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國際政治經濟學(第四版)(國際貿易經典譯叢)
作者:羅伯特·奧布萊恩 馬剋·威廉姆斯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4月
版 次:1
頁 數:412
字 數:553
印刷時間:2016-4-1
開 本:128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叢書名:國際貿易經典譯叢
ISBN:9787300227139
定價:59.00元
本教材的目的是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做一個深入淺齣的介紹。為實現這一目的,本書采用瞭兩個可以使其區彆於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材的方法。,本書運用瞭曆史分析法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為學生感興趣的公眾和學者提供瞭一個關於現代政治經濟學形成過程的概述。本書並不是從分析當代政治和經濟結構入手的,而是力圖講述一段易懂且簡要的發展史。這一發展史概括瞭形成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重要因素。第二,本書不僅僅局限於將三個主流的理論觀點:經濟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馬剋思主義。作為其分析的框架,通過討論一係列國際政治經濟的主題問題和觀點,本書還力求反映齣學術在過去幾十年裏的發展以及主流和非主流學者間的主要爭論。一個融閤瞭國際政治經濟的物質因素和觀念因素的分析框架是本書所使用方法的核心。
作者簡介
羅伯特?奧布萊恩,加拿大麥剋馬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化與人類狀況研究所所長、政治科學學院前院長。奧布萊恩教授先後獲得瞭卡爾頓大學(加拿大)政治學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碩士和加拿大約剋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奧布萊恩教授的教學和研究興趣領域主要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治理、勞工問題、公民社會以及氣候變化的政治經濟學。其文章發錶於《加拿大政治科學》、《世界貿易雜誌》、《國際政治經濟評論》、《勞工研究》(Global Labour Journal)、《人權雜誌》、《社會政策》(Global Social Policy)、《國際研究評論》等學術雜誌。奧布萊恩教授還是《勞工研究》雜誌的前創始副主編和《社會政策》雜誌的前編輯。
馬剋?威廉姆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文學和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威廉姆斯教授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英國薩塞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並任薩塞剋斯大學文化、發展和環境比較研究中心主任 (1997-1999)、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研究員(1996-1998)、新加坡管理學院訪問教授(1987-1994)。他的研究涉及到瞭國際政治經濟的很多領域,包括轉基因食品的政治經濟學、國際組織和治理、公民社會和世界貿易體係、發展中國傢和經濟。
目錄
專欄、錶格、圖錶及地圖目錄Ⅰ
縮略語錶Ⅵ
導論Ⅸ
部分理論視角 1
章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 3
理解政治經濟3
經濟民族主義理論5
批判性理論15
相互競爭的理論:小結19
擴展閱讀21
第二章國際政治經濟學及其研究方法22
學科定位22
方法論問題27
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理論的趨勢33
本書的方法38
擴展閱讀40
第二部分發展史41
第三章世界經濟的形成:1400—1800年43
世界經濟中的不同區域44
歐洲擴張56
總結65
擴展閱讀69
第四章工業、帝國和戰爭:1800—1945年70
工業革命71
英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76
新帝國主義84
戰爭和經濟混亂87
總結93
擴展閱讀96
第五章經濟的發展:1945—2010年98
冷戰時期:1945—1989年98
冷戰後時期:1990—2010年104
總結111
擴展閱讀114
第三部分領域動態115
第六章國際貿易117
定義117
理論觀點: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119
主要發展124
主要問題132
總結142
擴展閱讀142
第七章跨國生産143
定義145
理論觀點:解釋跨國企業的發展147
主要發展150
主要問題157
總結165
擴展閱讀166
第八章金融體係167
定義和背景167
理論觀點:濛代爾—弗萊明模型171
主要發展172
主要問題188
總結197
擴展閱讀198
第九章勞動分工199
定義199
理論觀點:亞當?斯密和他的批評者202
主要發展205
主要問題209
總結218
擴展閱讀219
第十章性彆220
定義和背景220
理論觀點223
主要發展226
主要問題234
總結240
擴展閱讀241
第十一章經濟發展242
定義244
關於增長和發展的理論觀點248
主要發展253
主要問題260
總結268
拓展閱讀269
第十二章環境變化270
定義和背景271
理論觀點:國際政治經濟學和環境研究273
主要發展278
主要問題282
總結289
擴展閱讀290
第十三章觀念291
定義291
理論觀點:關於觀念的觀點292
主要發展295
主要問題302
總結308
擴展閱讀308
第十四章安全310
定義:關於安全的三種觀點310
理論觀點:安全研究和政治經濟學的融閤314
主要發展317
主要問題322
總結329
擴展閱讀329
第十五章治理政治經濟330
定義330
理論觀點:國傢將何去何從?331
主要發展333
21世紀的挑戰342
總結348
擴展閱讀349
參考文獻350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令人振奮的,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國際經濟政治的認知邊界。以往,我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可能比較碎片化,依賴於零散的新聞報道和一些淺顯的分析。而這本書則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將那些孤立的事件串聯起來,看到它們背後更深層次的經濟和政治邏輯。書中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匯率變動對國傢經濟的影響、以及全球金融危機是如何發生的等等問題的深入剖析,都讓我醍醐灌頂。特彆是關於地緣政治因素如何滲透到國際貿易和投資決策中的論述,讓我對“經濟無國界”的說法有瞭更辯證的認識。我發現,原來許多看似單純的經濟現象,背後都交織著復雜的國傢利益博弈和權力鬥爭。這本書的分析角度非常多元,既有宏觀層麵的理論建構,也有微觀層麵的案例研究,兩者結閤得恰到好處,使得理論不再枯燥,案例也不再孤立。
評分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和經濟學都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是錦上添花。它不是從零開始講解,而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更精細的剖析。書中對一些經典理論的闡釋,如國傢主義、自由主義、馬剋思主義等在國際經濟政治中的應用,都非常有啓發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討論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平衡而審慎的態度,既看到瞭其帶來的機遇,也直麵瞭其潛在的風險和挑戰。書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在國際經濟政治體係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也讓我對世界格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國際經濟政治並非是一個靜態的係統,而是一個不斷演變、充滿張力的動態過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們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在理解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方麵打開瞭一扇新視角。初次翻閱,我便被其嚴謹的結構和宏大的敘事所吸引。作者們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理論的羅列,而是巧妙地將曆史事件、國傢政策以及經濟現象交織在一起,勾勒齣一幅波瀾壯闊的國際經濟政治畫捲。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探險,帶領讀者穿越不同時代,審視那些塑造瞭我們今日世界的關鍵決策和力量。書中對大國博弈、國際組織的作用、全球化進程中的挑戰等議題的探討,都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分析發展中國傢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地位時,作者們展現齣的洞察力,以及對不平等現象的剖析,都讓我産生瞭深刻的思考。讀完一部分,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去查閱更多相關資料,這種求知欲的激發,恰恰是優秀學術著作的魅力所在。這本書的譯本質量也相當不錯,語言流暢,術語準確,為我深入理解原著內容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和邏輯嚴謹性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從一開始的引言,作者們就奠定瞭清晰的論證基調,隨後每一章的展開都層層遞進,邏輯清晰,環環相扣。我尤其贊賞書中對一些復雜概念的解讀,作者們能夠用相對易懂的語言將其闡釋清楚,同時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它讓我看到,復雜的理論也可以被梳理得條理分明,使得學習者能夠更容易地掌握核心要義。書中對一些爭議性議題的探討,也顯示齣瞭作者們客觀公正的態度,他們會呈現不同的觀點,並進行分析,而不是強加某種單一的意識形態。這種開放性和包容性,是我認為一本優秀的學術著作所應具備的特質。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提升認知、並且在閱讀過程中帶來愉悅感的書籍,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國際經濟政治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對於任何對國際事務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都絕對是一次寶貴的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介紹理論,更是在引導讀者如何去思考。書中對不同經濟學派在國際經濟政治領域的觀點進行梳理和對比,讓我看到瞭同一現象可以有多種解讀方式,也讓我明白瞭理論的局限性和適用性。尤其是在探討全球治理體係的改革和挑戰時,作者們提齣的問題極具前瞻性,也促使我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嚮。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曆史的梳理,它不是簡單地堆砌史實,而是從中提煉齣規律性的東西,幫助我們理解當下為何如此。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國際經濟政治運作機製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參考。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激發瞭我們對現實世界進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