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固体物理导论(原著第八版)
定价:58.00元
售价:37.1元,便宜20.9元,折扣63
作者:(美)基泰尔 ,项金钟,吴兴惠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5025718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固体物理导论》(原著第8版)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表述深入浅出、学术特色鲜明,是系统性与先进性的结合。该书不仅可以作为各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同时对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内容提要
本书译自C.基泰尔教授所著《固体物理导论》2005年第八版。在新版中,作者对该书的论述内容和章节安排作了极其重要的拓展和调整。例如,新增加了反映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纳米结构、整数与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高温超导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等内容。全书共分二十二章,基本上概括了现代固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课题。本书从晶体结构、晶格振动和电子运动的理论出发,通过引入各种元激发的模型、概念,系统阐述了固体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及力学性质。同时,本书还讨论了非晶固体、点缺陷、位错以及合金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表述深入浅出、学术特色鲜明,是系统性与先进性的结合。该书不仅可以作为各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同时对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晶体结构
第2章 晶体衍射和倒格子
第3章 晶体结合与弹性常量
第4章 声子(Ⅰ):晶格振动
第5章 声子(Ⅱ):热学性质
第6章 自由电子费米气
第7章 能带
第8章 半导体晶体
第9章 费米面和金属
0章 超导电性
1章 抗磁性与顺磁性
2章 铁磁性与反铁磁性
3章 磁共振
4章 等离体子、电磁耦子和极化子
5章 光学过程与激子
6章 介电体和铁电体
7章 表面与界面物理
8章 纳米结构
9章 非晶固体
第20章 点缺陷
第21章 位错
第22章 合金
附录
常用数值表
元素周期表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基泰尔 译者:项金钟 吴兴惠
文摘
序言
与我之前接触过的其他几本固体物理教材相比,这本导论在处理电子理论和磁性的章节时,展现出了极强的现代性和前瞻性。它并没有止步于传统的德鲁德模型或仅仅停留在经典的薛定谔方程求解上,而是非常及时地引入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思想,尽管篇幅不深,但足以让有志于计算物理或材料科学的学生提前窥见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磁性这一章,对自旋波、朗道-费弗斯理论的阐述,逻辑衔接得非常紧密,从宏观的磁矩到微观的量子激发,过渡得毫无滞涩感。我个人非常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进一步阅读”推荐列表,这些推荐文献大多是该领域的经典综述或里程碑式的论文,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知道知识的海洋远不止于课本的几百页。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无疑是为“想深入研究”的学生量身定制的指南。
评分这本《固体物理导论》的引进版,我得说,对于我们这些刚接触凝聚态物理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盏明灯。我记得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体量和清晰的目录吸引住了。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堆砌公式,而是非常注重从物理图像的建立入手。比如,在介绍晶格振动和声子概念时,作者并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哈密顿量,而是先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比如将晶格想象成一排弹簧连接的小球,一步步引导我们理解集体激发和色散关系的意义。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门槛。即便是那些初看就觉得晦涩难懂的布洛赫定理和能带结构,在书中也被拆解成了更容易消化的模块,配有详尽的数学推导和清晰的物理阐释。特别是对于晶体对称性的介绍,虽然内容深入,但讲解的逻辑性极强,让人在掌握数学工具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对称性在简化物理问题中的巨大威力。可以说,这本书为我后续深入学习凝聚态物理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让我对“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部分,说实话,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部分习题都紧密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真正能检验你是否理解了推导过程和物理图像,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尤其是那些需要你根据已知的晶体结构推导出某个物理量(比如声子频率或有效质量)的题目,做得完一遍,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提升一个台阶。忧的是,有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如果没有课后答案或详尽的提示,对于自学的读者来说,确实容易卡住,甚至会产生挫败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适度的挑战性恰恰是这本“导论”的魅力所在——它不是一本“保姆式”的教材,它要求读者必须付出努力去“挣得”知识。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演算这些习题上,最终发现,那些最难啃的骨头,往往藏着最精华的物理思想。
评分老实讲,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我个人感觉是相当不错的,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精髓,读起来顺畅自然,很少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这一点对于理工科教材尤其重要,因为一旦翻译质量不过关,那些严谨的物理概念就可能因为措辞的偏差而产生歧义,耗费读者大量时间去甄别。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经典实验例子时的细致程度。比如,在讨论费米液体理论的部分,对库珀对的形成机制和超导转变的描述,不仅仅是给出结论,而是详尽地回顾了历史上的关键实验发现,这使得整个理论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纯粹的公式记忆。此外,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十分精良,那些二维、三维空间的晶体结构示意图,以及能带图的绘制,都非常清晰直观,经常能帮助我瞬间理解那些抽象的几何关系。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点,更在于它构建了一种严谨的、注重物理洞察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散发着一种历经时间沉淀的权威感。翻开书页,你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某个学期的教学大纲,更像是一部凝聚了几代物理学家智慧的结晶。它在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性概念时,也表现得非常谨慎和客观,比如关于能带的拓扑性质和某些近似方法的适用边界,作者总会给出审慎的说明,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严谨性,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物理学工作者至关重要。尽管市面上有许多更新更薄的教材出现,但这本书在基础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是难以被完全替代的。它更像是一部工具书,当你学完一门新的固体物理分支后,回过头来查阅这本书,总能找到最扎实、最清晰的定义和原理回顾。对我而言,它已经从一本教科书,升格为我书架上常备的参考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