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財稅體製改革30年迴顧與展望
定價:50.00元
作者:賈康,趙全厚著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0100736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08年在中國曆史上必將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從年初的南方冰雪災害到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給中國人民,乃至於世界人民帶來巨大痛楚、無限感慨和縈繞不斷的迴憶。“多難興邦”,中華民族也因此進一步得到凝聚和升華;這一年,是中國曆史上次舉辦奧林匹剋運動會,即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中國再一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這一年,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30年。在30年問,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波瀾壯闊,取得的成就為全球所矚目。為瞭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現代化的前進步伐,我國理論和實際部門將掀起一輪迴顧、總結、反思和展望的熱潮,為改革曆程留照,為開創未來獻策。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特殊年份裏應邀編撰而成的。值此繼往開來之際,全麵迴顧和總結中國財稅體製改革的曆程和經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目錄
章 財稅體製改革成為中國經濟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節 計劃經濟的弊端和改革開放的必然邏輯
一、計劃經濟的弊端
二、改革開放的必然性
第二節 分權化改革:“解鎖”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
一、在與企業方麵,注重對企業的放權讓利
二、在中央與地方方麵,中央賦予地方以更大的財權與事權
第三節 以財稅體製改革啓動我國的經濟體製改革
一、財政分權化改革成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突破口的必然性和基本效應
二、改革初期的財政經濟形勢和調整措施:為啓動改革提供適宜的環境
第四節 傳統體製下財政體製運行的特徵及評價
一、我國高度集中財政管理製度的基本特徵
二、以非稅收入為主的財政收入製度
三、事無巨細大包大攬的財政支齣體製
四、對我國傳統財政運行機製的簡要評述
第五節 財政分權化改革的路徑選擇和階段劃分
一、以“分竈吃飯”方式開啓間財政關係改革
二、逐步以“利潤留成”、“利改稅”、“稅利分流”和企業“産權明晰”方式,確立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微觀市場主體地位
三、中國財稅改革的階段劃分
第二章 從行政性分權到經濟性分權:我國財政管理體製的變革
節 行政性分權階段的財政體製變革:1980-1993年
一、原有中央與地方財政管理體製的內容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1980-1985年間的“分竈吃飯”財稅體製改革及其主要內容
三、1988-1993年多種形式的地方財政包乾體製
第二節 進人“經濟性分權”階段的“分稅製”財稅體製配套改革
一、1994年分稅製財稅體製改革的原因
二、實行分稅製財稅體製改革的指導思想
三、1994年分稅製財稅體製改革的內容
四、分稅製財稅體製改革的配套措施
五、1994年以後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的調整和變動
六、省以下財政管理體製的改進
第三章 建立健全公共收入體係
節 逐步構建現代稅收製度
一、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稅製改革
二、20世紀80年代後期逐步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稅收製度
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現代稅收製度
第二節 非稅收入管理的逐步規範
一、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逐步整閤財政資金
……
第四章 公共財政導嚮下的預算管理改革與支齣製度建設
第五章 國有資産和國有資源管理體係的建立健全
第六章 發展和健全財政調控方式與政策體係
第七章 和諧社會建設與民生財政
第八章 財稅體製改革30年的主要成就和未來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中國財稅體製改革30年迴顧與展望》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名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人,我認為財稅體製是國傢經濟運行的“血液係統”,其改革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整個經濟體的健康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這30年的改革曆程。具體來說,我期待它能詳細闡述每一次重大改革的動因、過程和影響,比如從過去的“包乾製”到現在的分稅製,從單一的流轉稅到結構日益復雜的稅種體係,這些演變背後是否有著深刻的經濟學理論支撐,又是在怎樣的政治經濟環境下發生的?此外,對於“展望”部分,我非常好奇作者如何評價當前財稅體製的優勢與不足,以及對未來改革方嚮的預判。是否會涉及到優化稅收結構,降低企業稅負,健全地方稅體係,以及如何利用稅收工具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啓發性的視角。
評分我最近恰好在關注一些關於中國稅製改革的學術論文,發現很多學者都在探討增值稅改革、所得稅製度完善、房地産稅立法等議題。這讓我對《中國財稅體製改革30年迴顧與展望》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尤其想知道,在過去30年裏,中國是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其現代稅收體係的?例如,從最初的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財稅體製經曆瞭哪些根本性的變革?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是如何調整的?國有企業的稅收負擔是如何變化的?以及,這些改革在推動經濟增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平分配等方麵發揮瞭怎樣的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詳實的數據、案例分析以及權威的解讀,為這些問題提供清晰的答案。同時,對於“展望”部分,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分析當前財稅體製存在的深層矛盾和問題,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以應對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挑戰。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經濟政策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財稅體製改革是理解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的關鍵。這本書的名字就抓住瞭我。“30年迴顧”意味著它應該能梳理齣一條清晰的時間綫,讓我瞭解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現在,財稅製度是如何一步步演進的。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一些我一直感到睏惑的問題,比如,為什麼中國會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這些政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它們對普通民眾的生活有哪些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居民收入的稅負變化,消費稅的調整對物價的影響等等。更重要的是,在“展望”的部分,我非常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分析,未來中國財稅體製改革可能會走嚮何方,比如,如何更好地平衡效率與公平?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財政壓力?如何構建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的稅收體係來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如果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易於理解的政策建議,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我對財稅體製改革一直有種“霧裏看花”的感覺,雖然知道它很重要,但具體細節和演變過程總覺得有些模糊。這本書的標題《中國財稅體製改革30年迴顧與展望》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對這個領域的求知欲。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在過去這漫長的30年裏,中國是如何從一個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財稅模式,逐漸過渡到如今更加市場化、更具活力的現代財稅體係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一些關鍵性的財稅改革節點,它們的實施過程是怎樣的,對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同時,我也非常期待它在“展望”部分能給齣一些深刻的見解。當前中國經濟麵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比如收入差距、環境壓力、技術變革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探討財稅體製如何在這些方麵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選題非常有分量,聚焦於中國財稅體製改革這一個宏大而又至關重要的議題,而且跨度長達30年,這本身就極具研究價值。我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脈絡和政策演變深感興趣,尤其是在財稅領域,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國傢治理能力、市場活力乃至民生福祉。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梳理和深入理解這一曆史進程的絕佳平颱。從讀者的角度來說,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勾勒齣30年來中國財稅體製改革的整體脈絡,包括改革的背景、主要階段、關鍵舉措以及取得的成就和麵臨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曆史的迴顧,更能對未來財稅體製改革的方嚮和重點進行前瞻性的思考和展望。這不僅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政策製定的重要參考。閱讀這本書,我期待能夠獲得對中國經濟運行機製更深層次的理解,以及對國傢未來發展路徑的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