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加强广大党员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本书。本书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分30个专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阐释,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目录
第一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1一、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 1二、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 5三、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 9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12
第二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方向 / 17一、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 宝贵成果 / 17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22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 其他什么主义 / 26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 一以贯之 / 28
第三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最伟大的梦想 / 32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 夙愿 / 32二、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 34三、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 36四、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 37五、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 39
第四讲 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 / 42一、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 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 42二、深刻理解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 48三、充分认识取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 根本原因 / 50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 历史方位 / 52一、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 / 52二、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 55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 58四、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
第六讲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 历史性变化 / 65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 实践要求 / 65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 / 68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 70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 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71
第七讲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74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 / 74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 全党的核心地位 / 76三、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 79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 能力和定力 / 82
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 85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85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 88三、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90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 92
第九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 94一、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94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 96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8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 100五、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 / 102
第十讲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 105一、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 / 105二、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 / 107三、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 110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 112
第十一讲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5一、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 115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 117三、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 119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 121
第十二讲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124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 伟大目标 / 124二、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26三、准确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内涵要求 / 129四、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 131
第十三讲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135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 / 135二、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 137三、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 主线 / 139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42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46
第十四讲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149一、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 149二、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 / 150三、全面开放的基本内涵 / 152四、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155
第十五讲 用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159一、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 奋斗目标 / 159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161三、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 / 164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167五、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品格和 巨大优势 / 170
第十六讲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172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特有形式 / 172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独特优势 / 175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178四、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 领导 / 181
第十七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83一、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 183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85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87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 189五、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191
第十八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194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 / 194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 196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198四、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影响力、公信力 / 200五、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 203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 206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208
第十九讲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 212一、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 政治安全 / 212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复杂、挑战 依然严峻 / 214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217四、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 220
第二十讲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223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根本目的 / 223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225三、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227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229五、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231
第二十一讲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234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34二、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 236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 239
第二十二讲 建设美丽中国 / 242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42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244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247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248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249
第二十三讲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52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重要基石 / 252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 254三、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 257
第二十四讲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 261一、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 迈出坚定步伐 / 261二、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 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264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 / 271
第二十五讲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274一、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 / 274二、准确把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 祖国统一方针原则 / 276三、推进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行稳致远 / 279四、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 282
第二十六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85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 285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 286三、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 289四、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292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295
第二十七讲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298一、"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要平台 / 298二、"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 / 300三、"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 302四、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 / 305
第二十八讲 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 308一、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最鲜明品格 / 308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310三、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 / 312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315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317六、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 / 319七、不断扎牢制度笼子 / 321八、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 323
第二十九讲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 工作方法 / 326一、坚持实事求是 / 326二、坚持战略定力 / 328三、坚持问题导向 / 330四、坚持全面协调 / 332五、坚持底线思维 / 334六、坚持调查研究 / 335七、坚持抓铁有痕 / 338八、坚持历史担当 / 339
第三十讲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 / 342一、充分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重大意义 / 342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精髓 / 345三、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深悟透 / 348四、多措并举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教育 / 350五、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 353
思想的灯塔,时代的坐标——一部深刻解读新时代中国发展方向的著作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总有一些思想理论,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为民族复兴指明方向。2018年,一部由学习出版社隆重推出、名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018版 16开 大16开烫金大字本)的著作,便应运而生,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迅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研究的重要文本。本书以“三十讲”的体例,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蓝图。 一、 时代呼唤,思想铸就——理论的源流与创新 任何伟大的思想理论,都诞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回应着现实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本书的出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紧密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展开。 “三十讲”的编排,首先就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理解理论逻辑的框架。每一讲都聚焦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宏观的时代方位、理论的逻辑起点,到具体的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无不涵盖。这种结构设计,体现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点及面,逐步深入地把握思想精髓。 本书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又深刻回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更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中国元素。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理解本书,就是要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要求,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二、 思想的骨架,核心要义——深刻理解“十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核心要义凝练为“十个明确”。这“十个明确”是本书着重阐释的基石,构成了理解整个思想体系的“骨架”。它们分别是: 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显著的优势。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创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明确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明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明确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明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本书通过对这“十个明确”的逐一剖析,深入阐释了其历史必然性、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本书并非孤立地看待经济发展,而是将其置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宏大叙事中。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同样,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阐述,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念,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应对复杂挑战。 三、 理论的精髓,实践的指引——十八个“坚持和发展” 除了“十个明确”的核心要义,本书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概括为十八个“坚持和发展”。这十八个“坚持和发展”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它们包括: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和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和发展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和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 坚持和发展共同富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 坚持和发展“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书对这十八个“坚持和发展”的解读,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例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阐释,就与“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紧密相连,突出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强调了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坚持和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决心。 四、 贯穿始终的精神——“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 虽然本书以“三十讲”为基本结构,但其深层次的理论内涵,还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八个明确”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十四个坚持”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八个明确” 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 “十四个坚持” 则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本书在“三十讲”的每一部分,都会有机地融入对“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解读,让读者在学习具体论述的同时,也能把握住这些更为宏观和基础性的理论框架。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方式,使得本书的理论体系更加立体和深刻,也更能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 读者的良师益友——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018版 16开 大16开烫金大字本)之所以备受推崇,还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本“行动指南”。它所阐述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方略,都紧密联系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 阅读本书,能够帮助读者: 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 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念、方略和目标。 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方向, 洞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未来走向。 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站位,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和推动本职工作。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大16开烫金大字本”的装帧设计,本身也体现了出版方对本书价值的重视,以及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关怀。烫金大字不仅显得庄重、典雅,更便于阅读,尤其适合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随时翻阅、对照。 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著作。它以深刻的思想洞察力、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大的实践指导力,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通过对本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广大读者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逻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发展的方向,更坚定地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