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足球训练完全图解:控球技术(全彩图解版)
定价:49.80元
作者:【德】彼得·施赖纳(Peter Schreiner)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54248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德甲豪门 FC 沙尔克04 俱乐部U19 教练彼得·施赖纳 专业写作!320幅专业球员演示照片和赛场示意图160余项个人技术训练及团队技术训练全方位解读控球技术:★初次触球准备:自由空间和身体位置★触球★控球跑动:运球、佯攻★收尾动作:传球、横传、射门
内容提要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各项技能都要面对时间的考验和对手的施压。足球运动员们几乎没有机会冷静地接球、运球、传球或者射门,他们往往只有具备了在跑动中快速且安全地控球的能力才能踢出漂亮的球。但是,控球并不仅始于运动员脚下控球的时候,也经常发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和面对对手时。《足球训练完全图解:控球技术(全彩图解版)》通过320幅照片和插图讲解了160多项个人和团队的技术训练,内容涵盖控球、运球、佯攻、传球、交叉跑动和射门进球等。每章都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开篇,为团队高效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信息。
目录
目录
前言 9
1 培养和提高球感 13
1.1 平衡感—控球的关键 13
1.2 感知—控制身体姿势和准确移动的基础 14
1.3 练习:肌肉运动感知和平衡训练 16
1.3.1 个人带球训练 16
1.3.2 搭档带球训练 17
1.3.3 团队训练 19
1.3.4 对手拦截抢球 21
1.4 颠球 22
1.4.1 基础理论 22
1.4.2 学习颠球 23
1.4.2.1 平衡 23
1.4.2.2 初学者的个人训练 24
1.4.2.3 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人训练 25
1.4.2.4 搭档和分组训练 27
1.4.2.5 颠球比赛 29
a)没有球网的足球练习—1v1 29
b)足球循环 30
1.4.2.6 拨球 32
a)上滚 33
b)颠球 34
c)脚后跟挑球 34
d)脚背挑球 35
e)马拉多纳式挑球 36
f)任意球 37
2 控球 39
2.1 基本理论 39
2.2 练习:训练的重点是控球 41
2.2.1 控制地面球 41
2.2.2 空中控球 47
3 运球 51
3.1 彼得 施赖纳系统 (P-S-S) 51
3.2 彼得 施赖纳系统 的特点 52
3.3 彼得 施赖纳系统 的优点 53
3.4 基本理论 55
3.4.1 控球、传球、运球和佯攻 55
3.4.2 一名的运球者必须具备的…… 56
3.4.3 运球员遵循的10条基本规则 57
3.4.4 在以下情况下运球是有用或必须的 58
3.4.5 在彼得 施赖纳系统 中学习运球 59
3.5 练习:运球和佯攻训练 60
3.5.1 小团队的基本训练 61
3.5.1.1 站在对手前面 61
a)虚晃步法 61
b)里维利诺(Rivelino)技巧 61
c)单脚往后拖 62
d)使用脚内侧并270°转身 63
e)马修斯(Matthews)技巧 64
3.5.1.2 训练—对手站在面前 64
a)配对进行对手站在面前的训练 64
b)四人一组进行对手站在面前的训练 65
c)6人一组进行对手站在面前的训练 66
d)带中心点的三角形 67
e)带中心点的正方形 67
3.5.1.3 对手站在侧边 68
a)270°向内转身 68
b)
作者介绍
彼得·施赖纳 是众多足球教科书、DVD和培训软件的作者和制作人。他拥有欧足联*并执教德国地区联赛以及FC Schalke 04(德国专业足球俱乐部)的U19。他还是青年足球研究所董事以及德国足球研究院的联合创始人,并曾在众多专业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乎了我的预期,但遗憾的是,它完全跑偏了。我购买它,是希望了解关于现代金融市场中高频交易的一些基础模型和风险规避策略。结果,我拿到了一部关于古希腊戏剧中悲剧母题的深度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文学评论界的泰斗,他对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文本分析细致入微,简直到了“一字一句都不放过”的程度。书中对“命运”这一概念在不同剧本中的演变,进行了长达数十页的铺陈和对比,引用了大量的古希腊文原文进行注释和解读。虽然我对这种古典文学研究抱有敬意,但对我急需了解的金融知识来说,这些内容简直是天方夜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某个特定场景中演员走位的象征意义的解读,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然而,这种“过度专业化”的聚焦,使得它完全失去了作为一本大众实用指南的价值,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得到的是一篇顶级的文学论文,而不是我需要的交易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说,色彩鲜艳,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版精制的感觉。虽然我拿到手的是另一本关于室内设计原理的著作,但光是包装的用心程度就让人对这家出版社的出品抱有好感。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理工科书籍特有的严谨感扑面而来,虽然内容和足球训练毫无关系,但我对它的排版和装帧设计倒是印象深刻。内页的用纸很厚实,可以想象如果内容是图文并茂的教程,那视觉效果一定会非常棒。这本书的厚度也比我预期的要实在一些,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感觉内容一定很充实。不过,实话实说,拿到手发现内容完全是关于中世纪欧洲历史变迁的学术专著,这让我这个本来期待轻松阅读的读者略感措手不及。尽管如此,我还是仔细翻阅了它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分析,其研究的深度和引用的史料之详尽,确实体现了专业研究的水准。这本历史书的装订方式是锁线胶装,非常牢固,翻阅起来不用担心散页的问题,这点值得称赞。总之,从物理层面上看,这是一本制作精良的书籍,尽管它不是我原本想找的那个“足球宝典”。
评分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灾难,主要体现在其导航和目录设计的糟糕上。我本打算找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实用指南,希望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快速定位到“如何有效处理邮件”这类实操技巧。然而,我手上的这本书,其目录结构混乱得让人抓狂。它似乎是某种哲学思辨录,章节标题极其抽象,比如“论存在的瞬间性与意志的界限”,你根本无法从标题推断出内部究竟讨论的是什么具体内容。更糟糕的是,书中的引用和脚注系统也做得极其不规范,当你试图追溯某个观点的来源时,常常会发现引用编号指向一个莫名其妙的页面,或者直接中断。这使得想要进行深入研究或交叉验证变得异常困难。我试图用书签标记几个我认为重要的段落,但由于缺乏清晰的段落编号或小标题辅助,过两天再回看时,完全失去了上下文的参照系,感觉自己像是在一片知识的迷雾中漂浮。对比我期待的那种清晰标注“步骤一、步骤二”的结构化书籍,这本简直是反向教学,教你如何迷失在文本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晦涩难懂,仿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层层学术编码的。我本来想看的是一本讲述如何提升日常写作效率的工具书,结果手里这本是关于量子物理前沿探索的论文集。里面的术语密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概念都需要我反复查阅背景知识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试图理解其中关于“叠加态的退相干效应”的论述,结果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我太笨,要么是作者完全没有考虑非专业读者的接受度。这完全不是那种能让人放松下来,快速吸收知识的读物,它更像是一份等待被破解的密码本。相较于我期待的那种直白、实用的指导手册,这本书的语言体系显得高高在上,充满了只有圈内人士才能心领神会的“黑话”。即便是从逻辑结构上看,它的论证链条也异常复杂和漫长,需要读者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去追踪每一个逻辑分支。虽然我最终放弃了深入阅读,但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重量感,是任何一本大众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让我感到最为不值的一点是它的“时效性”问题,尽管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依然很好。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介绍最新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和伦理边界的电子科技前沿读物。然而,我手里的内容,似乎定格在了十年前的某个技术节点上。书中详尽介绍了当时最先进的几种机器学习算法,但对于近五年突飞猛进的深度学习、Transformer架构或生成式AI只字未提,甚至连基本概念都没有触及。这使得书中的“前沿”知识,如今看来,已经变成了“历史回顾”。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当前很常见的数据分类问题,结果发现那些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远远落后于现有的开源工具包。这种知识的滞后性,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每翻开一页,都像是被拉回了一个旧时代的技术讨论现场。对于快速迭代的科技领域而言,一本没有及时更新内容的“新书”,其价值会迅速贬值。我宁愿看一本略显粗糙但紧跟热点的电子版资料,也不愿被一本印刷精美的“过时指南”所束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