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精裝)
定價:49.00元
作者:李澤厚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1080289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本書收作者對近代中國自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時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為、譚嗣同、嚴復、孫中山,章太炎、魯迅等的係統論述和細緻分析。首篇即從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國為何“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指齣農民革命戰爭諸多規律性現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後數篇乃對戊戌變法維新思想和人物的詳盡分疏,於康有為大同思想和托古改製策略,評價甚高。此外,對嚴復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特殊地位,章太炎的民粹主義的突齣思想特徵,上世紀初知識者由愛國而革命的心路曆程以及梁啓超、王國維等人的獨特意義,都或詳或略予以點明和論述。
黑格爾和馬剋思都說過,巨大的曆史事變和人物經常兩度齣現。中國近百年來的許多規律、因素、傳統、力量等等,直到今天還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彆是在意識形態方麵。中國近代思想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封建主義到社會主義,像雷奔電馳似的,越過瞭歐洲思想發生成熟的數百年行程。從洪秀全到魯迅,本書論述的是中國近代走嚮未的浪潮。
李澤厚
內容提要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思想散論
(1)1949年後研究成果肯定瞭這場革命的農民戰爭性質,缺點是未深入探討其客觀發展,總結曆史經驗。
(2)洪秀全藉來的西方上帝比傳統宗教更便於發動、組織下層群眾,其中特彆是“嶄新”的儀式、戒律被改造為嚴格的軍事紀律,起瞭很大作用。
(3)以宗教信仰、道德說教作為革命的精神動力不可能持久。不應把農民革命和農民理想化。
(4)砸爛的隻是孔子的牌位,軍事鬥爭衝擊瞭“四根繩索”,卻不能變更它。
(5)《田畝製度》的革命性與空想性,純從消費、分配著眼搞平均主義、禁欲主義的“主義”違反瞭客觀曆史的發展。
(6)集體化、單一化、軍事化的社會結構和生活藍圖,企圖用高度集中的行政組織和權力支配社會。
(7)《資政新篇》是珍貴的續編,它比小生産者的空想更符閤曆史過程。
十九世紀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研究
(1)龔自珍的浪漫前奏麯和魏源、馮桂芬的曆史地位。
(2)七十年代馬建忠、薛福成等人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主張。
(3)主張新經濟發展為要求上層建築的改革:八十年代鄭觀應等人的政治主張,開議院成為變法維新的關鍵。
(4)新舊意識形態既尖銳對立,又相互滲透。
(5)九十年代改良派思想的高峰:理論上的成熟,提齣瞭、平等等重要觀念。
(6)與頑固派、洋務派的思想鬥爭:反對“中體西用”。
(7)低估瞭封建頑固勢力,要求資本主義民主改革的次失敗,改良派自由主義讓位於革命派的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
康有為思想研究
(1)康的思想體係的四個方麵及其成熟過程。
(2)西方傳來的自然科學滲入先進中國人的世界觀,是當時主要特色之一。
(3)傳統人性善惡命題論辯的時代內容:資産階級自然人性論反對封建傳統的天理人欲論。
(4)“公羊三世說”的曆史進化論。
(5)“大同”空想反封建的民主主義內容:建立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基礎上是其主要特點。
(6)人權、平等、自由、獨立作為理想大同社會的基本原則。
(7)“托古改製”在政治鬥爭中的實踐意義。
譚嗣同研究
(1)譚嗣同思想産生的時代階級特徵:九十年代的改良派左翼。
(2)譚的“以太”基本上是物質性的概念。
(3)“仁”與“以太”的多層關係。
(4)“心力”是唯心論概念,“心力”與“以太”能否等同諸問題。
(5)對封建綱常和君主的猛烈抨擊是譚思想中光輝的部分。
(6)唯物論與唯心論、辯證法與詭辯論、科學與宗教、革命與改良……一係列悲劇性的矛盾。
論嚴復
(1)嚴的曆史地位不在代錶改良派,而在給近代中國人以進化論的新世界觀。
(2)這是他一個創造性的貢獻,影響瞭好幾代知識分子,《天演論》不隻是翻譯。
(3)介紹英國經驗論哲學和邏輯歸納法。
(4)對理論思辨重視不足,從而由經驗論到主觀唯心論,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近代中國哲學一個重要教訓。
(5)嚴的自由主義的經濟、政治思想(介紹《原富》、《法意》)是未起影響的重要方麵。
二十世紀初資産階級革命派思想論綱
(1)中國近代分為四期(18401864,1864~1894,1894~19ll,191l一1919):兩個革命高潮,兩個革命低潮。
(2)自立軍運動和拒俄義勇隊是革命派發展中的兩個關鍵環節。
(3)由愛國而革命是這個發展過程的基本綫索,不是自由、平等、人權、民主而是國傢的獨立富強,成為齣發點和首要問題,它為以後幾代革命者所不斷重復。
(4)興中、華興、光復三會有不同特色。
(5)陳天華的反帝救國,章太炎、硃執信的主觀社會主義是具有代錶性和有社會根源的思想。
(6)鄒容呐喊的人權、民主、自由終被淹沒在上述兩種思潮之中。
(7)反帝、反滿遮蓋瞭反封,對封建主義以新形式或舊形式繼續統治估計不足,這是嚴重的曆史教訓。
論孫中山的思想
(1)建設富強祖國、反對帝國主義,是民族主義兩大內容。雄偉的《實業計劃(物質建設)》。
(2)主義本應是革命的中心。《初步》的積極意義。
(3)“權能分開”說的弊病,“*”在中國條件下便可嚮封建變質。
(4)民生主義要求發展資本主義而又反對資本傢。
(5)孫的“生元說”。中國近代哲學的某些特徵。
(6)革命的失敗突齣瞭理論的重要性。(《孫文學說(心理建設)》的唯物論的認識論。
(7)孫中山的民生史觀。
章太炎剖析
(1)決定章的曆史地位的是作為宣傳傢思想傢的第二時期(19001908)。
(2)章的思想來源、成分、過程、時期的種種復雜性,古文經學和佛學唯識宗是主乾。
(3)反資本主義的思想特徵:反對代議製民主,反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反對物質文明,反對進化論。
(4)認為道德纔是社會的法規,革命的動力,“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之道德”為重要。
(5)這獨特地反映瞭在傳統生産方式束縛下的宗法農民思想,錶現瞭小生産者的空想性和封建性。
(6)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世界觀,強調主觀戰鬥精神,與上述政治社會思想融為一體。 梁啓超王國維簡論
(1)梁、王均是中國近代史上應予肯定的大人物,不能抹殺。
(2)梁廣泛宣傳介紹瞭資本主義人生觀、曆史觀、文藝觀,起瞭反傳統的進步作用,是影響*的中國近代啓濛宣傳傢。
(3)王是中國近代曆史學的開山。
略論魯迅思想的發展
(1)對下層人民的愛與對上流社會的憎是魯迅一生特色。提齣“國民性”問題。人道主義比個性主義更根本。
(2)早年以1906年為界,段是自然科學唯物主義,第二段受章太炎的重要影響。
(3)前期以1925年為界,段是用“文明批評”、“社會批評”作為改變“國民性”的新戰略。
(4)第二段是與文化界統治人物的直接搏鬥,它在魯迅思想發展中有關鍵意義。
(5)前期積纍瞭許多接近或吻閤馬剋思主義的重要觀念、思想,1927年鞦鼕是魯迅成為馬剋思主義者的後期的開始。
(6)魯迅作品的抒情風格。
(7)中國革命與六代知識分子。
後記
(1)偶然與必然應是曆史哲學的中心範疇。
(2)中國近代三大進步思潮及其對立麵。
目錄
內容提要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思想散論
一 一個被改造的上帝
二 砸爛孔丘的牌位
三 衝擊“四條極大的繩索”
四 《田畝製度》
五 《資政新篇》
十九世紀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研究
一 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的“前驅先路”
二 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的發生與發展
三 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的高潮與
四 改良派變法維新思想的衰頹
康有為思想研究
一 哲學思想
二 “大同”空想
三 “托古改製”思想
譚嗣同研究
一 譚嗣同思想産生的曆史背景
二 譚嗣同的哲學思想
三 譚嗣同的社會政治思想
論嚴復
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
二 《天演論》的獨創性
三 經驗論及其歸宿
四 “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
二十世紀初資産階級革命派思想論綱
一 兩個關鍵環節
二 四個思想代錶
三 一束曆史教訓
論孫中山的思想
一 民族主義與主義
二 民生主義
三 哲學思想
章太炎剖析
一 問題的復雜性
二 社會政治思想的特色
三 “依自不依他”的哲學思想
梁啓超王國維簡論
一 如何評價
二 啓濛宣傳傢
三 新史學的代錶人物
略論魯迅思想的發展
一 早年的兩個階段
二 前期的兩個階段
三 知識分子的主題
後記
作者介紹
李澤厚:哲學傢,湖南長沙寜鄉縣道林人,生於1930年6月,曾就讀於寜鄉四中,湖南省師範,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
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傢。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啓濛的 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齣版瞭《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美學三書》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2010年2月,美國的世界性古今文藝理論選集《諾頓理論與批評文選》第二版,收錄瞭李澤厚《美學四講》“藝術”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層與原始積澱”。這套文集由柏拉圖的論著選起,一直選到當代。李澤厚是進入這套一直由西方理論傢統治的文論選的位中國學人。
文摘
序言
從一個教學輔助材料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同樣不可估量。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夠橫嚮連接不同思潮、縱嚮追溯其源流脈絡的工具書。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僅是梳理某一個思想流派的專業指南,更像是一個思想的“交通圖”,清晰地標示齣各個學說之間的相互影響、吸收與排斥。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和辨析,細緻入微,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有效避免陷入概念的泥沼;對於有一定基礎的研究者而言,也能從中獲得新的辨析視角,用於完善自身的學術框架。可以說,它為理解中國近現代思想的復雜生態係統提供瞭一個極其可靠的基準點,極大地提高瞭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實在是一絕,拿到手就感覺沉甸甸的,那種精裝的質感,摸上去光滑而厚實,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書脊的燙金工藝處理得非常精緻,字體清晰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下瞭血本製作的。即使是放在書架上,它也散發著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氣息,絕對是能鎮得住場麵的那種。打開書頁,紙張的韌性和白度都達到瞭很高的水準,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沒有那種廉價印刷品的刺眼感。封麵設計也很有品味,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簡潔,讓人在翻閱之前就已經對內容充滿瞭期待。這種用心打磨的實體書,在如今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更顯珍貴,完全可以作為收藏品來珍藏。細節之處見真章,齣版方在裝幀上的投入,無疑是對內容價值的最好襯托,讓人感覺物有所值,每一次拿起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凝練”。它的句子結構非常考究,很少有冗餘的詞藻,每一個詞語似乎都經過瞭精心的錘煉和放置,以達到最大的信息密度和思想張力。學術語言的嚴謹性毋庸置疑,但更難得的是,這種嚴謹並沒有讓它變得晦澀難懂。相反,作者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展現齣一種古典式的優雅和剋製。它更像是一篇篇打磨至極緻的學術散文,讀起來既能滿足對知識的渴求,又能享受到文字本身帶來的美感。對於習慣瞭快餐式閱讀的現代讀者來說,這本書要求你放慢節奏,細細咀嚼其中的每一個邏輯層次和修辭安排,這本身就是一種對閱讀能力的挑戰和提升。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那個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的幾次重要論辯,這本書的某些章節論述的深度和廣度,確實超齣瞭我預期的期待。它沒有停留在對關鍵人物觀點的簡單羅列和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思想衝突背後的社會結構性矛盾和時代背景的內在驅動力。比如,作者在分析某一特定學派興起時,不僅梳理瞭其思想譜係,更巧妙地結閤瞭當時的經濟政策變動和社會思潮的微觀轉嚮,形成瞭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分析框架。尤其是一些文獻的引用和解讀,相當到位,很多我過去認為已經定論的觀點,在這本書裏被提齣瞭新的、更具啓發性的反思角度。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其他史料進行交叉印證,這本書提供的論據紮實,邏輯鏈條清晰而嚴密,讀起來酣暢淋灕,有一種被引導著深入迷霧的感覺。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宏大敘事的曆史著作通常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擔心會陷入空泛說教的窠臼。然而,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在宏觀敘事中保持瞭對個體經驗的關注。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描繪宏大的思想流變圖景,而是通過鮮活的案例和個案分析,將那些抽象的“主義”還原為人具體的情感、掙紮與抉擇。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描述那些彷徨中的思想者時,所流露齣的那種深切的同理心和曆史的尊重。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策略,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感染力,讓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代綫,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在特定環境下,試圖為時代找到齣路的血淚曆程。這種溫度感,是很多純粹的學術著作所欠缺的寶貴品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