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 |
| 作者 | 黄晓星 |
| 定价 | 42.80元 |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 ISBN | 9787550719521 |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奥地利社会哲学家斯坦纳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开创了人智学。华德福教育体系就是建立在人智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套完整的体系。作者黄晓星老师以客观、精炼的笔法描述了人智学思想体系和由人智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医疗等内容,其中关于人的多元构成、七年生命周期、意识发展规律、十二感官和四种气质类型等的论述构成了华德福教育的理论支柱,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为华德福老师们深入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
| 作者简介 | |
| 黄晓星,中国学习、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先行者。1995年在英国接受两年的华德福教师培训,之后在美国纽约春之谷的华德福和人智学社区研究华德福教育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回国,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大陆所华德福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2010年移居加拿大,在温哥华岛的华德福学校担任校董。目前,指导创办中国多所华德福学校及教师培训中心,并担任顾问。著有《把华德福带回家》《华德福教育之旅》等。 |
| 目录 | |
| 前言/ 1 鲁道夫· 斯坦纳的生平/ 1 章 史前文明/ 1 1. 关于生命的起源/ 3 2. 利莫里亚/ 8 3. 亚特兰蒂斯/ 13 4. 后亚特兰蒂斯/ 18 5. 意识发展/ 21 第二章 文明发展简介/ 25 1. 人与动物/ 27 2 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 2. 人的自我/ 30 3. 人与自然/ 33 4. 宗教和精神意识/ 38 5. 个体精神/ 43 第三章 人的研究/ 47 1. 人的周期性/ 49 2. 行星和生命周期/ 59 3. 人的三元构成/ 67 (1)三大系统的活动特征/ 68 (2)心灵活动的特征/ 69 (3)身体、心灵和精神三个部分/ 72 4. 人的四元构成/ 76 5. 人的七元构成/ 81 6. 人的九元构成/ 85 7. 心灵活动的高形式/ 89 第四章 十二感觉/ 93 1. 认识世界的超感官/ 95 2. 感官的知识/ 98 3. 十二感觉/ 102 * 触感/ 102 * 生命感/ 107 * 运动感/ 111 * 平衡感/ 114 * 温暖感/ 116 * 嗅觉/ 119 * 味觉/ 121 * 视觉/ 122 * 听觉/ 126 * 语言感/ 127 * 思想感/ 130 * 自我感/ 132 第五章 四种气质/ 135 1. 四种气质的起源/ 137 2. 多血质(风相)/ 140 3. 胆汁质(火相)/ 145 4. 抑郁质(土相)/ 151 5. 黏液质(水相)/ 157 6. 与不同类型气质的孩子沟通/ 164 第六章 人智学理念在各领域的实践/ 171 1. 人智学理念下的华德福教育/ 173 2. 人智学理念下的特殊教育/ 177 3. 人智医学和医药/ 182 4. 生物动力农业/ 186 5. 斯坦纳对艺术方面的影响/ 190 6. 斯坦纳对表演艺术方面的影响/ 195 7. 人智学理念下的艺术治疗/ 200 8. 三元社会秩序/ 205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系统了解、学习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的入门书籍 ★以“人智学”为基础的华德福教育历经百年,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华德福教育注重身、心、灵和人的精神整体健康和谐发展 ★华德福教育唤醒人内在的精神,让孩子成为有独立精神的人 ★华德福教育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是当今时代需要的教育方式 鲁道夫·斯坦纳在人智学中把人描绘成四元(也称为人的四个层面的载体,即物质身体、生命体(或以太体)、星芒体和自我)构成。华德福教育就是根据人生不同七年周期的特性和发展规律,分阶段地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物质身体、生命体(以太体)、星芒体和自我都得以适当的发展。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发现这本书有一个很奇妙的“后劲”。读完合上书本后,它并没有立刻从我的脑海中消散,反而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的涟漪久久不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观察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还是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中,都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某些观点投射进去,进行比对和印证。这种持续的内化和反刍过程,是衡量一本真正深刻的书籍的重要标准。它真正地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一些固有模式,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具整体性和有机性的眼光去审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这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式”读物,而是一本需要时间去消解、去融入生命脉络的“慢书”,它的价值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我的成长而不断显现出来。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深植于哲学根基的教育理念非常感兴趣,尤其偏爱那些能够超越功利性目标、关注个体完整成长的学说。这本书的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宏大的世界观背景,这绝非市面上那些肤浅的“育儿经”可以比拟的。它似乎提供了一套观察和理解人类发展阶段的独特框架,让我在看待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时,都能从一个更深邃、更具历史感的角度去审视。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应该培养出高效的工具,还是富有灵魂的个体?这种思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收获。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这种“启发式”的论述方式,比那种填鸭式的说教要高明得多,让人感觉仿佛有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身旁循循善诱。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实践者来说,理论的价值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的实践中去。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探讨,而是提供了一种观察问题的新视角,这种视角直接影响了我处理日常教学场景时的反应和决策。比如,面对某些“挑战性”的行为,我不再急于用外在的约束去解决,而是会尝试去探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和发展阶段的特征。这种由内而外的调整,让我在与学生相处时,心态平和了许多,也更具耐心。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的大门,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顺应而非强扭,是发现而非塑造。这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它超越一般理论书籍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学术专著那样晦涩难懂,充满了生硬的术语,反而带着一种近乎诗意的流动性。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总是能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理念变得生动具体,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其中那些描述生命力和自然韵律的段落,它们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仿佛能感受到文字背后蕴含的生命力。这种文字的张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可以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而更像是在“体验”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每一次换个心情去阅读,都能从同一句话中体会出新的层次和光泽,这正是好书的标志。它要求读者全神贯注,但回报给读者的却是对世界更细腻的感知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沉静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立刻就给人一种厚重而又充满智慧的感觉。我是在一个朋友的书架上偶然瞥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低调的奢华吸引住了。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捧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出版方的用心,字里行间疏密得当,偶尔出现的插图或引文格式都很考究,让人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视觉上也得到了一种享受。这本书的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作为装饰品放在书桌一角,也显得品味不凡。可以说,从拿到手的瞬间,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相信里面一定蕴含着不同寻常的见解。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进行一场触觉与视觉的盛宴。这种对实体书体验的重视,在现在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