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 | |
| 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叙述清楚;深入浅出。人工智能领域中文的开山之作! |
| 内容简介 | |
| 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领域. 本书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材,在内容上尽可能涵盖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的各方面. 全书共16 章,大致分为3 个部分:第1 部分(第1~3 章)介绍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第2 部分(第4~10 章)讨论一些经典而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分类器、集成学习、聚类、降维与度量学习);第3 部分(第11~16 章)为进阶知识,内容涉及特征选择与稀疏学习、计算学习理论、半监督学习、概率图模型、规则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 每章都附有习题并介绍了相关阅读材料,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钻研探索。 |
| 目录 | |
|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基本术语 1.3假设空间 1.4归纳偏好 1.5发展历程 1.6应用现状 1.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2章模型评估与选择 2.1经验误差与过拟合 2.2评估方法 2.3性能度量 2.4比较检验 2.5偏差与方差 2.6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3章线性模型 3.1基本形式 3.2线性回归 3.3对数几率回归 3.4线性判别分析 3.5多分类学习 3.6类别不平衡问题 3.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4章决策树 4.1基本流程 4.2划分选择 4.3剪枝处理 4.4连续与缺失值 4.5多变量决策树 4.6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5章神经网络 5.1神经元模型 5.2感知机与多层网络 5.3误差逆传播算法 5.4全局x小与局部极小 5.5其他常见神经网络 5.6深度学习 5.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6章支持向量机 6.1间隔与支持向量 6.2对偶问题 6.3核函数 6.4软间隔与正则化 6.5支持向量回归 6.6核方法 6.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7章贝叶斯分类器 7.1贝叶斯决策论 7.2极大似然估计 7.3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7.4半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7.5贝叶斯网 7.6EM算法 7.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8章集成学习 8.1个体与集成 8.2Boosting 8.3Bagging与随机森林 8.4结合策略 8.5多样性 8.6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9章聚类 9.1聚类任务 9.2性能度量 9.3距离计算 9.4原型聚类 9.5密度聚类 9.6层次聚类 9.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0章降维与度量学习 10.1南近邻学习 10.2低维嵌入 10.3主成分分析 10.4核化线性降维 10.5流形学习 10.6度量学习 10.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1章特征选择与稀疏学习 11.1子集搜索与评价 11.2过滤式选择 11.3包裹式选择 11.4嵌入式选择与L1正则化 11.5稀疏表示与字典学习 11.6压缩感知 11.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2章计算学习理论 12.1基础知识 12.2PAC学习 12.3有限假设空间 12.4VC维 12.5Rademacher复杂度 12.6稳定性 12.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3章半监督学习 13.1未标记样本 13.2生成式方法 13.3半监督SVM 13.4图半监督学习 13.5基于分歧的方法 13.6半监督聚类 13.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4章概率图模型 14.1隐马尔可夫模型 14.2马尔可夫随机场 14.3条件随机场 14.4学习与推断 14.5近似推断 14.6话题模型 14.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5章规则学习 15.1基本概念 15.2序贯覆盖 15.3剪枝优化 15.4一阶规则学习 15.5归纳逻辑程序设计 15.6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第16章强化学习 16.1任务与奖赏 16.2K一摇臂赌博机 16.3有模型学习 16.4免模型学习 16.5值函数近似 16.6模仿学习 16.7阅读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休息一会儿 附录 A矩阵 B优化 C概率分布 后记 索引 |
| ||||||||||||||||||||||||||||||||||||||||||||||||||||||||||||||||||||||||||||||||||||
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而《机器学习》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并没有止步于对技术本身的介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人文层面。我对于书里探讨的“算法偏见”和“伦理困境”等话题,感到尤为深刻。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尖锐的问题,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引导读者去思考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负责任地使用和发展人工智能。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机器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这本书让我开始关注那些隐藏在科技表象之下的社会议题,并思考我们在拥抱技术进步的同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人类的福祉。这种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探讨,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技术科普的范畴,让我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特有的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技术类书籍向来敬而远之的人,总觉得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术语会让我望而却步。然而,《机器学习》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流畅的文笔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艰涩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角度切入,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进入机器学习的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提到的一个例子,关于推荐算法如何“猜透”我们的喜好,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智能”服务,背后竟然是如此精妙的算法在运作。我反复阅读了这部分内容,甚至还跟身边的朋友讨论,大家都觉得书里解释得非常到位,完全没有“技术壁垒”的感觉。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如果机器学习真的可以如此“懂”我们,那它在其他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甚至艺术创作方面,又会有怎样的可能性?我开始对这本书所能带来的启发,以及它可能在我认知世界中激发的涟漪,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蓝色,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人工智能的深邃与广阔。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非常棒,触感温润,翻阅起来声音也恰到好处,这对于一个喜欢沉浸式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我一直对“机器学习”这个概念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它离普通人的生活有点遥远,总觉得是程序员和科学家们才能触及的领域。然而,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首届京东文学奖-年度新锐入围作品”这个标签,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性的科普读物,而更有可能融入了人文的关怀和故事的温度,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技术概念,用一种更易于理解、甚至带有文学色彩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像科幻小说一样,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展现机器学习的魅力?还是像散文一样,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其中的奥秘?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各种可能性,甚至设想了书里可能出现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智能”场景,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他不仅向我展示了冰冷的技术内核,更用他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洞察,为我点亮了通往未来的道路。书里对“深度学习”的阐述,让我惊叹于人类智慧的结晶,也让我看到了人工智能无限的可能性。我甚至开始幻想,未来有一天,机器真的能够像人类一样拥有情感和创造力,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自行探索和思考。这种开放性的结局,恰恰是我所推崇的,它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我深信,这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我理解当下,更能引领我走向未来,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作者巧妙地将抽象的机器学习概念,编织进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中,让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算法,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于“模型训练”的描述,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过程。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个“模型”在不断学习、调整,最终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模样。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似乎也蕴含着类似的道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更像是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理解复杂问题的全新视角。我开始尝试用书里介绍的“机器学习”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现很多原本困惑不解的事情,突然变得豁然开朗。这种跨领域的启发,是我在阅读其他技术书籍时从未有过的体验,也是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