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你慢慢来
定价:29.80元
售价:22.6元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9550159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 亲爱的安德烈 目送》(布面典藏版) ★ ——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野火集》有万丈豪气,34岁**次做母亲,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龙应台“人生三书”系列,《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2014年简体字经典新版,海峡两岸,为读者**次汇拢。★ —— 两个德国版孩子,一位台湾版妈妈,孩子调皮,母亲教育,相互之间一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用她的语言来说,是希望孩子成为“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全书精选28幅家庭照片,特别收入孩子视角的跋语2篇,哥哥华安(安德烈)19岁写的《放手》,弟弟华飞(菲力普)15岁写的《我这样长大》。★ —— 给华人世界无数读者、无数家庭带来感动和启迪。
内容提要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20周年经典新版“母子之书” 妈妈50后 孩子80后 “家有二胎”的成长镜头……
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深刻的思索,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后来,15岁的“底笛”(弟弟)说:“有时候,妈妈带我们在草原上放风筝。草原那么大,草绿得出水,我们躺下来,看风筝在天空里飞。我觉得我可以一辈子躺在那里。”
后来,19岁的“葛格”(哥哥)说:“尽管我们之间一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母亲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而初,34岁的母亲(龙应台)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目录
作者介绍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台湾甚至大陆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龙应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对于那种空洞说教的书是敬而远之的。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根本不像是在“教育”你,它更像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一种智慧的分享。它成功地避开了所有说教文学的陷阱,比如居高临下的姿态、过度煽情或者故作高深。相反,它充满了幽默感和自嘲精神,这种轻松的基调反而让那些深刻的思考更容易被接受。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时间”和“变化”的探讨,那种对生命流逝的敏锐感知,既带着一丝感伤,又充满了积极面对的勇气。每次读到关于成长的章节,我都会联想到自己过去的一些重要时刻,那些被遗忘的细节又重新浮现在脑海,带来一种奇妙的时间回溯感。这本书的后劲很大,放下一段时间再重读,总能发现新的层次。
评分这本册子(我更愿意称之为“册子”,因为它更贴近那种亲切的质感)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写给某个特定群体看的“教材”,而更像是一份写给所有“在路上”的人的私密信函。它的结构松散却内在紧密,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可以随时翻开任何一页开始阅读,却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整体的思辨脉络所吸引。我特别留意了作者的用词,那种看似朴素,实则精确到位的遣词造句,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字的敬畏。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而是坚持用自己最本真的声音在说话,这种“真诚”在如今的信息洪流中,简直是稀缺品。我身边不少朋友也读了,大家的反馈都指向一个共同点:读完后,对待生活中的琐事,似乎多了一份耐心和理解,少了一份急躁和苛责。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朴实又不失力量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我一直挺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它不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用最真挚的语言去触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读着读着,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就在身边,用一种非常亲近的姿态与你分享她的所思所想,那种感觉非常难得。它不像某些心灵鸡汤那样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扎根于生活的细微之处,让你在平凡的日常里也能捕捉到闪光的哲理。每次翻开它,总能有一些新的感悟冒出来,有时候是会心一笑,有时候则是陷入沉思,思考一些关于成长、关于教育,乃至关于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更深层的问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才是真正持久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引导你去发现。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去观察世界,同时又饱含深情的笔触,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至于感到沉重。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题材的书是有点保留的,总担心会落入俗套,无非是讲述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但是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像音乐一样,时而舒缓,时而略微加快,牵引着读者的情绪起伏。我尤其喜欢它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片段,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和重量。那种观察入微的洞察力,真的让人拍案叫绝。我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但很少有人能将个体的情感体验与宏大的社会背景如此自然地编织在一起。每一次阅读,都像进行了一次深度洗礼,它迫使我停下来,审视自己过去的行为和观念,很多一直困扰我的“为什么”似乎都在不经意间找到了答案的雏形。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提问视角,让你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书页触感和油墨的香味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这在如今很多追求快速消费的出版物中是少有的坚持。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它内在的韧性。它所探讨的主题虽然宏大,但切入点却异常的微小和具体,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处理得炉火纯青。它没有提供任何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反而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坦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探索的过程。我发现自己读完后,看新闻、看周遭的人事物,视角都有了微妙的调整,更加注重背后的动机和环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对错。它像一面镜子,反射出的不仅是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映照出每一个读者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对于想寻求精神支撑和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精神食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