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 | 作者 | 黄益平、张宇燕、朱民、朱隽、张斌、管涛、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84901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2017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七个分报告组成。围绕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跨境资本流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等金融开放领域的焦点话题,本书分析了金融开放政策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并围绕“积极、稳健地推动中国金融开放”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建议包括: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应统筹金融改革开放政策,“以开放促改革”应同“以改革助开放”相配合;积极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更多地让市场因素决定汇率水平;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框架,并稳健地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并放松外资机构的持股比例,真正推动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尊重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实现金融市场更高层次的开放;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积极构建对外投融资框架;完善与开放金融体系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效预防并化解金融风险。 |
| 作者简介 | |
| 本书由综合报告和七个分报告组成,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黄益平、张宇燕、朱民、朱隽、张斌、管涛、徐忠(按报告顺序)。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1. 开放久议不决的问题当如何解决? 政策理念又该如何与时俱进? 2.黄益平、张宇燕、朱民、朱隽、张斌、管涛、徐忠 中国金融研究中坚力量,建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 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业开放进程 逐一剖析成绩、问题、风险和路径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一直在思考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开放。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带了“湖北新华书店”,但我猜想它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探讨,而非仅仅是地域性的书店销售情况。我一直觉得,中国金融开放走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过去我们更多是在“引进来”,吸引外资,学习经验,但现在,我们似乎更需要关注“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规则制定、风险控制、国际话语权等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出了“下半场”的概念,这让我非常有兴趣。我想,它应该会深入分析当前中国金融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比如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阻碍与突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如何吸引更多优质境外投资者,以及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政策导向的见解,或者对一些关键性的改革措施进行前瞻性的解读。毕竟,金融开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调整,它关乎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在其中扮演更具影响力的角色。
评分“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这个主题,总是让我联想到风险管理和合规的重要性。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尤为关键。书中是否会详细探讨在中国金融开放的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可能包括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以及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新型风险的防范。我也在思考,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如何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书中是否会提出一些关于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的建议,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和预警潜在的金融风险?更进一步,这本书或许还会触及到国际监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如何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风险。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洞见,帮助读者理解在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评分听到“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国内金融市场改革的深水区。过去,我们的金融市场主要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内金融市场也需要向更高层次、更广阔的领域迈进。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比如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对接国际标准,吸引更多全球投资者?同时,我也在思考,在金融开放的“下半场”,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内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如何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这本书的名字也可能触及到中国金融机构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以及如何在全球金融竞争中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我相信,作者会在书中深入剖析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性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联想到了最近关于金融科技和数字货币的热烈讨论。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移动支付、大数据风控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当金融开放与金融科技相结合,其潜力更是不可估量。这本书的“下半场”或许就蕴含着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金融开放,比如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更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或者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吸引全球资本。我也在思考,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来提升监管能力,防范系统性风险?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开放又稳健的金融生态系统?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科技的创新来增强中国金融市场的韧性,也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理解金融开放的新趋势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或许还能看到一些关于未来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想,例如构建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
评分“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这个主题,让我立刻想到了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对金融格局的影响。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博弈日益激烈,这对全球金融体系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必然要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中国如何在其中扮演稳定器的角色?例如,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否会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阻碍,又或者能否成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储备货币?我也很好奇,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书中可能会探讨,面对日益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如何调整,以应对外部挑战,并争取更大的国际空间。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对国际金融秩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中国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如何谋篇布局的宝贵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