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 |
| 定价 | 35.00 |
| ISBN | 9787309131659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鞠强 |
| 编号 | 1201600752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印刷日期 | 2017-08-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66千字 |
| 页数 | 212 |
| 上篇实务操作篇 D1一章认识人才测评 D1一节人才测评的主要功用 D1二节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 D1三节软件化测试 D1二章甄别有创造力的人才——鞠门学派创新能力测试 D1一节鞠门学派创新测评体系概述 D1二节鞠门学派中式头脑风暴会 D1三节简单测试法 D1四节软件化创新能力心理测验 D1三章找出*有潜质的销售员——鞠门学派销售潜能测试 D1一节销售人员招聘概述 D1二节招聘销售员的经验方法 D1三节软件化销售潜能测试的理论体系 D1四章识别说谎者——鞠门学派诚信测试 D1一节诚信管理概述 D1二节诚信测试方法 D1三节鞠门学派测评体系之诚信测试 D1五章谁是*有领导力的人——鞠门学派领导能力测试 D1一节领导能力简述 D1二节领导能力常用的评估方法 D1三节鞠门学派测评体系之领导能力管理游戏测试法 D1四节鞠门学派测试体系之领导能力软件化心理测试 D1六章寻找稳定的员工——鞠门学派跳槽倾向测试 D1一节员工离职-跳槽管理 D1二节招聘中的跳槽倾向的鉴别 D1三节如何降低员工流动率 D1七章洞察斤斤计较的人——鞠门学派放松测试 D1一节斤斤计较的危害 D1二节斤斤计较测试举例 D1三节鞠门学派放松测试 D1四节防范和治疗的行为管理 D1八章发现敬业者——鞠门学派敬业测试 D1一节员工敬业度管理 D1二节鞠门学派人才测评体系之员工敬业倾向测试 D1九章测试指南 D1一节人—岗匹配测评流程图 D1二节职务分析 下篇理论进阶篇 D1十章人才测评的历史和现状 D1一节我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 D1二节我国现代人才测评的发展 D1三节西方人才测评的历史发展 D1四节国外人才测评的现状 D1五节我国人才测评的现状 D1十一章心理测量原理 D1一节项目分析 D1二节信度 D1三节效度 D1四节量表与常模 D1十二章专业知识测验 D1一节知识测试分类 D1二节鞠门学派知识题库管理系统 D1十三章智力测验 D1一节瑞文智力测验介绍 D1二节多维智力测验介绍 D1十四章人格测验 D1一节自陈量表测验 D1二节投射技术 D1三节人格评定量表和情景测验 D1十五章信息化人才测评 D1一节信息化:人才测评手段的新变革 D1二节人才测评信息化的实现方式、理论依据和特点 D1三节人才测评信息化须注意的问题和展望 附录 附录一鞠门学派人才心理测评质量控制体系 附录二鞠门学派人才测评体系研发管理模式 附录三鞠门学派人才测评体系研发质控 主要参考文献 |
| 鞠强 1967年生 管理心理学专家 鞠门学派创始人 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曾任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管理课程教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等。曾任或现任复旦拓山管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心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本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17年6月 系统学习过鞠门学派十门课以上的弟子达1700人 曾上过鞠老师课的各类组织高管7万人左右 在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头条、映客等自媒体上的读者、听众、观众人次达1.5亿次以上。开设的课程有领导心理学、催眠心理学、沟通心理学、情绪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心理、群体事件应对心理学、亲子教育心理学、癌症心理干预等三十余门课 教学涉猎之广极为罕见。 |
| 普通大众 |
| '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开发出以中国人常模为基础的软件化人才测评量表和一些以活动形式进行人才测评的行之有效的测评方法。本书“实务操作篇”展现了这些成果的精要部分,如创新能力测试、销售潜力测试、诚信测试、领导能力测试、跳槽倾向测试、斤斤计较倾向测试、敬业倾向测试、人-岗匹配测试指南等.而“理论进阶篇”则简要介绍有关人才测评的理论知识,包括靠前上认可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知识测验等。 |
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虽然我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我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多年,深切体会到人才评估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常常借鉴国外的测评工具和理论,但总觉得在文化适用性上存在一些偏差,难以完全捕捉到中国人才的特质。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注意到作者是鞠强教授,并且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无疑为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增添了砝码。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中国化”的测评理念,比如它是否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又或者在构建测评指标时,是否充分考虑了中国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创新的测评工具或方法,这些工具和方法既能保持科学性,又能体现本土特色。例如,在面试、问卷设计,甚至是一些情景模拟的环节,能否有一些更贴合中国文化语境的创新设计?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在理论层面是如何阐述“中国化”的,是否引用了相关的中国学者和理论,以及在实践层面,有哪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展示这种“中国化”测评体系的有效性。
评分《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中国化”这个词,让我觉得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且现实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强调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人才测评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工具,也理应与时俱进,进行“中国化”的探索。我个人一直对如何将心理学理论与中国社会文化相结合,用于人才的识别和培养非常感兴趣。我非常想了解,鞠强教授在这本书中,是如何理解和界定“中国化”的人才心理测评的。是说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还是对现有的测评模型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测评维度和指标,这些维度和指标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到中国人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动机需求等方面的独特性。比如,在评估领导力时,是否会考虑到中国文化中的“情商”和“关系”的重要性?在评估团队合作能力时,是否会关注到中国人在集体主义和“面子文化”下的表现?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操指南,能够帮助企业在人才测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符合中国文化习惯的语言和情境,从而做出更准确、更有效的决策。
评分这本《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的书名,着实击中了我的心坎。我一直觉得,心理测评在人才选拔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现有的很多测评工具,总感觉“水土不服”。尤其是在中国,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人际交往方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特质。因此,一套真正“中国化”的人才心理测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诠释“中国化”的,它是否意味着在测评理论的构建上,能够融入中国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智慧?在测评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是否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人在群体意识、人情世故、关系导向等方面的特点?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测评工具或模型,这些工具不仅要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更要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识别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又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优秀人才。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思考,或者至少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人才评估。
评分刚收到这本《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书名就挺吸引人的,鞠强教授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组合也让人对内容充满期待。我平时对心理学挺感兴趣的,尤其是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比如人才的选拔和发展。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出了这个方向,感觉会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的著作。翻开书脊,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印刷都挺扎实的,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目录的设计也显得条理清晰,能大概了解到这本书的知识框架,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测评方法,再到应用场景的探讨,似乎覆盖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化”这个概念,在当下强调本土化和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心理测评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一过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毕竟,心理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管理,它需要有诊断性、预测性和指导性。期待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让我眼前一亮、能够指导我工作和学习的思路。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中国化人才心理测评》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资深 HR,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贴合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测评工具。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引进的国外测评体系,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往往难以完全适应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鞠强教授的这本书,恰好触及了这个痛点。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定义和构建“中国化”的人才心理测评体系。是会在理论上进行本土化的创新,还是在方法论上进行改良,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测评框架,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识别和评估那些符合中国文化价值观、同时又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工具和技术,比如如何设计更符合中国企业文化的行为面试问题,如何开发能够反映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特点的心理测量量表,又或者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测评结果。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 HR 工作的宝贵参考,帮助我们走出过度依赖国外测评工具的困境,构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的人才测评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