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中國古建築典範--《營造法式》注釋
內容簡介: 本 書為梁思成先生的遺稿,是一部為古籍注疏性質的學術著作。《營造法式》是北宋官訂的建築設計、施工的專書,是中國古籍中完備的一部建築技術專書,是研究宋代建築、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參考書。此書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法式的認真整理,使它的文字和圖樣盡可能地成為今天的讀者、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學專業的學生所能讀懂、看懂,以資借鑒。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營造法式序、割子、進新修《營造法式》序、譯文、劄子、譯文、營造法式看詳、《營造法式》看詳、方圜平直、取徑圍、定功、取正、定平、牆、舉折、諸作異名、總諸作看詳、營造法式目錄、營造法式目錄、總釋、總例、營造法式卷第、總釋上、官、闕、殿堂附等。
基本信息 出版社:香港三联(2015年01月01日) 平装: 144页 语种: 中文 条形码:9789620435652 商品尺寸: 25.8x 18.8x 4.4cm 商品重量: 1400g
我过去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多停留在一些普及读物和旅游景点介绍的层面,总感觉隔着一层纱,难以窥其堂奥。直到我接触了这类专注于原典解读的作品,才真正体会到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深度。这本书的编纂显然是集合了多位专家的心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或注释,更是在历史语境、技术细节和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对于我这种希望从宏观走向微观的读者来说,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技术术语的门槛,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古代工匠语言变得生动起来,仿佛能亲耳听到当年营造匠人的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其对单一技术规范的阐述上,更在于它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古代建筑实践与现代审美的桥梁。在现代建筑设计日趋同质化的今天,重温这些蕴含着东方哲学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古老规范,无疑能带来极大的启发。我发现,书中的许多设计原则,例如对空间序列的控制、对材料本性的尊重,即便放在今天的语境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可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宝贵的“文化基因库”,让我们可以从最根本的源头汲取灵感,去思考如何创造出既有深厚底蕴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建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硬通货”。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字体大小、行距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尤其欣赏的是,它在细节上展现出的专业态度,无论是章节标题的醒目程度,还是插图与文字的对应关系,都处理得极其到位。这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光是翻阅和把玩的过程,就已经算是一种享受了。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类专业书籍时,我最担心的就是作者为了炫耀学识而使用过多生僻、故作高深的词汇,导致阅读体验极差。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如何与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笔触既有学者的严谨规范,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流畅性。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结构力学或材料配比,作者也能通过精准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其阐述得井井有条。这种“大家风范”的叙述,让读者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阅读本身带来的愉悦,丝毫没有被学术的“高墙”拒之门外。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常常在想,古代的匠人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精密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建造出那些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宏伟宫殿和园林?这本书在解释古代施工方法和度量衡体系时,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对比和论证。它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实用考量。这种对历史情境的还原,让我对中国传统工匠的智慧和耐心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传统文明的再认识和情感上的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