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定价:32.00元
作者:濑户内寂听 ,刘薇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7539417
字数:120000
页码:3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 href='#'>索达吉堪布献给正在年轻和曾经年轻过的你《残酷才是青春》
★ href='#'>苦才是人生
★ href='#'>做才是得到
★ href='#'>生命这出戏
★ href='#'>索达吉堪布人生开示——能断
★日本作家濑户内寂听经典作品引进。
★荣获谷崎润一郎奖、NHK放送文化奖、泉镜花文学奖、新潮社同人杂志奖、野间文艺奖。
★ 12个菩提故事让你遇见生命、遇见爱、遇见开悟
★世间万般皆苦,唯情色*苦。无论是普拉库丽媞的渴爱,还是莲华色比丘尼摆脱不掉的与其母、其女共侍一夫的悲惨命运,都让我们从中看到爱执的迷茫、痛苦与牵绊。
★释迦在圆寂之前,以80岁的高龄完成了人生中*后一次旅行。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爱与悲哀,沉思与忏悔,同时也将人生的智慧启迪与影响周边的人。即将涅槃的佛陀的锦言秀语,开启我们每一个人的修行参悟之旅。
★听佛陀*后的人间情话,开悟世间*苦的情爱
阿难大人,我*眷恋*爱慕的阿难大人,我对你无限的倾慕之心便是所谓的“渴爱”。渴爱是人*强烈的烦恼之一,就如同干渴的人无比渴望水一样无止无尽地追求爱。”
“你尽情地哭吧,尽情哭到心灵宁静为止。折磨你的这种痛苦,并非只是你一个人的苦,而是所有人都会承受的苦。”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内容提要
这个世界很美丽,人的生命也同样精彩。释迦在圆寂之前,以80岁的高龄完成了人生中后一次旅行。他只带了一位随从就上路了。在慨叹肉体衰老的同时,释迦还想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样的教诲呢?《人生在世便是相逢》讲述的就是寂听版平易近人的佛陀物语。
释迦并不是完美的存在,他的肉体也会衰老腐朽,内心也有脆弱的时候。在所剩无多的日子里,病弱的释迦脑海里浮现出了生下自己后很快就亡故的母、养母、身为释迦族之王的父、变成亡灵来与自己相会的妻子、收入门下的女弟子等人的面容。无法忘怀的还有与出家之后仍然被业障折磨的弟子们度过的每。《人生在世便是相逢》中还穿插着即将涅槃的佛陀的锦言秀语,如同音乐一般点缀在文字中间,是一部动人心魄的佛教题材小说。
目录
个故事 阿难的忏悔
其实,不近女色只是由于我害怕世尊的目光,这一点他早就看穿了。
第二个故事 普拉库丽媞疯狂的爱
我在心中曾暗暗发誓,当我死后再次转世时,无论如何,就算是用我的嘴、手、身体,以全身解数来诱惑彼世的神佛们也无所谓,只要能让我转世为王侯贵族的公主。
第三个故事 歌妓女的皈依
“世尊大人,我总是很寂寞、很空虚,心里无比饥渴。请您告诉我,我该怎么样做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呢?”
第四个故事 共同的旅程
除了欲望之外,我并未体验过快乐,也不知道有比欲望更吸引人的东西。
第五个故事 莲华色比丘尼的命运
渴爱具有将人的理性和智慧全部焚烧殆尽的强大力量。不将它消除,就永远也得不到人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第六个故事 生者必灭
从无比遥远的前世和延续至无限的来世来看,夹在中间的这段现世时间多不过百年,短暂得就如同一个点。
第七个故事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舍利弗长老教诲我们“人生在世便是相逢”。一切相逢都会成为“因”,形成“缘”,结成“果”。
第八个故事 后的旅程
在这里的所有人都在燃烧,但谁也没注意到自己正为赤红的火焰包围。
第九个故事 一切都是无常
一切都在流转。这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永远维持一个状态。这就是无常。无论是人、时间、事情,又或是流言蜚语……
第十个故事 曾经,我是你的妻子
那是我一生当中,快乐、光辉、纯粹的。
第十一个故事 这个世界是美丽的
“吠舍离是可喜悦之处,我眷恋着吠舍离。这世界是美丽的,人的生命是甜美的。”这正是世尊为这世界,为人类留下的遗言。
第十二个故事 相逢便是离别之始
相逢便是离别之始。一切所生之物,存在之物,终将破灭。只有这些道理是永不破灭的。
作者介绍
濑户内寂听1922年5月15日出生。日本的小说家,天台宗的尼僧,僧位是僧正。天台寺名誉主持。文化勋章获得者。旧名濑户内晴美。京都市、德岛市名誉市民。曾随丈夫在中国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代表作《夏之终焉》《问花》《场所》等。近年关于《源氏物语》研究的著作多有问世。凭借《女子大学生曲爱玲》获得1956年新潮同人杂志奖、《田村俊子》获得1961年田村俊子文学奖、《夏之终焉》获得1963年女流文学奖、《问花》获得1992年谷崎润一郎奖、在《源氏物语现代语译》全20卷完成的同时获得1998年NHK放送文化奖、《场所》获得2001年野间文艺奖、《风景》获得2011年泉镜花文学奖。演员宫泽理惠曾在在电视剧《女子一代记》系列中扮演过她。座右铭是“活着就是为了去爱”。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初读时我感到了一丝困惑,因为故事的逻辑似乎有些跳跃,人物的动机也常常是隐晦不明的。但这股“不明”恰恰是作者故意设下的迷雾。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明白,作者关注的重点并非是“发生了什么”,而是“这种发生给灵魂带来了怎样的回响”。它更像是一部印象派的画作,你不能用写实的标准去衡量,而需要退后一步,去感受整体的光影和氛围。书中的意象非常丰富,无论是反复出现的某种特定气味,还是一种特定的光线角度,都似乎携带着某种潜意识的密码。我甚至开始记录下那些让我产生共鸣的意象,试图破解作者构建的那个私密的世界观。这本书不适合快速浏览,它要求你慢下来,去体会那种细微的、几乎要溜走的感悟,就像试图抓住水中的月影一样,越是着急,越是抓不住,只有静心凝视,才能捕捉到它转瞬即逝的美。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大概是“温柔的坚韧”。它的基调虽然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但绝不是消极或颓废的。作者在展现人类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助时,总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生命本身的深刻敬意和坚韧的期盼。那些经历过世事沉浮的人物,他们的对话中充满了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清醒,没有歇斯底里的控诉,只有平静的接受和继续前行的勇气。这种成熟的生命观,对于长期处于焦虑和迷茫中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抚慰。它不是那种读完能让人立刻振奋的“鸡汤”,而是更像一位智者在旁边陪伴你,轻轻拍了拍你的肩膀,告诉你:“是的,生活不易,但你仍在呼吸,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这种力量是内在的、持久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看待日常琐事的心态。
评分这部作品的笔触细腻得让人心疼,它仿佛是一面光滑的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不愿触碰的角落。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简直是鬼斧神工,笔下的人物没有一个是扁平的符号,他们都有着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内心世界。读到某个情节时,我甚至会猛地停下来,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惊天动地,而是因为某个角色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那种精准地戳中了我的某个生活瞬间,让我不得不去审视自己过去的选择。叙事节奏的处理也极具匠心,时而如涓涓细流般缓慢沉静,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字里行间的留白;时而又像骤然爆发的洪流,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屏息凝神。整体来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的哲学探讨,而非单纯的故事叙述,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对话都似乎蕴含着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需要读者带着思考去细细咀嚼,回味无穷。对于那些喜欢在阅读中寻找共鸣和自我剖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宴,它不给你简单的答案,而是把更深刻的问题抛回到你的面前。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克制”。很多作者在描绘宏大主题时,容易陷入过度煽情或故作高深的陷阱,但这部作品完全避开了这些。作者似乎深谙“少即是多”的艺术,很多极具冲击力的情感转折,都是在最平淡的语境下悄然发生的,这使得情感的爆发力反而更具穿透力。举个例子,书中描述一次久别的重逢场景,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仅仅是两个人对视时眼中微不可察的一丝颤动,就足以让读者心头一紧,感受到时间的重量和人与人之间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绊。这种高超的“留白”技巧,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投射进去,去完成故事的最后一部分。与其说是在读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在参与一次共同的生命体验。对于追求文学深度和情感厚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不适应它的那种松散的叙事结构。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清晰的主线和明确的冲突点,更像是一组碎片化的记忆和感悟的集合体。但这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像是在低声吟诵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既保持了口语的自然流畅,又不失文学性的光泽。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时间”的描绘,它不是线性的推进,而是像波纹一样扩散和重叠,过去与现在,清醒与梦境,常常在不经意间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和无可挽回的美丽。这本书适合在深夜,一个人独处时阅读,关掉所有的电子设备,任由思绪随着文字漂浮,去体验那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流动。读完之后,你会感觉自己似乎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内心的洗礼,虽然说不清具体收获了什么,但心里总有那么一块角落被重新整理过,变得更加清明和坦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