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时代让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者与世界各地的商品只有轻点几下鼠标的距离。这诚然是伟大的科技进步,但却也是发人深思的商业现象。虽然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确是互联网兴盛繁荣过程中的获益者,可精妙的算法与数据同样也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本质,并且这种改变并非总能带来积极意义。
首先,危机潜伏于算法之间的共谋行为中。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企业开展价格操纵,但是由数据驱动的算法却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市场中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并据此调整自身的商品定价。原本看似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的科技进步,*终却讽刺性地给消费者带来了伤害。其次,危机发源于商家的价格歧视行为。企业通过追踪消费者个人数据、设立会员制度等实现合理推测消费者保留价格的目的。*后,互联网**平台与独立应用程序开发者之间那层“亦敌亦友”的关系也引发了危机:在牢牢掌控住核心平台之后,互联网巨头俨然拥有了支配用户个人数据的权力,他们将决定谁得以称霸市场。
在本书中,作者还抛出了一些关键问题:“看不见的手”究竟还有几成效力?在算法与网上机器人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中,竞争性定价难道成了一个假象?现行的法律法条是否还能够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事实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实已在悄无声息中将权力移交给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对此,作者也探究这些风险将给市场竞争秩序、人们的民主理想以及经济权益与社会福祉带来的影响。
阿里尔?扎拉奇 (Ariel Ezrachi) 牛津大学竞争法教授,牛津大学竞争法与政策中心主任。
莫里斯 E. 斯图克 (Maurice E. Stucke) 田纳西大学终身法学教授、The Konkurrenz Group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部分
场景设定
第 1 章?市场竞争为我们做出的美好许诺 / 005
日益透明的市场环境与自由的信息流动 / 006
搜寻成本的降低 / 008
准入门槛的降低与光明的扩张前景 / 010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013
卖方力量的削弱 / 015
通往竞争之路 / 017
第 2 章?新经济现实:大数据分析的崛起??/??019
沃尔玛 vs. *** / 020
大数据与量化分析的崛起 / 026
云计算与物联网 / 031
未来发展趋势 / 033
第 3 章 点到为止的反垄断监管??/??037
动态市场将自发纠错 / 041
本章回顾 / 042
第 4 章?穿透竞争的表象??/??044
受控生态系统:楚门的世界 / 044
免费的代价:拱手奉上的个人信息数据 / 046
垄断组织的*新变化 / 047
消除弊端的可能 / 050
发人深思的问题 / 053
第二部分
共谋场景
第 5 章?信使场景??/??061
充当“中间人”的算法 / 066
本章回顾 / 069
第 6 章?中心辐射式场景??/??071
传统的中心辐射式场景 / 071
算法驱动的中心辐射式共谋 / 073
优步的“轮辋” / 077
执法挑战 / 080
本章回顾 / 085
第 7 章 卓有成效的默许共谋??/??087
透明度、竞争与默许共谋 / 088
预测型代理人 / 094
速度 / 096
算法军备竞赛 / 099
执法挑战 / 100
本章回顾 / 106
第 8 章 人工智能、上帝视角与电子眼??/??109
上帝视角 / 110
电子眼:走出针锋相对的死循环 / 113
人工智能对阵人类智能 / 116
空空如也的执法工具箱 / 118
干预的尺度何在 ? / 121
本章回顾 / 122
第三部分
行为歧视
第 9 章 对价格歧视的简要说明??/??130
差别化定价 / 131
有限的套利空间 / 133
动态定价 / 133
企业缘何会采取价格歧视? / 135
第 10 章 **价格歧视时代的到来???/??137
这可不是老一辈赶的集市 / 138
数据挖掘、追踪与利润*大化 / 145
**价格歧视就在不远处了吗? / 148
本章回顾 / 152
第 11 章 近乎**的行为歧视??/??155
大数据、从做中学、实验规模 / 156
行为歧视的真相 / 157
用“偏见”唤醒需求 / 161
是谁掌控了这股力量? / 172
本章回顾 / 176
第 12 章 行为歧视的社会经济效应??/??178
从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看待价格歧视 / 179
行为歧视的额外复杂性 / 182
社会的接纳 / 184
公正与平等(的缺失) / 186
当真实的歧视与行为歧视的边界变得模糊 / 188
当前的执法工具箱 / 194
本章回顾 / 196
第 13 章 衡短论长的中间人??/??199
那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 200
网络效应与市场影响力 / 202
*惠客户条款和代理模式的应用 / 210
本章回顾 / 215
第四部分
友敌关系
第 14 章 友敌间的互动??/??221
平台内外的竞争 / 222
优步与苹果、谷歌的友敌关系 / 226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 231
力量的失衡 / 232
本章回顾 / 235
第 15 章 提取与俘获??/??236
数据提取 / 237
移动平台,数据的来源 / 240
优步与谷歌 / 242
俘获猎物 / 251
**平台到底有多强大? / 256
本章回顾 / 259
第 16 章 “何苦请个纵火犯来家中做客?”
——试着理解友敌关系??/??261
有关两款应用程序的故事 / 262
安卓手机上的*亮手电筒 / 264
移动广告市场与用户隐私 / 267
隐私保护软件的强势介入 / 271
威胁来自于个人隐私保护技术 / 275
本章回顾 / 278
第 17 章 友敌关系的远大前程
——虚拟助手的兴起??/??282
虚拟助手的兴起 / 283
虚拟助手也会作恶? / 286
控制传媒与用户心理 / 291
纯净版虚拟助手? / 296
本章回顾 / 300
第五部分
有形之手的介入
第 18 章 监管还是放手???/??307
信息聚合与竞争:所有知识的总和 / 308
**竞争价格的错觉 / 311
私有制计划经济? / 315
明智监管的回流 / 317
看不见的边界 / 320
本章回顾 / 322
第 19 章 执法工具箱??/??324
竞争执法的核心挑战 / 325
从做中学 / 333
本章回顾 / 343
*后的话 / 345
从云端跌入尘埃 / 346
正反馈回路——强者*强的舞台 / 350
技术与财富分配不均 / 354
隐私与信任 / 357
财富、权力与政治 / 360
认知俘获 / 363
前方的路 / 365
致谢??/??368
注释??/??37
《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精)》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复杂迷宫中寻找出路的场景,而这个迷宫,就是由算法构建的。作为一名对技术发展保持高度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算法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提升效率、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这本书恰恰点出了我一直以来隐隐的担忧:算法是否正在被滥用,以至于形成一种无形的“陷阱”。“场景欺骗”这个词尤其引起我的注意,它暗示了一种有意识的设计,旨在通过创造特定的“场景”,来影响用户的判断和决策。我猜想,书中可能会通过剖析不同平台的实际案例,来展示这种“场景欺骗”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比如,电商平台是如何通过算法推送,让我们产生“非买不可”的冲动,或者内容平台是如何通过算法推荐,来固化我们的观点,甚至加剧社会分歧。而“超级平台算法垄断”则让我思考,当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掌握了定义信息和连接世界的权力时,会对整个社会生态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问题,更是关乎信息自由、言论多样性乃至民主进程的潜在威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算法在当今社会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在这种“陷阱”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我看到《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精)》这个书名时,第一反应是它的专业性和深度。《超级平台算法垄断》和《场景欺骗》这两个副标题,就足够吸引那些对科技伦理、商业模式和用户行为心理有深入探索欲望的读者。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泛泛而谈,而是会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当下最前沿的科技趋势,来剖析算法在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比如,“场景欺骗”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策略性和欺骗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运作逻辑,分析平台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算法设计,来塑造用户对特定情境的认知,从而引导其行为。这可能涉及到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其偏好、习惯和心理弱点,然后量身定制“场景”,使其在最容易被说服的时刻做出平台期望的决策。而“超级平台算法垄断”则指向了一个更为宏观的议题,那就是大型科技公司如何利用其在算法和数据上的优势,构建起强大的护城河,形成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我好奇书中会如何分析这种垄断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对创新生态、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以及消费者利益造成的挤压。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传达出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那些隐藏在算法背后的“陷阱”,并思考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平台霸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精)》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悬念,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科技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幕后推手”——算法——感到着迷。这本书似乎深入探讨了平台算法的黑暗面,比如它们是如何形成垄断,以及如何通过“场景欺骗”来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我设想,作者可能会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揭示那些大型科技公司如何利用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将用户锁定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限制他们的选择,甚至悄悄地引导消费。我期待书中能详细分析那些隐藏在用户界面背后的“陷阱”,比如推荐算法的个性化背后可能存在的偏见,或者信息流的排序机制如何影响我们对事实的认知。想象一下,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恰好”推送给我们的商品或信息,可能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场景”,旨在最大化平台的利益。这本书的名字还提到了“精”,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许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会触及到算法背后的伦理困境,以及我们作为普通用户,在这种力量面前的无力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抽丝剥茧,让我们理解这些复杂的机制,并或许能提供一些反制的思考。
评分《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精)》这个书名,读起来就有一种“直击要害”的感觉。它不像是一些泛泛而谈的科技评论,而是直接点出了算法在当今数字世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和“欺骗”。我设想,这本书会深入剖析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台操作,比如个性化推荐、信息流排序,甚至是商品定价策略,背后隐藏的算法逻辑。 “场景欺骗”这个词让我浮想联翩,它暗示了平台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或服务,而是在积极地“营造”特定的“场景”,以达到某种商业或控制目的。比如,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某个关键词,紧接着涌现出大量相关的产品广告,这是否就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场景”,让我们更容易产生购买欲?又或者,社交媒体上精心挑选和推送的信息,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而实现一种“场景的操控”?“超级平台算法垄断”更是触及了当今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掌握着海量的用户数据和强大的算法能力,这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市场壁垒,也可能对社会的公平竞争和信息传播造成严重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论据和深刻的分析,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算法在这些“陷阱”和“垄断”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我们读者提供一种审视和思考的角度。
评分老实说,看到《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精)》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阴谋论的画面,但又觉得这并非空穴来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算法打交道,从搜索引擎到社交媒体,再到购物网站,它们无处不在。这本书似乎旨在揭示这些算法并非中立的工具,而是可能被用来操纵和控制我们。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定义“场景欺骗”,这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用户界面,还是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并引导我们的行为?例如,当我们在网上搜索某个产品后,立即看到大量类似的产品广告,这是否就是一种“场景欺骗”?又或者,当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总是呈现出我们倾向于认同的内容,这是否也是在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信息茧房”?“超级平台算法垄断”这一点也让我格外关注,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正被少数几家巨头公司所挟持,它们的算法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能买到什么,甚至能听到什么。我期待书中能有深刻的分析,探讨这种垄断的危害,以及它对市场竞争、创新和社会公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本书的名字,尽管有些耸人听闻,但却直击了当下数字时代的核心痛点,非常值得深入阅读,去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数字生活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