和结论,完全没有深入剖析背后的原理。比如对于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差异,书里只用了一两句话带过,这对于需要理解化学逻辑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像是一本考前快速翻阅的“提纲”,而不是可以用来系统学习的教材。如果指望通过这本书实现“全A”,恐怕还是得靠课本和课堂笔记来打底,这本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辅助性的、甚至略显鸡肋的补充材料。我希望的是有更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更详细的例题解析,而不是这种蜻蜓点水的罗列。
评分这本书的模拟试卷部分,我尝试做了两套,感觉质量实在不敢恭维。首先,试卷的难度设置非常不均衡,有些题目简直是幼儿园级别的常识题,而另一些却又突然跳跃到一些偏僻的、甚至可能超纲的知识点,让人感到非常困惑。这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们最需要的是贴合考试大纲的、梯度合理的模拟训练。更要命的是,它的解析部分简直是一场灾难。很多选择题,答案直接给了个字母,顶多配上两行简短的文字说明,根本没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推导。以一道关于溶解度和平衡移动的计算题为例,它直接给出了最终答案,中间涉及的复杂计算过程完全省略了,这对于我们理解如何运用化学平衡定律进行量化分析是毫无帮助的。如果一套模拟题的价值在于帮助考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学会纠正错误,那么这套试卷的解析部分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是对我们备考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不尊重。
评分作为一本沪上通用的复习用书,它在结合上海本地考试特点方面做得也相当不到位。上海的学业水平考试,尤其在化学部分,一向以注重实验探究和信息获取能力著称。我仔细翻阅了“实验安全与操作”这一章节,里面列举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初中甚至初一就会接触到的内容,比如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存放等等,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的复习中几乎是浪费篇幅。真正体现高中化学特色的,比如电化学实验的误差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实验设计,这本书里却鲜有涉及,或者一笔带过。我原本期待它能针对上海考纲中强调的那些核心素养进行深度挖掘,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能反映本地命题趋势的例题或分析,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全国通用、但又没有针对性地裁剪内容的“大杂烩”。对于我们这些深耕于上海教育体系的学生来说,这种缺乏地域特色的复习资料,其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说实话,也令人感到不悦。拿到书时,有几页的插图线条模糊不清,尤其是一些化学结构式的示意图,看得人十分费劲。化学学习,特别是涉及到立体构型和复杂的分子结构时,清晰的图形是至关重要的辅助工具。这套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不专业,让人感觉像是匆忙赶工出来的盗版书。此外,它的字体选择也偏小,行距也比较紧凑,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容易疲劳。鉴于这是一本旨在系统复习、需要反复翻阅的书籍,舒适的阅读体验本应是基本要求。我不得不经常对照课本,重新描绘那些看不清的结构图,这极大地分散了我的学习注意力。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家出版社如果连基本的印刷质量都无法保证,那么其内容的可靠性也自然会让人产生质疑。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系统复习”定位表示怀疑。它更像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点索引,而不是一个真正有逻辑层级和递进关系的复习体系。每一个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衔接非常生硬,缺乏必要的过渡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梳理。例如,从“原子结构”过渡到“化学键”,书中的解释是并列的,没有清晰地阐述原子结构是如何直接决定了化学键的形成类型和性质的。这种缺乏宏观架构的编排方式,使得学生在记忆和理解上负担很重,因为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孤立的碎片,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用思维导图或者清晰的流程图来展示知识体系的书籍。这本书的编写者似乎只关注了“教完”所有知识点,而完全忽略了“如何帮助学生高效地吸收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最终的结果就是,它成了书架上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不是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