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李贵方 张燕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事辩护经验与技巧 吴宏耀 朱明勇/主编

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李贵方 张燕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事辩护经验与技巧 吴宏耀 朱明勇/主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死刑辩护
  • 刑事辩护
  • 辩护技巧
  • 案例分析
  • 法律实务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吴宏耀
  • 朱明勇
  • 李贵方
  • 张燕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73178
商品编码:27498031536
丛书名: 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定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开本 32
作者 李贵方 张燕生
装帧 精装
页数 253
字数 190000
ISBN编码 9787562073178

序言 … 001

01 李贵方|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律师怎样思考 … 001

律师的思考与法官不同,律师要站在委托人的立场上,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尽*大的努力为自己的当事人去辩护。同时,律师要了解、要研究、要考虑法官是怎么思考的,要分析怎么样才能让法官接受自己的意见。

一、律师的职责 … 001

二、优先关注可处死刑的罪名及事实 … 006

三、影响死刑判决的重要情节 … 017

四、影响死刑判决的重要的法律因素 … 023

五、死刑复核问题 … 026

六、关注舆论问题 … 030

02 张燕生|死刑案件与有效阅卷:方法与技能 … 035

如果把刑辩律师的全部工作看作一个金字塔的话,位于*底部的就是阅卷,这是律师工作的全部。如果不查阅卷宗,会见就很难到位,调查和庭审工作也难以保证质量,所以阅卷在律师的刑事辩护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律师的基本功也体现在阅卷上。

一、阅卷工作的极*重要性 … 035

二、刑辩律师的职业道德 … 037

三、阅卷的目的 … 042

四、阅卷的方法 … 045

五、证据的分析方法 … 049

六、质证意见和质证小结 … 059

03 张青松|死刑辩护的成败得失 … 062

死刑辩护实际上是辩护律师代表人类,对那些将被我们合法杀死的同类,表示我们关爱的一种方式。作为刑事辩护律师,尤其是在对死刑案件进行辩护的时候,你的目的并不一定就是让这个人活,对他们进行辩护本身就是一个*基本的职责。

一、如何认识死刑案件的辩护工作——从两个真实案件谈起 … 063

二、如何看待死刑 … 070

三、如何认识影响死刑案件结果的因素 … 076

04 顾永忠|死刑案件辩护的基本路径 … 090

作为一个死刑案件的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在审判阶段的辩护,不同的阶段应当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取决于不同阶段的特点,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辩护目标。

一、死刑、死刑案件与死刑辩护 … 091

二、《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文件关于死刑案件辩护的特殊规定 … 093

三、侦查阶段死刑案件的辩护 … 096

四、审查起诉阶段死刑案件的辩护 … 105

五、一审阶段死刑案件的辩护 … 109

六、二审阶段死刑案件的辩护 … 125

七、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 125

05 朱明勇|破解生死的密码:从会见开始 … 128

很多情况下,让案件起死回生的密码往往并不在案卷中,而是出现在律师与当事人的会见之中,在会见时的聊天之中。因此,每一起重大的、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主办律师*须亲自去会见,而且要多次会见。

一、我国死刑案件的辩护现状 … 128

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死刑案件及其应对 … 132

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死刑案件及其应对 … 147

四、真*的冤假错案及其应对 … 156

06 刘广三|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 … 166

刑事证据是给法官看的,所有收集、参与、发现、提取、固定、保全、移送刑事证据的主体,首先要做到的是自我说服,这是推动诉讼往下一阶段进行的推动力,但自我说服不是*终目的,*终的目的是在一个单项的诉讼流程中说服法官。

一、证据是给谁看的 … 166

二、刑事证据的多重视角——刑事证据的分类 … 178

三、刑事证据的特征 … 191

07 赵天红|死刑的辩护事由 … 198

在处理死刑复核案件时,辩护律师首先要做的是保住被告人的一条命,应该把重*放到被告人是不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上,这是*一步,然后再接着通过其他诉讼程序解决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要确定不同的重*。

一、《刑法》中与死刑有关的规定 … 198

二、死刑抗辩事由的切入点 … 200

三、死刑抗辩事由的两个角度 … 202

四、具体案件的主要辩护要点 … 203

五、两类特殊的案件 … 226

08 樊崇义|死刑复核程序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 232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然要求刑事辩护律师的辩护工作进入实质化,即不仅要建立健全刑事案件的实体辩护,而且要完善刑事案件的程序辩护,以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为目标,全面推进刑事辩护工作。

一、当前我国死刑适用与死刑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 233

二、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定性和定位 … 236

三、死刑的程序控制问题 … 237

四、死刑复核程序中如何贯彻人权保障原则 … 241

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视野下如何看待死刑复核 … 244

六、死刑案件的法律援助 … 248

 

本书是8名著*刑事法学者与资*刑辩律师的演讲集。该书的作者,有四位来自理论界,在刑事法领域具有相当的造诣,如知名刑事法学家樊崇义教授、顾永忠教授、刘广三教授、赵天红副教授等;另外四位则是活跃在刑事辩护领域的知名刑辩律师,如薄熙案*席辩护律师李贵方、念斌案辩护律师张燕生、浙江张氏叔侄案辩护律师朱明勇、刘汉案辩护律师张青松等。该书的作者都是我国刑事辩护律师界的重量级人物,其从自身的刑事辩护经验角度全*系统阐述了死刑案件如何有效辩护的问题。对于广大律师界同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意义。对于老律师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值得一读。


刑事辩护的艺术与精微:新视角下的辩护策略与实践 本书聚焦于当代刑事诉讼背景下,辩护律师如何通过精湛的专业技能、严谨的证据分析和富有策略性的法庭技巧,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有效辩护”的终极目标。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超越传统教科书理论的、更具实操性和前瞻性的辩护手册,深度剖析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思路。 本书的核心章节围绕 “程序正义的价值实现” 与 “实体证据的深度解构” 两大主线展开。 第一部分:辩护的基石——侦查与审判的边界控制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辩护律师在案件早期介入阶段,如何有效介入侦查程序,防止非法证据的产生,并为后续的法庭对抗奠定坚实基础。 一、侦查阶段的“权力制衡点”: 1. “临界点”的会见与信息获取: 详细分析了在不同拘押期限内,律师会见策略的转变。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富有技巧的提问和心理观察,获取卷宗之外的有效信息,并指导当事人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配合初步的调查。 2. 非法证据排除的实战操作: 摒弃纯粹的理论阐述,本书提供了大量关于“传闻证据的排除”、“讯问程序的瑕疵认定”等实务操作指南。例如,如何通过精准的比对口供记录与同步录音录像,构建排除非法证据申请的法律逻辑链条。深入解析了最高法院关于口供补强规则的司法实践,指导律师准确识别补强证据的合法性与关联性。 3. 技术侦查的合法性审查: 针对现代侦查手段(如电子数据取证、定位追踪)的普及,本书详细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技术侦查授权、实施程序的严格要求。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审查“搜查令”的效力、取证过程的“完整性”,来挑战技术证据的采纳资格。 二、控辩对抗的证据视角: 本书强调,辩护不是简单的“推翻”,而是对控方证据体系的“系统性消解”。 1. “人证”的证言检验艺术: 探讨了记忆的不可靠性、暗示效应在证人证言中的体现。教授如何通过交叉询问(Cross-Examination)的技巧,揭示证人记忆的模糊之处、动机偏差或感知错误,而非直接攻击其人品。书中特别加入了对“群体证言”或“特殊群体证人”(如未成年人、精神障碍者)证言的特殊审查方法。 2. “物证”的完整性与关联性: 辩护工作必须深入到实物证据的“生命周期”管理。如何论证勘验笔录的疏漏、物证保管链条的中断(Chain of Custody),是本书的一大重点。例如,在毒品案件中,对现场提取、送检、检验、保管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污染或混淆可能性的挖掘。 第二部分:量刑艺术与复杂案件的策略布局 有效辩护的最终目标,往往体现在对刑罚的有效控制上。本部分着重于复杂犯罪构成要件的拆解、量刑情节的挖掘与法庭说服力的构建。 三、疑难案件的构成要件分析: 本书选取了当前司法实践中认定难度较大的几类案件作为分析样本,如共同犯罪中的“职能划分”、金融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故意伤害致死中的“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界限。 1. 共同犯罪的“主观共同故意”的穿透式审查: 辩护律师必须精确界定每个被告人在犯罪链条中的作用和认知状态。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行为轨迹和供述差异,论证部分被告人仅为工具性角色,而非共犯或从犯。 2. 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精准切割: 尤其在涉及高科技犯罪或经济犯罪中,行为的完成状态常常模糊不清。本书详细阐述了行为终点、结果发生要件的司法认定标准,指导律师如何在这一边缘地带为当事人争取从轻或不予处罚的空间。 四、量刑辩护的“证据转化”: 量刑辩护不再是单纯的情感诉求,而是对法定、酌定从轻情节的“证据化”呈现。 1. 积极酌定情节的制度性挖掘: 详细分析了自首、坦白、立功在不同层级法院的实际操作差异。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提交充分的背景材料(如家庭困难、社会贡献、初犯偶犯的证据),将抽象的“悔罪表现”转化为具体的、可供法官认定的事实依据。 2. 量刑建议的策略性应对: 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本书提供了“接受建议但力争上限”、“拒绝建议并提出反向论证”等多种策略。强调律师必须精准计算自身辩护策略对最终刑期的边际影响。 第三部分:法庭辩论的呈现——风格、节奏与感染力 庭审是辩护工作的最高舞台。本书后半部分专注于提升辩护律师的临场表现能力和法庭掌控力。 1. 辩护词的结构美学与逻辑节奏: 传统的辩护词往往冗长且缺乏重点。本书主张“少即是多”的原则,强调辩护词应是高度提炼的“法律摘要”与“核心观点展示”。教授如何设置引人入胜的开篇、如何自然地过渡到对关键证据的驳斥,以及如何以强有力的总结收尾。 2. 高效的反驳技巧(Rebuttal): 辩论的核心在于对控方论点的快速、精准打击。本书专门设立章节,教授律师如何应对检察官突然抛出的新观点、如何利用“时间差”和“信息差”来瓦解对方的逻辑链。强调在法庭上,保持冷静和专业性,比激烈的言辞更具说服力。 3. 非言语沟通的力量: 探讨了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速控制在法庭中的隐形作用。辩护律师的沉稳自信,本身就是对自身案件质量的有力佐证。 总结: 本书是为寻求更高维度刑事辩护技能的法律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实战指南。它拒绝停留在“了解法律条文”的层面,而是致力于提供一套可复制、可优化的辩护方法论,帮助律师在日益复杂的法律环境中,真正实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职业承诺。阅读本书,将使辩护律师能够更加自信地驾驭庭审,从容应对控辩双方的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专业性让我一度感到有些吃力,但正是这份挑战,让我更加投入。它并没有回避刑事辩护中那些最棘手、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而是将其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试图提供解决之道。我被书中那些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所震撼,从对每一个证人的证词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到对每一份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慎考量,都展现了刑事辩护工作的严谨与不易。书中对于不同辩护策略的探讨,让我认识到,成功的辩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验、智慧和不懈的努力。虽然我不是法律从业者,但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在法律的舞台上,每一次的辩护都是一场关于事实、证据与法律的较量,而辩护律师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他们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环,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走向和个体的命运。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罗列案例和技巧,更像是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我仿佛置身于辩护律师与控方之间充满博弈的战场,感受着其中的紧张与刺激。书中对辩护策略的拆解,让我看到了律师们是如何通过细致的调查、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对法律条文的深刻理解,来为委托人争取最大权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证据确凿的案件,书中揭示了其中隐藏的辩护空间,这让我惊叹于法律的精妙和辩护工作的艺术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作者的智慧所折服,也为那些能够在这种复杂环境中找到突破口并最终扭转乾坤的辩护律师们感到由衷的敬佩。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于刑事辩护实践的认识,更让我看到了法律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它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人在为寻求公正而努力。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刑事辩护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沉浸在那些错综复杂的案情和辩护律师们精妙的策略中,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着法庭上的唇枪舌剑。作者们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棘手情况,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这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刑事辩护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证据收集、质证技巧以及如何构建有效辩护思路的详细阐述,这些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充满了实战价值。读完之后,我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专业刑事辩护世界的大门被缓缓推开,让我对法律的公正与正义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更加敬佩那些在法律前线为当事人争取权益的辩护律师们。这本书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发,它让我认识到,刑事辩护并非简单的“为坏人说话”,而是对法治精神的坚守和对公民权利的捍卫。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和启发性。它并非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生动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非常实用的“工具箱”。我发现,书中对于如何有效与当事人沟通、如何梳理案情、如何挖掘辩护线索等方面的内容,都写得非常具体,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操作指南来参考。尤其是书中对于如何运用心理学技巧,如何观察法官和陪审团的反应,以及如何进行有力的庭审陈述的建议,都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看到了刑事辩护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功底,以及辩护律师们在庭审之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步地学习如何掌握一项精湛的手艺,让我对刑事辩护的神秘面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在法庭上挥洒智慧的律师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以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视角来展现刑事辩护的复杂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辩护律师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如何与控方进行策略博弈的描写,这些内容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辩护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刑事案件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辩护律师是如何通过精准的法律解读和巧妙的逻辑推理,为当事人争取到相对公平的结果。这本书让我明白,刑事辩护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熟练运用,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对个体权利的捍卫。它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深刻的辩护理念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对法律的公正和司法的完善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正义与法律的深刻洗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