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怎么养孩子不生病
定价:26.00元
作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113252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点击进入 机械工业出版社亲子生活馆: 王莒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干燥综合征、白癜风、湿疹、痤疮、银屑病、过敏症、慢性支气管炎等。陈誩:消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名老中医王嘉麟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金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名老中医吉良晨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王笑民: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名老中医郁仁存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肺癌、癌、大肠癌等。蔡念宁: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主任、皮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白癜风、银屑病、湿疹、慢性荨麻疹、脱发、痤疮及瘙痒性、病毒性皮肤病等。许昕:妇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名老中医柴松岩、刘琨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内分泌失调性月经病、盆腔炎、症、肌瘤等。郑军: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发热、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等。滕秀香: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名老中医柴松岩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早衰、月经不调、内膜异位症、宫颈病变等。李建:主任医师。***名老中医宋祚民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脾胃病、咳喘症、失眠、小儿遗尿等。刘清:副主任医师,***名老中医陈彤云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痤疮、病毒性皮肤病、湿疹皮炎、反应性皮肤病等。
内容提要
孩子生病后,家长很焦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针对家长挠头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的儿科医生们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把对儿童的饮食营养、常见疾病以及日常保健的诊断和建议,形成此书,奉献给急需获得健康育儿指导的家长们。此外,本书还针对不同体质类型和一些常见疾病配有简单实用的方药和食疗餐谱,帮助家长更好地抚育孩子,使他们健健康康地成长。
目录
前言
章 日常饮食保健康
1孩子为什么会生病
2孩子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3辅食添加有哪些注意事项
4孩子不同体质有哪些特点
5如何根据孩子的体质选择饮食
6作为父母,您了解食物的属性分类及功效吗
7孩子平时是否能常吃祛
8孩子如何进行四季养生
第二章 常见问题好调养
1孩子上幼儿园爱得病怎么办
2脾胃是孩子疾病的重要防线
3什么样的孩子属于有“积”
4厌食的防治
5肺部疾病饮食养
6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
7儿童多动症的防治
8儿童抽动症的防治
9怎样给孩子煎中药
10孩子发高烧,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11孩子的血铅值高需要治疗吗
12腹泻的孩子看西医还是看中医好
13孩子黄瘦需要吃补品吗
14孩子为什么爱出汗
15孩子爱出荨麻疹怎么护理
16孩子患鼻炎怎么办
17反复咳嗽不愈怎么办
18为什么有些孩子感冒咳嗽时出现喘憋症状
19孩子上火怎么办
20孩子老肚子疼怎么办
第三章 传染性疾病的护理
1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日常护理
2小儿风疹的日常护理
3小儿痢疾的日常护理
4小儿麻疹的日常护理
5小儿腮腺炎的日常护理
6小儿手足口病的日常护理
7小儿水痘的日常护理
8小儿猩红热的日常护理
9幼儿急疹的日常护理
第四章 呼吸性疾病的防治
1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
2小儿咽炎的预防与护理
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防治
4小儿哮喘的家庭护理
5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鼻塞”
6孩子打呼噜是怎么回事
7小婴儿口腔中出现白屑是怎么回事
第五章 消化性疾病的应对
1感冒高烧时出现抽风是怎么回事
2食积是怎么回事
3习惯性便秘如何调护
4腹泻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调护
5孩子为什么容易发生脾胃不和,如何调理
6小胖墩是怎么形成的,怎样预防
7感冒发烧后为何食欲差
第六章 简单实用的保健法
1小儿能扎针吗,能治哪些病
2小儿能艾灸吗,艾灸能治哪些病
3小儿能刮痧吗,刮痧能治哪些病
4小儿能拔罐吗,拔罐能治哪些病
5小儿能做足部按摩吗
6简单易学的小儿按摩法
7孩子遗尿怎么办
8孩子上火眼睛红怎么办
9“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怎么回事
10春季如何预防感冒
11孩子的夏日饮食如何打理
12如何避免孩子停食着凉
13孩子感冒的中医外治疗法
14孩子哮喘有哪些中医外治疗法
15孩子腹泻有哪些中医外治疗法
16孩子近视怎么办
17想让孩子长高该怎么办
18中医如何给孩子看病
作者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的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医院占地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开设住院床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育儿书那种按年龄段线性推进的沉闷模式。我发现它更侧重于“问题导向”,比如,开篇就设置了“应对突发状况的黄金三小时”这样的章节,直击父母最恐慌的痛点。当我因为孩子半夜突发呕吐而手足无措时,正是书里关于“呕吐后如何观察脱水迹象”的步骤图,让我迅速稳定了情绪,并做出了正确的初步处理。后续内容则像一个知识的迷宫,你可以根据自己当前遇到的困惑,随时跳转到对应的章节去寻找答案,比如我对“如何科学建立宝宝的免疫屏障”特别感兴趣,就可以直接翻到免疫系统构建的那部分,信息检索效率极高。这种非线性的、以需求为核心的编排逻辑,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个真正可以“用起来”的家庭健康手册,而不是一本只能从头读到尾的理论著作,实用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讲解育儿理念上采取了一种非常温和且具有启发性的叙事方式,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作者似乎很懂得现代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妈那种既渴望科学知识又害怕“过度医疗”的矛盾心理。书中大量的案例分享,都是基于真实生活场景的,读起来代入感极强。比如,关于“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那一章节,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晦涩的医学定义,而是通过描述小明和小红两个虚拟宝宝的不同症状发展轨迹,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主动性和理解深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身体发出的“小信号”不再那么恐慌,而是学会了如何冷静地观察和初步判断,这对我建立育儿自信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教会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学会思考”,这是任何电子文档都无法替代的价值所在。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作者在知识的平衡性上所下的苦功。它没有盲目推崇某一种育儿流派,而是非常客观地呈现了不同专家体系下的观点,然后引导读者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选择。例如,在谈到“辅食添加的时机与顺序”时,作者并不仅仅是罗列了推荐食物清单,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解释食物添加背后的营养学原理,以及不同体质的孩子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这种深度的解析,让我从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一个“理解者”,我不再是机械地遵循某个时间表,而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甚至在面对一些非标准情况时,也能基于已有的知识框架做出合理的变通。这种从“术”到“道”的提升,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财富,它赋予了我育儿的主动权和科学的判断力,让我摆脱了信息焦虑的泥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着清新的绿色插图,看起来非常舒服,完全没有那种传统育儿书的刻板印象。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光是翻阅前几页的导读部分,就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深入骨髓的耐心和对现代父母的理解。书里排版特别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留白充足,即便是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还穿插了许多实用的小表格和流程图,比如“宝宝发烧的居家观察清单”这种,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家庭可以操作的指南。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细叮咛,让人在焦虑的育儿路上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依靠。整体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动时没有那种廉价的沙沙声,让人愿意反复翻阅和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儿科医生,用邻家大姐的口吻和你聊家常。它最棒的一点是,它将复杂的医学名词进行了“平民化”的翻译,比如,它会用“小卫兵”来代指免疫细胞,用“能量工厂”来比喻线粒体,这种形象化的比喻,不仅让年幼的孩子容易理解,也让成年人能够快速抓住核心概念。我发现,在和长辈交流育儿观念时,我能够更清晰、更有说服力地表达我的科学观点,因为我已经掌握了那种既专业又易懂的“话术”。这种“知识可转化性”是很多育儿书所欠缺的。它不仅治愈了我对孩子生病的恐惧,更武装了我的育儿沟通能力,让我能更自信地成为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