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

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玉北 著
图书标签:
  • 西方艺术
  • 呐喊
  • 表现主义
  • 艺术启蒙
  • 儿童艺术
  • 绘画
  • 情感
  • 经典作品
  • 艺术史
  • 蒙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新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
ISBN:9787508649795
商品编码:28708440234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01
作者:王玉北 译者: 开本: 24开
定价: 38.00 页数:313 印次: 1
ISBN号:9787508649795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周国平、洁尘诚意推荐。医界艺术家的惊世之作。心内医生的艺术世界,被画家惊为天人。令文艺界和书画界同声赞叹的绝美作品。
直觉、无意识和自由的想象,摆脱技巧的束缚,直达职业画家无法企及的境界。画面渗透哲学、文学、历史、绘画、音乐等多领域的深厚修养,文化品位浓郁纯正,深刻富于灵感。
图画简洁、洒脱、漂亮,自由自在,弥漫着安静超脱的禅意。兼具异国风情与中国文人画趣味,国内绝无仅有的绘画风格。
不同于几米、朱德庸等人的画,以白描见长,冷峻而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独辟蹊径,以图画和片断的方式介绍西方哲学和西方近代艺术,图文相得益彰,雅俗共赏。
让读者快捷地了解西方哲学和艺术的精华,激发他们亲近原著原典的浓厚兴趣,提供掌握作家作品精髓的审美愉悦,满足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现代人的需求。

内容提要

这是一套以图形和线条勾勒的艺术史。西方近代光辉灿烂的艺术史中,曾有无数名闻遐迩的天才艺术家,本书遴选出文学、音乐和美术三个领域的代表人物,由画者韦尔乔以钢笔线条,诠释作者王玉北浓缩后的大师生平和艺术世界。从莫奈、雪莱到帕格尼尼,从普希金、舒伯特到鲁本斯,作者摘取了艺术史上*闪亮的明珠,用飘逸洒脱、充满灵感的笔触,让我们领略到文字、音符和色彩中跃动的丰富心灵,深深感受到艺术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本书介绍了安徒生、普希金、雪莱、弥尔顿等**作家。

作者简介

韦尔乔,1964年生于哈尔滨,哈工大医院内科医师,因患肺癌于2007年8月29日医治无效不幸辞世。在值夜班时,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或排遣内心的恐惧,在处方笺上画画,后出版画集。自1997年起,已出版各类绘本图书及为书籍插图共计70余种,插图约8500余幅。曾为**作家马原、皮皮、周国平、陈染、海子、刘原等的作品绘制插图,另有独立作品千余幅。为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绘制的插图,好评如潮。同时也为《读者》和《南方周末》创作插图。
王玉北,生于1964年,山东潍坊人,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西方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南京某大学图书馆任职,一直做到研究馆员。1999年调任大学学报主编,2009年离职上山,植树造林至今。

目录

目录

弥尔顿
拉封丹
莫里哀
斯威夫特
克雷洛夫
司各特
雪莱
安徒生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西方艺术系列绘本”中其他分册的详细图书简介,该系列旨在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带领小读者领略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与艺术家的故事。 --- 西方艺术系列绘本: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本系列绘本以“西方艺术系列绘本”为总称,精选了西方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富传奇色彩的艺术流派与杰出大师。我们精心挑选了五位风格迥异、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作为核心叙事对象,将他们创作的背景、思想内核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融入到引人入胜的图画故事之中,旨在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搭建一座理解和欣赏艺术的桥梁。 本系列旨在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艺术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高冷”展品,更是人类情感、历史变迁与哲学思考的具象表达。每一册都力求还原艺术作品诞生的时代氛围,让读者在欣赏精美插画的同时,也能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与内心世界。 以下是本系列中其他四册的详细介绍: 分册一:《文艺复兴的光芒:达·芬奇的微笑与秘密》 主题聚焦: 文艺复兴盛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科学探索。 内容概述: 本册聚焦于文艺复兴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我们不会过多描绘他为人熟知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而是将重点放在他多维度的人格魅力上——他是画家、发明家、解剖学家、工程师。 故事从他早年在佛罗伦萨师从维罗基奥的工作室开始,描绘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发现与推崇。绘本详细呈现了达·芬奇在米兰为斯福尔扎公爵效力期间,如何将科学观察融入艺术创作。通过精细的图解,读者将一窥他笔记本中那些超越时代的飞行器设计图、对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细致观察,以及他如何运用“晕染法”(Sfumato)使画作达到空灵的层次感。 重点解析了《最后的晚餐》创作背后,艺术家对人物心理状态捕捉的执着,以及他如何利用建筑透视法来引导观众的目光。本册强调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核心思想,展示了达·芬奇如何用理性和美学将人类的潜能推向新的高峰。 艺术风格特色: 插画采用柔和的光影处理和精确的线条,模仿早期油画的细腻质感,色彩饱和度适中,营造出古典而庄严的氛围。 --- 分册二:《巴洛克的激情:卡拉瓦乔的黑暗与光明》 主题聚焦: 巴洛克艺术的戏剧性、情感的爆发力与对现实的直视。 内容概述: 本册带领读者进入17世纪罗马的喧嚣街头,探寻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传奇人生。与文艺复兴的和谐宁静不同,卡拉瓦乔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和毫不妥协的真实感。 绘本的核心在于剖析他标志性的“明暗对照法”(Tenebrism)。我们通过描绘他将圣经故事中的人物“拉下神坛”,让他们拥有普通平民的面孔、粗粝的皮肤和强烈的戏剧性表情,来展示他对宗教题材的颠覆性解读。读者将看到《圣马太蒙召》中那束从天而降却又聚焦于凡人的光线,如何戏剧性地划分了神圣与世俗的界限。 故事穿插讲述了艺术家桀骜不驯的性格,他频繁的打斗与流亡经历,如何反过来滋养了他作品中那种近乎残酷的生命力与瞬间的永恒感。本册旨在让读者理解,巴洛克艺术并非只是华丽的装饰,更是对人类内心冲突与瞬间情感的极致捕捉。 艺术风格特色: 插画运用强烈的局部光照和深邃的阴影对比,画面节奏紧张,色彩浓重,富有电影般的叙事张力。 --- 分册三:《印象派的瞬间:莫奈的花园与光影游戏》 主题聚焦: 现代艺术的开端,对时间、光线和主观感受的捕捉。 内容概述: 本册带领读者逃离传统画室的束缚,来到19世纪末的法国乡间,感受克劳德·莫奈及其同伴们对“户外写生”的革命性探索。 绘本的重点在于解释“印象”的含义——艺术不再是记录事物的固有形态,而是记录光线照射在物体上那一刹那的色彩变化和瞬间感受。我们通过描绘莫奈在吉维尼花园中的日常,展示他如何痴迷于捕捉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点下,同一片睡莲或同一堆干草垛呈现出的色彩光谱。 重点解析了光线如何分解色彩,以及印象派画家们如何大胆地使用纯色并置,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混合”色彩。本册也探讨了当时艺术界对他们的排斥与嘲讽,以及他们如何坚持自己的观察方法,最终为现代艺术铺平了道路。读者将学会欣赏那些看似“模糊”的笔触背后,是何等精确的光学观察与大胆的色彩实验。 艺术风格特色: 插画模仿印象派的笔触,色彩明亮、轻盈,运用点彩和短促的笔法,营造出阳光下闪烁、流动的视觉效果。 --- 分册四:《立体主义的解构:毕加索与多重视角的革命》 主题聚焦: 20世纪初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打破传统再现的尝试。 内容概述: 本册聚焦于20世纪艺术的巨人——巴勃罗·毕加索,特别是他与乔治·布拉克共同开创的立体主义(Cubism)。我们着重描述艺术如何从“描绘我们所见”转向“描绘我们所知”。 故事从毕加索早期的“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的忧郁与温情开始,随后急转直下,进入到立体主义的诞生阶段。绘本将用图形化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分析立体主义”如何将物体分解成几何碎片,并在二维平面上重新组合,展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不同视角下的多重形象。 我们通过剖析《亚维农的少女》这件里程碑式的作品,揭示了毕加索如何借鉴非洲面具艺术,挑战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人体和空间的传统认知。接下来的“综合立体主义”阶段,则引入了拼贴(Collage)技术,将报纸、墙纸等日常材料引入画布,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本册旨在激发读者对空间、形式和观察角度的全新思考,理解艺术如何成为一种思考工具而非单纯的模仿。 艺术风格特色: 插画将遵循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使用锐利的几何形状和非自然的色彩组合,画面构成复杂而富有逻辑的碎片化结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让我沉浸其中、忘记时间流逝的书籍,而这本《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听名字就非常有吸引力。我猜它会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入门级读物,但又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堆砌。我设想,它会用一种非常生动、富有故事性的方式,讲述西方艺术史上的某些重要时刻,或者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尤其是“呐喊之声”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充满激情、甚至有些激进的艺术流派,比如表现主义,梵高、蒙克之类的大师的作品,他们的画作里常常蕴含着极度的情感张力,仿佛在向世界发出最真实的呼喊。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选取哪些艺术家和作品来呈现“呐喊之声”这个主题。是那些在社会变革时期,用艺术表达不满和抗争的艺术家?还是那些在个人精神困境中,将内心痛苦化为创作力量的艺术家?我希望能看到书中用流畅的文字,搭配精美的画作,为我打开一扇了解艺术背后灵魂的大门,让我不仅仅是欣赏画面的美,更能理解画家们创作时的心境,以及他们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评分

我对艺术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作品。这本《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力量感,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的伟大艺术家们。我猜测这本书会聚焦于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畏世俗、坚持自我,甚至是通过艺术来宣泄内心压抑和情感的艺术家。想象一下,那些充满张力的笔触,那些浓烈到化不开的色彩,是不是都像一声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绘本的形式,将这些艺术家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不仅仅是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生活遭遇,他们的思想碰撞。如果书中能够描绘出梵高在麦田里的孤独身影,或者蒙克在桥上感受到的生命之流的恐惧,那一定会非常触动人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创作时的激情与痛苦,理解他们作品中蕴含的深意,让我对西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给我带来精神启迪的书,而《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艺术史上,用奔放不羁的画笔,将内心最原始的情感爆发出来的大师们。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西方艺术史上那些充满了力量和情感的作品。也许会着重描绘那些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那些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情绪转化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作。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能够通过精美的插图,生动地再现那些艺术大师们的创作场景,那些在画布上翻腾的色彩,那些充满力量感的线条,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情感、关于存在的呐喊。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了解艺术,更像是一次与艺术家灵魂的对话,一次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探索。

评分

我最近对那些能够触动灵魂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这个名字,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可能是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艺术家,他们用画笔宣泄内心的挣扎与呐喊。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那些艺术家的世界。也许会描绘出他们创作时的场景,他们工作室里的灯光,他们笔尖沾染的颜料,以及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期待能够看到那些经典作品是如何诞生的,那些扭曲的线条,那些浓烈的情感色彩,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品,更能让我感受到艺术家们创作时的情感力量,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狂热,他们的坚持。如果能了解到那些让他们“呐喊”的缘由,理解他们作品中的隐喻,那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那种暗沉又带着点压抑的色彩,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时期的艺术非常着迷,总觉得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笔触里都充满了挣扎和呐喊,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总能轻易地触动我。拿到这本《西方艺术系列绘本-呐喊之声-05》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是关于那个时期艺术家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在创作中承受巨大压力,但又坚持表达自我的艺术家。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通过精美的插画,将那些艺术家们的生活片段、创作灵感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期待看到那些熟悉的、甚至是有些扭曲的线条,那些浓烈而又破碎的色彩,是如何组合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品,更能深入挖掘艺术家们创作背后的故事,他们的童年经历、他们的情感纠葛、他们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将这些复杂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绘本的形式巧妙地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