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实践指南 【美】戴蒙·伯顿(Damon Burton)、托马斯·

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实践指南 【美】戴蒙·伯顿(Damon Burton)、托马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戴蒙·伯顿Damon Burton,托马斯· 著
图书标签:
  • 运动心理学
  • 教练员
  • 心理技能
  • 运动员
  • 绩效
  • 动机
  • 压力管理
  • 目标设定
  • 自信心
  • 心理韧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5710
商品编码:2935486524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实践指南

定价:128.00元

作者:【美】戴蒙·伯顿(Damon Burton)、托马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54557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美国运动心理学专家融合45年执教实践及研究成果以前沿理论结合真实案例,阐释心理训练的引导和实践方式美国运动教育项目组(ASEP)银牌级别面向教练的运动心理学课程教材以简单清晰的逻辑路线图,结合真实案例,详解●如何利用竞争激励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并促进团队合作;●如何有效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保持与运动员的良好沟通并给予反馈;●如何帮助运动员掌握包括目标设定、意象、放松和激励以及自我对话在内的心理训练工具,培养包括动机、能量管理、注意、压力管理、自信在内的心理技能;●如何利用多种心理训练工具和技能制定个性化心理计划和训练课程,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达到运动表现的流畅心理状态。帮助教练员通过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个人实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和培养具有强大心理坚韧性的“超级强队”!

内容提要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意识到:比起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训练,心理训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本书以作者45年的学、科研和咨询经验及成果为基础,结合大量真实案例,阐述了心理训练的执教和实施方式。本书不仅讲述了教练应该如何培养和健全执教哲学,与运动员进行有效沟通,还详解了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训练工具,培养必要心理技能的方法和过程。同时,本书介绍了关于制定科学心理计划与训练课程的内容,旨在帮助教练员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有效增强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实现运动表现。

目录


ASEP 银牌级别系列课程前言 …………………………………………………ix
前言 ………………………………………………………………………………xi
致谢 …………………………………………………………………………… xiii
部分 基础概念 ………………………………………………………… 1
章 执教哲学 …………………………………………… ………………3
培养积极的执教哲学 4
理解竞争并建设性地利用 11
第2 章 沟通 ………………………………………………………………… 17
什么是沟通 18
表达有效信息 19
细心倾听 30
冲突与对抗 33
第3 章 心理技能训练简介 ………………………………………………… 39
心理因素和表现 40
MST 有用吗 43
MST 方法 45
与MST 相关的障碍和谬见 48
培养MST 50
第2 部分 开发心理训练工具 ……………………………………………… 57
第4 章 目标设定 …………………………………………………………… 59
什么是目标以及为何利用目标 60
有效目标的特征 62
发挥目标作用:目标的实施过程 69
培养运动员目标设定技能 73
第5 章 意象 ………………………………………………………………… 79
什么是意象 80
影响意象有效性的因素 82
有效使用意象 83
制订意象训练计划 94
第6 章 放松和激励 ………………………………………………………… 99
什么是放松 100
放松策略 104
什么是激励 109
激励策略 109
培养运动员放松和激励技能 113
第7 章 自我对话 ……………………………………………………………121
自我对话的概念 122
运用自我对话的方式 123
积极和消极思维 125
优化自我对话 130
培养运动员聪明的对话技能 139
第3 部分 提高心理技能 ………………………………………………… 145
第8 章 动机 ……………………………………………………………… 147
什么是动机 148
运动员的需求和内部动机 149
奖励的影响 153
应对成功和失败 155
创造掌握导向型动机气氛 160
第9 章 能量管理 ………………………………………………………… 167
理解能量管理 168
唤醒是如何影响能力表现的 169
为何唤醒不足和过度唤醒都会影响能力表现 170
确定佳能量区域 172
心理层面的唤醒 177
培养运动员的能量管理技能 182
0 章 注意 ……………………………………………………………… 187
理解注意 188
注意容量 191
选择性注意 193
持续性注意:专注力 196
实施注意技能计划 201
1 章 压力管理 ………………………………………………………… 205
理解压力 206
压力管理 210
培养运动员的压力管理技能 217
2 章 自信 ……………………………………………………………… 227
理解自信 228
自信的概念 229
提升自信 234
培养团队信心 240
在比赛中培养和保持自信 241
自我实现预言:自信水平提升或降低 242
培养运动员的自信 243
后的思考:培养后的自信 245
第4 部分 融合心理训练工具和技能 ……………………………………… 247
3 章 心理计划 ………………………………………………………… 249
认识心理计划 250
心理计划类型 253
启动、释放和提示词的作用 254
开发心理计划 255
开发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技能 271
4 章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 275
开始 276
有效MST 计划的组成要素 276
实施一个基础MST 计划 284
附录A 复习题答案 ………………………………………………………… 291
章:执教哲学 291
第2 章:沟通 292
第3 章:心理技能训练简介 292
第4 章:目标设定 293
第5 章:意象 293
第6 章:放松和激励 294
第7 章:自我对话 295
第8 章:动机 296
第9 章:能量管理 297
0 章:注意 298
1 章:压力管理 299
2 章:自信 300
3 章:心理计划 301
4 章: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302
附录B 放松和激励演示 …………………………………………………… 305
渐进式肌肉放松演示示例 305
自我导向放松演示示例 307
能量机示例 309
治愈白光示例 310
附录C 表现策略测试 …………………………… ……………………… 313
术语表 ……………………………………………………………………… 317
参考文献 …………………………………………………………………… 327
关于作者 …………………………………………………………………… 339

作者介绍


戴蒙·伯顿(Damon Burton)博士,爱达荷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认证咨询师和认证委员会前任主席,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体育心理学研究院前任主席,北美运动与身体活动心理学协会(NASPSPA) 终身会员。伯顿从1983 年开始教授大学生和研究生应用运动心理学课程,并且是一位具有30 年执教经验的教练。他撰写或与他人合著了大量关于评价心理技能训练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报告,并合著了《运动焦虑》(Compettive Anxiety Sport)一书。托马斯·D. 雷德克(Thomas D. Raedeke)博士,东卡罗来纳大学的运动和锻炼心理学副教授,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协(AASP)认证咨询师,健康和锻炼心理学协会主席,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成员,美国运动和体育教育协会(NASPE)运动和锻炼心理学学院前任主席。他从1983 年开始在俄勒冈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和东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应用运动心理学课程,并且是美国运动教育项目组(ASEP)执教类课程的讲师。

文摘






序言



探索心智力量:运动员心理潜能的深度挖掘与激活 在竞技体育的残酷舞台上,体能、技术和战术的卓越固然是成功的基石,但决定胜负的天平,往往倾斜于运动员那看不见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理素质。本书并非一本直接传授具体训练方法的“秘籍”,而是深入剖析运动员心理发展和表现的内在驱动力,旨在为教练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去引导、去激发运动员所蕴藏的强大心智力量。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探寻运动员内心奥秘的旅程,理解心理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训练投入、比赛表现、应对压力以及长期的运动生涯发展。 第一篇:心智潜能的基石——理解运动员的心理世界 本篇我们将着眼于理解运动员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实践指导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运动员的自我认知与动机之源 运动员的成功,始于对自己清晰的认知。我们首先要探讨运动员如何形成对自身能力、特质和局限性的理解,以及这种自我认知如何影响他们的训练态度和比赛信心。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是激发运动员潜能的关键。我们将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包括过往的成功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生理和情绪状态等,并探讨教练员如何通过合理的反馈、目标设定和情境设计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动机是驱动运动员不断前进的内在引擎。我们会区分内部动机(如对运动本身的热爱、追求进步的渴望)和外部动机(如奖牌、认可、奖励),并重点强调内部动机在培养运动员持久热情和应对挫折时的重要性。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动机对运动员训练质量、坚持度和心理韧性的影响,并提供教练员如何通过营造积极的环境、强调个人成长和过程体验,来激发运动员内在动力的策略。了解运动员的动机,是建立有效沟通和引导的关键第一步。 第二章:情绪的潮汐——运动员的情感体验与管理 情绪是运动员比赛表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往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因素。我们将深入探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可能经历的各种情绪,从积极的情绪如兴奋、专注、愉悦,到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沮丧。理解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例如比赛压力、对失败的担忧、对成功的期待、教练员的期望、队友间的关系等,至关重要。 本章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运动员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而非压抑或被情绪所控制。我们将探讨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这一强大心理工具,即通过改变对情境的看法来调节情绪反应。例如,将比赛前的紧张感视为“能量”而非“恐惧”,将一次失误视为“学习机会”而非“灾难”。同时,我们也会介绍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冥想等,帮助运动员在情绪高涨或低落时,能够快速回归平静,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于教练员而言,学会观察和理解运动员的情绪信号,并给予恰当的支持和指导,是培养运动员心理成熟度的关键。 第三章:压力的双刃剑——运动员应对压力与挑战 压力是竞技体育的常态,也是影响运动员表现的关键因素。本章将区分“挑战性压力”(eustress,有益的压力,能够激发潜能)与“有害性压力”(distress,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表现下降甚至伤害)。我们将分析运动员在面对关键比赛、强劲对手、伤病恢复、个人生活问题等不同情境下的压力源,并探讨压力对生理、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关键在于,我们不追求完全消除压力,而是要教会运动员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压力。我们将介绍“压力管理模型”,分析运动员对压力的感知、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的选择。我们会强调“接受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的核心理念,即接纳不适的感受,并承诺采取与个人价值观一致的行动,即使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教练员可以帮助运动员识别自己的压力信号,学习诸如时间管理、任务分解、寻求支持等应对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重塑对压力的认知,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第四章:心智的力量——专注力、自信心与心理韧性 在本章,我们将聚焦于运动员最重要的几种心理资本:专注力、自信心和心理韧性。 专注力 (Concentration):我们将探讨专注力的本质,包括如何集中注意力于当前任务,如何过滤掉无关的干扰,以及如何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保持专注。我们会分析导致专注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如思绪游荡、外界干扰、过度担忧等,并提供提升专注力的具体方法,如“专注力训练”的几种核心技巧,包括“锚定练习”(identifying anchors)、“分段专注”(chunking focus)以及“重塑注意力”(redirecting attention)等。教练员需要理解,专注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的技能。 自信心 (Confidence):自信心是运动员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内在驱动。我们将深入剖析自信心的来源,以及它如何影响运动员的信念、决策和表现。本章将区分“稳定性自信心”(stable confidence,建立在真实能力基础上)与“易变性自信心”(situational confidence,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并强调培养稳定性自信心的重要性。教练员可以通过设定清晰、可达成的目标,提供积极且真实的反馈,引导运动员回顾过往的成功经验,以及帮助运动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稳固和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 心理韧性 (Resilience):心理韧性是指运动员在面对挫折、失败、逆境时,能够快速恢复并继续前进的能力。我们将探讨心理韧性的关键要素,包括积极的归因方式(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或可改变的自身因素,而非固定不变的负面特质)、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支持系统以及积极的预期。教练员可以有意地为运动员创造一些可控的挑战情境,并在他们经历挫折时,提供支持性的引导,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从中汲取力量,从而培养其强大的心理韧性。 第二篇:教练员的心智导航——实践指导与策略 在理解了运动员心理世界的基本框架后,本篇将为教练员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和策略,帮助他们将这些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实际的训练和管理行动。 第五章:目标设定的智慧——驱动进步的罗盘 目标设定是激发运动员潜力、提升训练效果的关键。我们将深入探讨“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强调“过程目标”(Process Goals)和“结果目标”(Outcome Goals)的平衡。过程目标关注于具体的训练行为和技能掌握,例如“每次训练都要保证至少10次高质量的投篮练习”,而结果目标则关注于比赛的最终成绩,如“赢得这场比赛”。本章将阐述,过度强调结果目标可能增加运动员的压力和焦虑,而过程目标的聚焦则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控训练过程,提升内在动力和自信心。 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帮助运动员设定具有挑战性但可达成、且与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目标。同时,教练员需要引导运动员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并学会定期评估和调整目标。在本章,我们会讨论如何利用目标设定来增强运动员的责任感、专注力和成就感,将每一次训练都变成一次有方向、有意义的挑战。 第六章:有效沟通的艺术——建立信任与理解的桥梁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实施一切心理指导的基础。本章将深入探讨“倾听的艺术”,即不仅仅是听到运动员说的话,更要理解他们话语背后的情感和需求。我们将介绍积极倾听的技巧,如复述、澄清、提问和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反馈的艺术”。有效的反馈应该具体、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且要区分“事实性反馈”(描述行为)和“评价性反馈”(对行为进行评价)。教练员需要学会如何以积极的方式提供反馈,即使是负面反馈,也要关注行为本身而非运动员的人格,并强调改进的可能性。本章还将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如赛前动员、赛后总结、日常交流)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通过真诚的交流建立起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感,让他们愿意袒露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第七章:营造积极的团队文化——共同成长的土壤 在集体项目中,团队文化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集体表现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支持性、包容性、高绩效的团队文化。我们将分析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要素,包括共同的目标、相互的信任、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及健康的竞争氛围。 教练员的角色在于,积极地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鼓励健康的竞争,同时也要学会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团队建设活动、角色明确、以及强调集体荣誉感来增强团队的整体心理力量。一个积极的团队文化,能够让运动员在面对困难时感到自己并非孤军奋战,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对团队的归属感。 第八章:情绪与压力的实操干预——教练员的角色与工具 本章将教练员从理论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提供具体的情绪和压力干预工具。 识别与回应运动员的情绪信号:教练员需要学会观察运动员的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的变化,以及了解运动员在不同情境下的典型情绪反应。当运动员出现负面情绪时,教练员需要学会如何恰当地回应,是提供倾听和支持,还是引导其进行认知重评,亦或是提供放松技巧。 情绪调节策略的传授与练习:我们将指导教练员如何将前面章节介绍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练习、以及认知重评等方法,融入到日常训练中。例如,在训练间隙进行简短的呼吸练习,在赛前引导运动员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或者在赛后帮助运动员分析和重塑对失利的认知。 压力管理技巧的整合:教练员可以帮助运动员识别压力源,并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压力应对计划。这可能包括提前熟悉比赛场地、制定详细的比赛策略、学会接受比赛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在赛前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愉悦的活动。 第九章:心理技能的整合与应用——提升比赛表现的钥匙 本章将前面讨论的各种心理学原理和技能进行整合,强调如何在实际比赛中灵活运用。 赛前心理准备:我们将探讨如何帮助运动员制定详细的赛前心理准备清单,包括目标回顾、情绪调节、视觉化想象(Imagery)练习、以及积极的自我对话。视觉化想象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在脑海中生动地“预演”比赛过程,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熟悉比赛情境、并提前演练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策略。 比赛中的心理调控:在比赛进行中,运动员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局面。教练员需要指导运动员如何在比赛中保持专注,如何应对失误和逆境,如何管理身体的疲劳感与心理的沮丧感,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最佳决策。我们将探讨“情境觉察”(situational awareness)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预设的应对方案”(pre-planned coping strategies)来帮助运动员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有效。 赛后心理复盘与成长:比赛结束后,心理复盘同样重要。教练员需要引导运动员客观地分析比赛中的表现,包括技术、战术以及心理方面的得失。重点不在于惩罚失误,而是从每一次比赛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训练和比赛做好准备。 结语:心智力量的持续培养 运动员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本书的目的并非提供一套固定的“心理训练手册”,而是致力于赋能教练员,使其成为运动员心智发展的有力引导者。通过深入理解运动员的内心世界,掌握有效的沟通和引导技巧,并将其融汇于日常的训练和管理之中,教练员将能够帮助运动员挖掘和激活其潜藏的强大心智力量,让他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技术,更拥有坚不可摧的内心,去迎接挑战,去超越自我,最终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种关于成长的智慧,一种关于潜能的唤醒,一种关于胜利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都给人一种非常专业、严谨的感觉,尤其是在这个领域,一本好的工具书在视觉上传达出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我一直期待能找到一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提供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方法的运动心理学书籍。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晦涩难懂,像是教科书的复印版,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只是一些激励人心的口号,缺乏深层次的指导。所以,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填补这个空白。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如何处理“教练员”这个核心受众的需求,一个实战派的教练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能在训练场上、比赛日立刻派上用场的技巧,比如如何在关键时刻帮助运动员处理焦虑,如何建立持久的团队凝聚力,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来调整激励策略。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是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对话脚本或者情景模拟,这样才能真正帮我构建起心理干预的知识体系和实操经验。如果这本书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那它绝对是值得我投入时间精力的。

评分

从排版和字体选择上看,这本书的设计显得非常人性化,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密集感,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在训练间隙阅读和查阅的实践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动机维持”的探讨。很多运动员在新赛季伊始激情满满,但到了漫长而枯燥的常规赛中期,状态就会下滑,如何点燃并持续保持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是永恒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传统的“奖励与惩罚”模式,深入挖掘人类行为动机的更深层次需求,比如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如果书中能够引入一些神经科学或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元素来解释为什么某些心理干预手段会有效,那就更好了,因为多一层的科学解释,能让我更有信心地去应用这些方法。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相当可观,这通常预示着内容会比较全面和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目标设定”的论述,因为这往往是很多教练和运动员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是该设定宏大叙事的目标,还是专注于微小的、可量化的过程目标?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决策框架,指导我们在赛季初期、中期和关键战役前,如何灵活地调整目标焦点。此外,关于“团队文化建设”的章节,我渴望看到更细致的描述。建立一个积极、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远比布置战术复杂得多。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互动来渗透心理学原则,而不是仅仅在团建活动中堆砌口号。一个好的教练,其影响力应该渗透到运动员的日常习惯和思维模式中,这本书是否能提供这样的“渗透工具”?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似乎是模块化的,这一点非常符合我碎片化的学习习惯。我更倾向于能根据当前遇到的具体问题,快速定位到相应的章节进行学习和应用,而不是需要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研读。我希望书中关于“反馈的艺术”能够有突破性的见解。很多时候,教练员的本意是好的,但糟糕的表达方式,如指责式的批评或者模糊不清的表扬,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摧毁运动员的自信心。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清晰的、结构化的、正向的反馈模型,教我们如何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励运动员看到改进的可能和自身的价值。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成为一本“即插即用”的实战手册,那么它对我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能让我更好地履行作为教练员的职责。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极具吸引力的章节标题,它们似乎精准地抓住了我作为一名基层教练长期以来在带队过程中遇到的痛点。特别是关于“情绪调控与压力管理”那一部分,我总觉得我们队伍在面对强敌时,技术和体能上并没有处于劣势,但心理防线往往先于身体防线崩溃。我希望这本书能揭示背后的深层机制,并提供一套结构化的流程来应对这种现象。我关注的另一个点是,这本书是否探讨了现代体育环境下,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侵蚀与影响,以及教练员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缓冲区”。很多时候,处理完场上的问题后,场下的“非正式沟通”和信息过载反而成了新的挑战。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数字时代维护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前瞻性见解,那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一本单纯的运动技能指导手册,它将成为一本面向未来的领导力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