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說自己讀書經驗是少、懶、忘的人,如何從書的空白裏讀齣字來,又如何有“書讀完瞭”的自信,以及讀人、讀物如同讀書呢?讀完金剋木先生的這本《書讀完瞭》,或許可以明白其中一部分原因。
金剋木先生一代大傢,其讀書與治學自有獨到幽微之處。惜其著作齣版廣而且雜,況未經人整理,故今日學子,得片羽易 ,而欲窺其全麵則難。本書編者爬梳剔抉,參互考尋,從金剋木生前約30部已齣版著作中精選齣有關讀書治學方法的文章 50餘篇,分“書讀完瞭”——讀什麼書;“福爾摩斯與讀書得間”——怎麼讀書;讀書、讀人、讀物——讀通書三輯,其文說理敘事,皆清秀流利,無晦澀難懂之處,普通讀者循序漸進,或可一窺大傢通人治學讀書之堂奧。2017全新增訂版,將金剋木的讀書心得完整呈現。
金剋木(1912-2000),祖籍安徽壽縣,1912年生於江西。1930年北平求學,1935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1938年去香港任《立報》國際新聞編輯,1939年在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學和湖南大學。1941年至印度加爾各答中文報紙《印度日報》任編輯,1943年於印度佛教聖地鹿野苑鑽研佛學。1946年迴國,任武漢大學哲學係教授,1948年起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教授。
著作有《印度文化論集》《比較文化論集》《舊學新知集》《末班車》《探古新痕》《孔乙已外傳》《風燭灰》等,譯作有《通俗天文學》《三自性論》《伐緻嗬利三百詠》《印度古詩選》《摩訶婆羅多?初篇》等。
金剋木先生從傅斯年先生那裏拿迴《高盧戰記》,一看,全是拉丁文,隻頁尾的部分有英文的譯注跟教人怎麼學拉丁文的語法概要,金剋木就真的一頁一頁這麼看,越看越上癮,整本書居然就這麼看完瞭,看完之後他就學會拉丁文瞭。各位想想看,像這樣一個人,他有沒有資格告訴大傢書讀完瞭呢?
——梁文道
大傢喜歡他的散文隨筆,喜歡他的文化評論,其實也就是一句話,被他字裏行間的智慧迷倒瞭。智慧總是和神秘聯係在一起的,金先生也就漸漸成瞭一個文化傳奇。
——錢文忠
比起曆史上的雜傢,金剋木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汝倫
像金先生那樣博學的長者,並非惟一;但像他那樣保持童心,無所顧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難以尋覓瞭。以“老頑童”的心態與姿態,挑戰各種有形無形的束縛——包括難以逾越的學科邊界,實在是妙不可言。
——陳平原
有這樣一個老頭 黃德海 001
“書讀完瞭”
“書讀完瞭” 013
談讀書和“格式塔” 021
傳統思想文獻尋根 027
“古文新選”隨想 038
世紀末讀《書》 041
上古禦前會議 052
談《西伯戡黎》 055
兵馬俑作戰 058
《春鞦》數學?綫性思維 062
《春鞦》符號 067
重讀“崤之戰” 076
古書試新讀 079
《論語》“子曰”析 084
公孫龍?名傢?立體思維 095
範蠡商鞅:兩套速效經濟軟件 115
——讀《史記?貨殖列傳》
“道、理”?《列子》 131
《四書》顯“ 晦 ” 139
讀《大學》 159
讀徐譯《五十奧義書》 173
《心經》現代一解 180
再閱《楞伽》 194
孤獨的磨鏡片人 204
福爾摩斯?讀書得間
《存在與虛無》?《邏輯哲學論》?《心經》 217
讀書得間 231
九方皋讀書 233
讀書法 235
古今對話:讀書 238
與書對話:《禮記》 242
讀古詩 246
與詩對話:《詠懷》 249
與文對話:《送董邵南序》 253
談《韆字文》 257
鞦菊?戴震 261
談談漢譯佛教文獻 267
怎樣讀漢譯佛典 277
——略介鳩摩羅什兼談文體
甘地論 289
談外語課本 320
奧卡姆剃刀 328
約伯與浮士德 334
讀書?讀人?讀物
讀書?讀人?讀物 339
讀書——讀語言世界 345
閑話天文 349
虛字?抽象畫?六法 352
文體四邊形 360
文化三型?中國四學 369
顯文化?隱文化 379
“治”序?“亂”序 393
從孔夫子到孔乙己 407
颱詞?潛颱詞 420
古“讀書無用論” 429
一夢三韆年:周公 436
荒誕顔迴傳 441
試說武則天 445
九方子(又名《古今對話錄》) 450
三訪九方子 465
孔乙己外傳 469
占蔔術 478
後記 金木嬰 481
增訂本後記 黃德海 483
《書讀完瞭》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一種“潤物無聲”的學養浸潤。金剋木先生的文字,沒有驚心動魄的論斷,也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卻有一種沉靜的力量,能夠緩緩地滲透到讀者的心靈深處。他談論的那些古籍、那些思想,仿佛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他的筆尖。他並非在“賣弄”學問,而是在“分享”生命。他讓你感受到,那些偉大的思想,並非高不可攀的神壇之物,而是人類經驗的沉澱,是生命智慧的結晶。他會用一種非常溫和、細膩的方式,引導你去感受其中的韻味,去體會其中的溫度。讀他的書,就像置身於一個充滿書香的庭院,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雅的芬芳。你不會覺得有壓力,反而會有一種輕鬆自在的沉浸感。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學問”的模樣,它不是冰冷的知識,而是鮮活的生命,是流淌的智慧。
評分金剋木先生的《書讀完瞭》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撥雲見日”般的閱讀感受。我常常在閱讀古籍時,被那些繁復的文字和晦澀的概念所睏擾,覺得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金剋木先生的解讀,卻如同高明的嚮導,將我從迷霧中引齣。他並非一味地去解釋“是什麼”,而是告訴我“為什麼”和“怎麼樣”。他會從一個非常小的切入點,比如一個詞語,一個典故,然後層層剝開,展現齣其背後蘊含的豐富意義和時代背景。他的文字有一種強大的穿透力,能夠直擊事物的本質。他讓你看到,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智慧,其實與我們當下的睏惑息息相關。他並非一味地贊美古人,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審視著曆史的演進和人性的復雜。這種“看透”的智慧,讓我對很多問題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那些曆久彌新的思想財富。這本書讓我明白,閱讀經典,是為瞭更好地理解當下,是為瞭更好地認識自己。
評分《書讀完瞭》這本書,給我的閱讀體驗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釋放”。我一直覺得閱讀經典是一件嚴肅而沉重的事情,需要端坐,需要專注,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去理解。然而,金剋木先生的筆觸卻將這一切變得輕盈而有趣。他不是在“解剖”經典,而是在“玩味”經典。他用一種近乎頑童般的好奇心,去探尋那些文本的幽深之處,去挖掘那些隱藏的趣味。他那些“信口開河”式的討論,看似隨意,實則處處是學問,處處是智慧。我最喜歡他那種“不端架子”的態度,他會將那些高高在上的道理,變得接地氣,甚至帶有一點江湖氣息。讀他的文章,常常會忍不住會心一笑,或是為他的洞見拍案叫絕。他讓我明白,閱讀經典並非隻是為瞭“學到”什麼,更重要的是在閱讀過程中獲得一種心靈的愉悅,一種智識的啓發。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用最真誠、最樸素的方式,與我分享他所珍視的那些寶貝,讓我體會到閱讀的真正樂趣,那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暢快。
評分拿到《書讀完瞭》這本書,一翻開就被金剋木先生的文字深深吸引瞭。他並非那種照本宣科的學者,而是以一種遊刃有餘、信手拈來的姿態,將那些古老而深邃的思想,以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語言娓娓道來。讀他的書,仿佛是與一位睿智的長者圍爐夜話,他並非高高在上地教導,而是分享他閱讀的感悟,那些文字背後跳動的生命力,那些曆史長河中閃爍的智慧之光。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經典的解讀,更是關於如何“讀”經典,如何讓經典在當下重煥生機。金剋木先生以一種極其個人化的視角,挖掘齣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點亮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篇章。他談古人,談古籍,字裏行間卻透露齣對當下世情人心的深刻洞察。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人感受到文化的連綿不絕,也讓我們反思自身在時代洪流中的位置。每讀一章,都像是在心靈深處被觸動瞭一下,激發齣新的思考,甚至是對自己過往閱讀方式的某種“顛覆”。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閱讀體驗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奇妙感覺。金剋木先生的文字,就像一位老友在耳邊輕語,沒有宏大敘事的激情澎湃,也沒有犀利的批判鋒芒,卻能精準地觸碰到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談論書,談論人,談論那些遙遠的過往,但你讀到的,卻是對當下世情的深刻反思,是對人生境況的獨到見解。他並非直言不諱地說教,而是用一種溫潤如玉的筆觸,讓你在不經意間,自己去領悟,去思考。他那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寫作方式,讓我感到一種彆樣的驚喜。你總以為隻是在輕鬆地閱讀,結果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他的思想所“俘獲”。他的文字有一種強大的包容性,能夠將各種看似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視角和體係。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智慧,並非一定要聲色俱厲,而是可以如此溫和,卻又如此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