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网络电视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成,朱亚平,蓝善祯,田佳音,李传珍 著
图书标签:
  • 网络电视
  • IPTV
  • 网络工程
  • 视频技术
  • 流媒体
  • 数字电视
  • 通信技术
  • 广播电视
  • 规划教材
  • 十二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187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402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1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网络电视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网络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网络电视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围绕网络电视服务系统和服务模式,介绍网络电视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服务模式等基本知识,着重介绍相关网络协议、视音频编解码、流媒体封装、视频转码、视频播出、视频传输与优化、网络电视终端、信息系统安全等关键技术与方法。
  2013年7月,《网络电视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写组赴上海文广、杭州华数等单位就网络电视的系统现状、运营模式等问题进行调研,使得后续编写的内容与实际网络电视系统的应用都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对网络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也很有参考意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网络电视概述
1.1 网络电视产生的背景
1.2 网络电视的定义
1.3 网络电视系统结构
1.4 网络电视的主要问题
1.5 小结

第2章 视频的流化封装技术
2.1 流媒体基本概念
2.2 视频流化面临的问题
2.3 适应视频流化的视频编码技术
2.4 视频压缩标准
2.5 常见流媒体的封装格式
2.6 小结

第3章 视频转码及播出技术
3.1 视频转码技术
3.2 元数据规范
3.3 媒资管理
3.4 播出系统
3.5 小结

第4章 网络视频的传输与优化
4.1 网络协议基础
4.2 内容缓存技术
4.3 CDN流媒体
4.4 P2P流媒体
4.5 小结

第5章 信息安全技术
5.1 网络电视业务安全防护体系需求分析
5.2 网络传输安全
5.3 业务访问安全
5.4 内容保护技术
5.5 DRM版权保护方案
5.6 小结

第6章 应用实验
6.1 VLC多媒体播放器
6.2 DSS流媒体服务器
6.3 Winsend组播服务器
6.4 小结

前言/序言

  网络电视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网络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本书主要围绕网络电视服务系统和服务模式,介绍网络电视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服务模式等基本知识,着重介绍相关网络协议、视音频编解码、流媒体封装、视频转码、视频播出、视频传输与优化、网络电视终端、信息系统安全等关键技术与方法。
  2013年7月,本教材编写组赴上海文广、杭州华数等单位就网络电视的系统现状、运营模式等问题进行调研,使得后续编写的内容与实际网络电视系统的应用都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对网络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也很有参考意义。
  本书撰写过程中,杨成负责撰写第一章,并负责全书的内容安排和编写协调;朱亚平负责撰写第二、三章,蓝善祯、李传珍负责撰写第四章,田佳音负责整理第五、六章。
  在本书出版之际,作者要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教务处领导和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对本书编写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
《网络电视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一本面向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系统阐述网络电视(IPTV)核心技术、系统架构、关键应用与发展趋势的专业教材。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IPTV从内容采集、编码传输到用户接入、终端呈现的全过程,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清晰的IPTV技术知识体系。 第一章 IP视音频技术基础 本章作为全书的基石,将首先回顾与IPTV密切相关的视音频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数字视音频的原理,包括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如采样、量化和编码;PCM、AC-3、AAC、MPEG-2 Audio等多种音频编码标准及其特点;以及MPEG-1、MPEG-2、H.264 (AVC)、H.265 (HEVC) 等主流视频编码标准的技术原理、编码效率和应用场景。重点分析这些编码标准在网络传输中的优势与劣势,为后续IPTV的流媒体传输打下理论基础。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视音频的封装格式,如MPEG-2 Transport Stream (TS) 和 MP4,阐述它们在数据组织和同步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 IP网络传输协议与技术 在IPTV系统中,网络传输是核心环节。本章将详细介绍IP网络中用于视音频传输的关键协议和技术。首先,复习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并着重分析UDP协议在流媒体传输中的优势,解释其无连接、不可靠但高效率的特点如何适用于实时音视频。接着,深入讲解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和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 的工作机制,包括RTP的数据传输、序列号、时间戳等,以及RTCP的质量反馈、同步信息等功能,分析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保证视音频流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将介绍组播(Multicast)技术,如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阐述其在IPTV内容分发中的重要性,以及单播(Unicast)和任播(Anycast)在不同IPTV应用场景下的作用。最后,探讨QoS (Quality of Service) 技术,如DiffServ和IntServ模型,分析如何通过带宽管理、流量整形、拥塞控制等手段保障IPTV的传输质量。 第三章 IP网络电视(IPTV)系统架构与核心组件 本章将系统性地梳理IPTV的整体架构,并详细剖析构成IPTV系统的各个核心组件。首先,介绍IPTV的典型网络架构,包括内容源、内容分发网络(CDN)、内容服务器、用户网络接口、用户终端等各个层次。随后,将逐一深入讲解各关键组件: 内容采集与编码系统: 详细介绍各类节目信号(直播、点播)如何被采集、数字化,并经过高效编码压缩,为网络传输做准备。 内容存储与管理系统: 阐述点播内容如何存储、管理,包括媒体库、元数据管理、内容检索等。 内容分发网络 (CDN): 重点介绍CDN在IPTV中的作用,包括缓存、加速、就近访问等,以及CDN的部署策略和技术实现。 内容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 讲解流媒体服务器的功能,如协议转换、码率适配、并发用户管理等。 内容管理系统 (CMS) / 业务管理系统 (BMS): 介绍CMS/BMS如何负责节目的上下线、版权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等业务逻辑。 用户接入网络: 分析家庭网络(如DSL、Cable、FTTH)如何承载IPTV业务,以及相关的接入技术。 用户终端: 介绍IPTV机顶盒(STB)、智能电视、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等不同终端设备的硬件构成、软件平台及功能。 第四章 IP视音频流媒体传输技术 本章专注于IPTV内容在网络中传输的具体技术,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详细介绍HTTP Live Streaming (HLS) 和 MPEG-DASH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这两种主流的自适应流媒体技术。深入分析它们的原理,包括切片(segmentation)、清单文件(manifest file)的生成与解析、码率切换策略等,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观看体验。此外,还将探讨实时传输协议(RTSP)在控制流媒体播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RTMP(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在直播推流和Flash时代的应用。本章还将涉及流媒体服务器的功能,如多协议支持、流量调度、负载均衡等,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流媒体传输平台。 第五章 IPTV内容版权保护与安全 随着IPTV业务的普及,内容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本章将深入探讨IPTV中的安全机制。首先,介绍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技术,包括内容加密、密钥管理、数字签名等,以及常见的DRM方案(如Widevine, FairPlay)在IPTV中的应用。其次,将讲解内容认证与授权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受保护的内容。此外,还会讨论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如DDoS攻击的防护、传输链路的加密(如TLS/SSL),以及防止盗播和非法复制的技术手段。 第六章 IPTV业务应用与发展 本章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IPTV的各类业务模式及其发展前景。内容将涵盖: 直播电视(Live TV): 讲解直播信号的采集、编码、传输和分发,以及如何实现低延迟的直播体验。 视频点播(VOD): 介绍VOD的内容管理、用户访问、播放控制等流程,以及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应用。 时移电视(Timeshift TV): 阐述时移电视的原理,用户如何回看错过的节目。 互动电视(Interactive TV): 探讨互动电视的实现,如投票、游戏、电子商务、信息查询等增值业务。 移动IPTV: 分析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IPTV向移动终端迁移的技术挑战与机遇。 第七章 IPTV系统设计与部署 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IPTV系统的设计与部署。将涉及系统容量规划、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选型、服务器配置、存储方案选择等。重点讲解CDN的部署策略,如何根据用户分布和业务需求优化CDN节点的布局。此外,还会讨论IPTV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容灾备份方案。 第八章 IPTV系统性能优化与故障排除 为了保证IPTV业务的稳定运行,系统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将介绍如何对IPTV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性能监控和分析,例如网络带宽占用、服务器CPU/内存使用率、流媒体播放卡顿率等。探讨常见的性能瓶颈以及相应的优化方法,如缓存策略调整、编码参数优化、网络拥塞缓解等。同时,还将列举IPTV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如音视频不同步、播放中断、连接失败等,并提供系统性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步骤,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第九章 IPTV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本章将展望IPTV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将探讨8K超高清视频、VR/AR直播、云游戏与IPTV的融合、人工智能在IPTV中的应用(如智能推荐、内容审核)、5G网络对IPTV的影响等前沿技术。同时,还将讨论IPTV行业在内容成本、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创新、跨平台互通等方面的挑战,为读者提供对IPTV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章节都配有相关的案例分析或实验指导(如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IPTV技术。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IPTV的核心技术原理,掌握IPTV系统的设计、部署与运维,并对IPTV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十二五”规划教材这个标签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内容会偏向理论,缺乏创新性。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现代化,避免了许多传统教材中过于生硬和枯燥的表述。作者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将一些抽象的网络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解释网络协议栈的层级结构时,作者将其比作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每一层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协同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这种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点,并且能够轻松地将不同层级的功能区分开来。其次,书中在介绍一些相对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时,并没有回避其技术细节,而是以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顺序,一步步地剖析其原理和实现方式。例如,在讲解数字水印技术时,书中不仅说明了其基本原理,还详细描述了嵌入、提取和鲁棒性等关键方面,并且附带了相应的伪代码示例,这对于我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纸张厚实,触感温润,即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疲劳。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专业感,整体传递出一种沉稳可靠的气质。在内容上,我非常惊喜地发现,作者在介绍一些基础概念时,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这一点对于我这样正在努力夯实基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对于IP地址的分配策略,书中不仅仅给出了定义,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最优分配方式的考量因素,甚至举了几个非常贴近实际的案例,让我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生动、更直观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原理,比如QoS(服务质量)的实现机制,也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这种可视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描述技术演进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不同时期技术发展的脉络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这对于我把握整个网络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完所有章节,但仅凭前几部分的呈现,我就已经感受到了这本书在知识传授上的用心和专业深度。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前瞻性和实践性的高度融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技术书籍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这本书却非常注重将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比如,在讨论内容分发网络(CDN)的架构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CDN的节点部署、缓存策略等核心概念,还特别分析了不同CDN服务商在实际运营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这让我对CDN的应用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书中还穿彡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研究,例如某个大型视频网站如何通过优化CDN来应对突发流量高峰,或者某个直播平台如何利用边缘计算来降低延迟,这些案例分析非常具有启发性,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如5G在网络电视传输中的潜在应用,以及VR/AR内容如何通过现有的网络电视技术进行传输和优化等方面的探讨,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的网络电视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预判。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学习理论的教材,更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非常合理,过渡自然,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能够清晰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原理讲起,到IP网络的基础设施,再到具体的网络电视传输协议和技术,每一步都衔接得恰到好处。作者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都尽可能地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辅以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IPTV(网络电视)核心技术的部分,比如流媒体传输、组播技术、以及内容保护机制等,这些都是网络电视的关键组成部分。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这些技术,而是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例如,在讲解多播技术时,书中详细阐述了IGMP协议的工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多播来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在直播场景中多播的优势。此外,书中关于网络电视的编码技术和解码技术的部分,虽然涉及一些数学公式,但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并且说明了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视频质量和传输效率的。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扎实的网络电视技术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部分做得相当出色,这对于我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用户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在每一章的末尾,作者都会提供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涵盖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以及行业标准,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进一步探索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对一些关键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说明了这些文献在特定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本书内容的相关性,这大大节省了我筛选文献的时间,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拓展阅读”的提示,引导读者关注一些与本书内容相关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前沿研究方向,例如,关于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或者区块链技术在内容版权保护中的应用等。这些提示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这本书也为我指明了未来学习的方向。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更是一本激发读者学习热情、指引读者深入探索的良师益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