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9787530964606 天津教育出版

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9787530964606 天津教育出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玲玲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正面教育
  • 成长指南
  • 0-6岁
  • 好妈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4606
商品编码:293360304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定价:28.00元

作者:李玲玲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309646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好妈妈要懂读心术》是教育学专家李玲玲女士的新作。在这部作品中,李玲玲从心理学角度入手,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案例,从婴儿期到高中等整个孩子的成长期,全面细致地讲述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完美运用,从而为每个妈妈成为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提供了指导方法。每一个妈妈都不缺少对孩子的爱,只是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李玲玲告诉妈妈们,好妈妈要懂读心术,好妈妈要从心开始,读懂孩子的内心,用心与孩子交流,才是真正的好妈妈,才是可以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
1.作者李玲玲是心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在新东方等多家教育机构任职,著有多部教养类畅销书,在家庭教育领域非常专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以心理学为切入点,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案例,以身作则讲述妈妈读心术,读心术和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有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行文朴素流畅,偏口语化的叙述方式,给人更亲切的感觉,更利于妈妈们理解和接受。每个妈妈都是心理学家,个妈妈都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给孩子*舒心、*贴心、*安心的成长空间,《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不懂读心术就不懂孩子的心理,不懂孩子的行为,不懂孩子的生活……读心术是妈妈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是妈妈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内容提要


亲子教育成功的根源不在于父母的方法有多么精妙,也不在于你是否按照所谓的教育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孩子。因为方法是固定的,但孩子的思想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的思想都在随时改变。死板的方法永远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能让我们顺利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只有一个——读懂孩子的心。当你明白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你和自己的孩子就已经有了完美的沟通。

目录


自序
章 决定孩子一生的世界观
1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2 宝宝爱周杰伦的歌
3 学习“雷锋”好榜样
4 好孩子要有好品质
5 和陌生人有个约会
6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7 先抢抢,再分享
8 学习是个基础活儿
9 敏感期的不敏感
10 别看拳脚,看“聊”效
11 好习惯要熟能生巧
12 若即若离,若远若近
第二章 形成孩子基本的社会观
1 向着幼儿园,前进,前进进
2 新环境,新生活,新起点
3 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 拳脚小动作,读心大道理
5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6 懂责任更要懂承担责任
7 说不会就不会,会也不会
8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9 生活时间表,量身定做
10 拍屁屁不如“拍马屁”
11 健康从讲卫生开始
12 问问惹人烦,烦烦更聪明
13 左手特长,右手兴趣
第三章 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1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五道杠的心
2 权力和责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 问你爸去?问你妈去?自己想去
4 大人的事儿,小孩儿靠边站
5 选择需谨慎,别让特长成特短
6 说谎话的孩子你伤不起
7 爸坚持,妈坚持,坚持带坚持
8 游戏本无错,父母自扰之
9 身冻,所以更要动身,锻炼
10 谦虚惹人爱,骄傲遭人烦
11 早恋很纯洁,千万别伤害
12 犯懒很容易,治懒有妙招
13 一切失败都是纸老虎
14 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孝顺
15 狠抓节约政策,落实积累方案
16 咱做的不是家务,是体贴
17 锻炼意志,相信自己
第四章 教育孩子从认识生命开始
1 初中,新的挑战,新的开始
2 打破困惑,更进一步
3 合理引导偏执情绪
4 把错误想法斩草除根
5 正视叛逆,做他的知心朋友
6 抹平代沟,互相尊重
7 让孩子自由的飞翔
8 爱成绩更要爱孩子
9 和孩子一起处理感情问题
10 控制情绪,修炼气质
11 同一个爱好,同一个世界
12 快乐学习,别信苦读那一套
第五章 是时候让孩子了解生活了
1 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2 青春期,和孩子一起青春
3 早恋、早熟,傻傻分不清楚
4 不想承担责任的孩子不会懂义务
5 对于爱好,不抛弃、不放弃
6 爱竞争,爱合作,爱进步
7 爱钱有道,用钱也有道
8 不是看电视,是看品质
9 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10 你吵,或者不吵,交流就在那里
11 得饶人处且饶人,少折腾人吧
12 老师错吧不是错,学会体谅别人
13 给学习加点料,让学习更有味儿
14 用真心诚心换朋友的心
15 高调地表扬,低调地批评
16 不完美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
第六章 后一课:正确面对人生抉择
1 淡定,谨防皇帝不急太监急
2 一起战斗,但别替他参战
3 监督他的复习计划,不要放水
4 自我评价,我的地盘听我的
5 少壮太努力,不如巧学习
6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亏本
7 报志愿,不要越俎代庖
8 大考小考,考好考坏,淡定对待
9 手放开,让孩子飞向国外
10马后炮——考后关怀至关重要

作者介绍


李玲玲,心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后专事教育,曾在新东方等多家教育机构任职,认为教育是世界上难、有成就感的事业,在许多杂志、报纸上均有相关文章发表。著有《管理你的情绪》《别怕孩子犯错》《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做》等畅销书籍,作品在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欢迎。

文摘


序言



《潜心聆听: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连接密码》 引言 为人父母,是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修行。我们倾尽所有,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成长环境,提供丰衣足食的生活,更期望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生。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与关怀中,我们是否真正触及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是否能够理解他们那些未曾言说的困惑、喜悦、失落与渴望?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足够了解孩子,但现实却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期。孩子行为上的叛逆、情绪上的波动、学业上的瓶颈,或是与同龄人之间的人际交往障碍,都可能成为父母们棘手的难题。我们尝试过各种方法,阅读了无数育儿书籍,但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潜心聆听: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连接密码》这本书,正是为了帮助您打破这层屏障而生。它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更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之旅。我们将带您超越表象,学习如何敏锐地捕捉孩子细微的情绪信号,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以一种真正有效的方式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心灵连接。 本书的宗旨是引导父母们回归“倾听”的本质,但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感知,用理解去回应。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他们的成绩、规则和行为的规范上。然而,真正的教育,始于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尊重与洞察。 第一章:看见孩子——超越行为的表象 我们常常根据孩子的行为来判断他们,例如,孩子哭闹就认为是“不听话”,孩子沉默就认为是“乖巧”。然而,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截然不同的情绪和需求。 情绪的解码器: 本章将教您识别各种情绪信号,无论是孩子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还是肢体语言的暗示,亦或是那些含糊不清的言语表达。我们将探讨孩子常见情绪的根源,例如,为什么孩子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为什么他们会突然变得胆怯? 行为背后的故事: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沟通方式。本章将引导您学会“读懂”这些行为背后的故事。比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频繁走动,可能不是为了捣乱,而是因为坐不住,需要更多的活动;一个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可能不是自私,而是因为他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 “我”的地图: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价值观。本章将帮助您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了解他们的“我”的地图,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 第二章:倾听的艺术——走进孩子的心灵花园 倾听,是连接心灵的桥梁。然而,真正的倾听并非仅仅是安静地听,而是包含着理解、共情和接纳。 积极倾听的五大要素: 我们将深入剖析积极倾听的关键技巧,包括保持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的配合、适时的点头与回应、避免打断和评判,以及提问的艺术。这些技巧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 同理心的力量: 同理心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本章将教您如何培养同理心,如何在孩子感到沮丧、失望或愤怒时,用恰当的语言和态度去安抚和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懂你”。 沉默的力量: 有时候,最有效的倾听是给予孩子空间和时间。本章将探讨如何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表达,而不是急于填补空白。 倾听的误区: 我们也需要警惕那些看似倾听,实则阻碍沟通的误区,例如,急于给建议、过度的安抚、或者将孩子的感受与自己的经历进行比较。 第三章:沟通的桥梁——构建信任与理解的对话 当父母真正懂得倾听,沟通的门便会自然打开。有效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增进亲密,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沟通榜样。 “我”的语言: 如何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用“你”来指责或评价孩子。例如,与其说“你总是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不如说“我看到房间有些乱,我希望能和你一起收拾一下”。 提问的智慧: 开放式提问能够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和表达,例如,“你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解决冲突的艺术: 冲突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章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冲突解决模型,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赞美与鼓励的魔力: 赞美要具体而真诚,鼓励要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第四章:理解成长——捕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婴幼儿时期: 建立安全感,理解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回应婴儿的哭声和需求。 学龄前期: 探索独立,发展语言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小学阶段: 学习社交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 青春期: 理解叛逆期的心理,尊重孩子的独立需求,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 第五章:智慧养育——将理解融入日常 理解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日常的点滴之中。 创造安全的情感空间: 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家永远是他们最安全的港湾。 成为孩子的朋友: 在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与孩子建立深厚的友谊。 榜样的力量: 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耐心与包容: 成长需要时间,理解需要耐心,包容是爱的体现。 结语 《潜心聆听: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连接密码》是一本邀请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书。它鼓励您放下固有的观念,以一颗开放而充满爱的心,去倾听、去理解、去连接。当您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您会发现,育儿不再是挑战,而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温暖的爱的旅程。您的孩子,也将因此更加自信、独立、快乐地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市面上大部分育儿书都有点“审美疲劳”,它们总是在重复“积极管教”或者“正面沟通”这些概念,但缺乏实操的深度和心理学的支撑。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将理论和生活场景无缝对接。它不仅仅停留在“共情”的口号上,而是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解码”系统。我个人感觉,作者在分析孩子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时,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引用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观点,但表述起来却异常的生动和人性化。举个例子,书中关于“依恋关系”的章节,它不是枯燥地解释安全型依恋的定义,而是通过几个家庭故事,展示了早期连接的微小瞬间如何塑造孩子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这让我猛然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眼神、片刻的疏忽,其实都在给孩子刻下深刻的印记。阅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开始反思自己过去一年中,有多少次是“在场”但“不在心”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迫使你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份育儿SOP。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力量”。它不是那种激昂的、让人读完后斗志昂扬、但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的“鸡血”读物。相反,它散发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你在面对育儿高压时,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喘息和回归平静的支点。我最欣赏它处理“冲突”的方式。很多时候,父母在处理孩子冲突时,第一反应是制止、隔离、讲道理,目的是快速恢复表面的和谐。这本书却教会我如何在冲突发生时,把焦点从“谁对谁错”转移到“双方的需求是什么”。这种视角的转换,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场面,有了一种缓冲和溶解的可能性。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处理了一次姐妹间的争执,虽然过程依然有拉扯,但最终的结果是,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分享那个被争夺的玩具,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用语言表达“我想要那个,因为……”而不是单纯地推搡。这种从“行为修正”到“能力培养”的升维,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

评分

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亲子沟通的书籍,大多集中在“表达技巧”上,比如怎么组织语言让孩子听进去。但这本书的关注点显然更深一层——它探讨的是“连接的质量”。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非语言信息在亲子互动中的巨大能量。比如,孩子在沮丧时,父母一个不经意的叹气,可能比任何一句安慰的话语都更具杀伤力。这本书像一面放大镜,把我平时忽略掉的那些微妙的互动瞬间都清晰地呈现出来。它教会我的不是一套新的对话脚本,而是训练我的“第六感”——那种对孩子情绪能量的敏感度。当我开始真正关注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语调时,我发现孩子对我的反馈也变得更开放了。这种内在的觉察训练,比任何外在的管教技巧都要持久和有效。它让育儿从一种外部任务,转化成了一种内在的修行,深刻且令人敬佩。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书中的一股清流,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那个经验丰富、又特别善解人意的妈妈在跟你分享她的心路历程。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深入骨髓的同理心,她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而是会带你回到那个特定的场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波动。比如,当孩子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而大发脾气时,很多书会教你如何“控制场面”,但这本书却引导我去探究那个“为什么”。我记得书里有一个案例,关于一个男孩因为玩具被抢而爆发的情绪,作者没有急着去评判对错,而是耐心地分析了孩子在那个瞬间感受到的“不公平感”和“失控感”。这种细致入微的剖析,让我这个平时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的家长,开始学会透过行为的迷雾,去触碰孩子最真实的内心需求。这种“读心”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技巧,不如说是在重塑我与孩子相处的基本姿态——从“管理者”转变为“倾听者”。阅读体验非常沉浸,仿佛作者正拿着一把精巧的钥匙,一步步打开了孩子那扇看似紧闭的心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需要被理解的小生命。

评分

我发现很多家长在育儿的路上,会陷入一种“完美主义陷阱”,总想成为那个无所不能、永远理智的榜样。这本书恰恰是解开这个束缚的良药。它非常坦诚地探讨了父母自身的局限性、疲惫感,以及我们如何将自身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读懂孩子,首先要学会原谅那个不够完美的自己。它没有要求我们做到“好妈妈”这个虚无缥缈的标签,而是鼓励我们成为一个“真实且不断学习的妈妈”。这种自我接纳的态度,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焦虑。我不再因为一次情绪失控而懊恼一整天,而是会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审视自己当时的情绪来源。这种“自我的读心术”,其实是读懂孩子的基础。它的结构编排非常人性化,不追求一口气读完,而是鼓励你带着自己的困惑,去书中寻找对照和启发,读完后合上书本,会发现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被温柔地熨平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