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室名大辭典
定價:348.00元
作者:孫書安 ,孫正磊著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011015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與同類辭書相比,本稿具有以下特點:
1.本書稿是相關主題工具書的集大成者。室名收錄以8000餘篇曆代題記和古今相關工具書作為直接來源,搜羅豐富;有異代多人室名相同的、多個室名同為一主人所有的情況,不煩費力,悉皆收掌,讀者可通過索引協助遍覽。釋文內容包攬豐富,同類工具書,幾乎與室名相關的信息均有提供。釋文解釋室名命意的同時援引文獻齣處,遍布經史子集,解析清晰透徹,展示瞭室名所具有的文化底蘊。室名題記一般為全文引用,內容較長的,則節錄與室名直接相關的部分,題記後皆括注書名捲次,直接方便瞭讀者的閱讀與查找。
2.附錄“房屋泛稱名詞”80條,主要介紹室名命意詞語之後的錶示房屋、居處之地的名詞,如“廠、鄉、廡、宧”等的意義,且引文獻資料以為參證,有助於讀者全麵清晰地理解室名。
室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較有特色的內容,本書通過立目、釋文充分展示瞭室名文化的特點、流傳及與中國曆史、文學、哲學、民俗等綜閤領域的密切關係,具有查考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讀者瞭解認識中國室名文化的工具書,具有較強的學術、文化價值。
內容提要
《中國室名大辭典》是一部收錄我國文人室名,並對其含義、源流、相關題記等文獻資料進行梳理集結而成的大型工具書。全書200餘萬字,共收錄室名11127條,時代下限截止到清末民初。釋文分主釋文和附目兩部分。主釋文主要介紹室主人的朝代姓名、著作文集,室名命意及其語源,文獻題記等內容。與主釋文相關的其他室主室名、題記、詩賦、書畫等以“附目”的形式簡要列於其後。全書按筆畫排列,附詞目音序索引及室主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查詢。
目錄
前言
凡例
室名首字筆畫索引
室名漢語拼音音序索引
正文
附錄
房屋泛稱名詞
四庫七閣
室主名音序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作者孫書安,鹽城師範學院圖書館管理員,長期從事圖書文獻工作,曾參與《辭海》語詞分冊和《漢語大詞典》階段的編寫工作。已齣版《中國博物彆名大辭典》《江蘇藝文誌》(鹽城捲)等多部專著,發錶《論古代類書的內在成因》等多篇論文。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業餘的古董鑒賞愛好者,我常常在琢磨那些老傢具的來曆和它們過去的主人生活的情景,而這部《中國室名大辭典》正好為我提供瞭絕佳的鑰匙。許多我們今天在拍賣會上看到的帶有銘文的屏風、案幾,其上的題字往往就與這些室名息息相關。過去我隻能靠碎片化的信息去猜測,但現在有瞭這部辭典作為參照,許多模糊的印象瞬間變得清晰起來。例如,書中對“抱琴樓”這類帶功能暗示的名稱的分類和解釋,清晰地勾勒齣瞭主人對雅好生活的追求。我特彆欣賞它在釋義後附加的“相關文化背景”部分,這部分內容將純粹的詞匯研究提升到瞭文化人類學的層麵。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更告訴你“為什麼古人要用這個名字”。這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剖析,對於我理解和欣賞那些流散在民間的藝術珍品,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單嚮地“看”一件物品,而是能“聽見”它背後的曆史迴響瞭。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重塑我們對古代居住空間的概念,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我之前一直習慣於用現代的、功能性的詞匯去套用古人的生活場景,比如把所有安靜的房間都簡單地稱為“書房”。但通過這部辭典,我纔真正體會到,古人對居室命名是何等講究,每一個房間的命名都承載瞭主人明確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期許。有些名字,比如“銷金室”、“聽雨軒”,光是讀齣來,就能感受到一種濃鬱的氛圍感和畫麵感。辭典對這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詞匯的解析,極具感染力。它讓我意識到,中國古代建築的精髓,很大一部分就體現在這種“以名寄情”的空間哲學上。細細品味這些名稱的演變和興衰,幾乎可以勾勒齣士人階層審美趣味的流變軌跡。這不再是一本單純的詞典,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人心靈棲息地的編年史,值得反復研讀,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老實說,我對辭典類書籍通常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是為專業學者準備的“冷門”讀物,普通人很難深入。然而,《中國室名大辭典》卻以一種極其親切的方式,將深奧的學問普及給瞭大眾。它的版式設計非常人性化,字體大小適中,排版疏朗有緻,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專業詞匯的人,也不會感到閱讀上的壓力。我試著讓一位對中國古典文學不太熟悉的年輕朋友來看,他竟然饒有興緻地翻閱起來,特彆是那些帶有濃厚地方色彩或寓意吉祥的名稱,他覺得很有趣。這得益於編纂者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兼顧瞭可讀性。他們沒有采用晦澀難懂的術語來解釋每一個條目,而是用清晰、流暢的白話進行闡釋,輔以必要的文言引文來支撐論據。這種“高屋建瓴又不失親民”的寫作風格,是很多學術著作所欠缺的。可以說,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深厚學術積澱與普通讀者興趣之間的橋梁。
評分拿到這本厚重的辭典時,首先衝擊我的是它那種沉穩紮實的氣質。裝幀設計上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但那種樸素中透著專業的氣息,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充滿瞭信心。我隨意翻開其中一頁,看到瞭關於“澹園”一詞的條目。以往我對這類名稱的理解僅停留在“清雅的書房”這個泛泛的概念上,但辭典裏詳盡地剖析瞭不同朝代對“澹”字的理解差異,以及在特定園林布局中,這個命名所蘊含的哲學思考,甚至引用瞭數位文人的詩句作為佐證。這種層層遞進的闡釋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古代士大夫生活情趣的認知。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似乎對一些罕見的、可能隻有在地方誌或傢族譜牒中纔能找到的俗稱也進行瞭收錄和辨析,這無疑大大提升瞭其學術價值。對於一個不滿足於錶麵信息,渴望探究事物本質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密度是令人咂舌的。它讓我意識到,一個“室名”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傢族的興衰、一個文人的抱負,甚至是一個時代的風尚。
評分這部《中國室名大辭典》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熱衷於傳統文化和曆史考據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翻閱,就被其中收錄的條目數量和詳盡的釋義深深吸引住瞭。我原本以為這不過是另一本枯燥的工具書,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辭典的編纂者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不僅僅羅列瞭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書房”、“客廳”之類的稱呼,更是深入挖掘瞭大量明清乃至更早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傢庭中那些極具地方特色和時代烙印的居室名稱。比如,我印象特彆深的是關於江南徽派建築中那些關於“淨室”、“思過齋”的解釋,它們的文化內涵遠非一個簡單的名詞可以概括。書中對每個名稱的來源、使用語境、甚至配圖的考證都力求精確,這對於寫作或研究古代小說、園林藝術的人來說,簡直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案頭寶典。它不僅僅是詞匯的匯編,更是一部微縮的中國古代生活史和空間美學史的縮影。我甚至發現瞭一些在我閱讀的古籍中多次齣現卻一直未曾深究的術語,通過這部辭典終於找到瞭清晰的脈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