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定价:29.80元
作者:李志敏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39091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跟孩子沟通是一门值得我们重新学习的课程,怎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自信,怎样才能让孩子遵守规矩,怎样的话才能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内容提要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跟孩子沟通是一门值得我们重新学习的课程,怎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自信,怎样才能让孩子遵守规矩,怎样的话才能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目录
前言………………(1)
**章 当孩子犯错时应该说的话
01 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更快进步………………(2)
02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5)
03 诚实是人*宝贵的财产………………(7)
04 告诉自己,我能做到………………(12)
05 孩子,你要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15)
06 偷偷拿自己家里的钱是可耻的,这也是一种偷盗行为………………(17)
07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可以让你玩得更开心………………(20)
08 想要发表意见时,请等别人把话说完………………(24)
09 我希望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27)
10 路是自己选的,要对自己负责………………(30)
11 关心他人,让自己应该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33)
12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36)
13 用爱化解矛盾和冲突………………(38)
14 作弊是错误的做法,诚实比分数更重要………………(41)
15 有理也不能动手打人,因为这是错误的做法………………(44)
第二章 询问孩子时应该说的话
16 朋友是你的影子,选择朋友要慎重………………(50)
17 和朋友交往要相互信任,坦城以待………………(54)
18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美的………………(58)
19 跌倒了,就要爬起来………………(62)
20 学会管理财务,你又进步了………………(64)
2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止属于你自己,要担负起责任………………(67)
22 人要有主见,不盲从………………(70)
第三章 表扬、鼓励孩子时应该说的话
23 有理想就要有奋斗,这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74)
24 强大的信心,是你别人的法宝………………(77)
25 好奇,是**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步………………(81)
26 我相信你自己会做得更好………………(84)
27 尝试新的方法,让学习更有效率………………(87)
28 积极寻找失败的原因,快速走出困境………………(91)
29 只要努力,再大的失败都可以改写………………(93)
30 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苦恼,父母才能帮助你………………(96)
31 只要你肯努力,大家都会欣赏你………………(99)
32 以一颗平常心对试………………(101)
33 你真棒!你能行………………(104)
34 相信自己,不要随便给自己扣“坏孩子”的帽子………………(107)
第四章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时,应该说的话
35 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性………………(112)
36 有想法是好事情,让我来听听吧………………(115)
37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119)
38 每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劳动让人更快乐………………(122)
39 宽容能收获更多的幸福………………(126)
40 学会感恩,学会说“谢谢”………………(131)
41 不要因为小困难而丧失学习的热情………………(135)
42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137)
43 不要让困难打倒,做一个勇敢的人………………(140)
44 你也拥有很多让别人羡慕的地方………………(143)
45 凡事都要有计划,学习也是一样………………(146)
46 偏食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50)
47 尊师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153)
48 别让嫉妒阻碍你成为一个宽宏大量的人………………(155)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中应该说的话
49 每个人都是的,都是不可取代的………………(160)
50 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自己很………………(162)
51 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165)
5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你受用终生………………(168)
53 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170)
54 如果你爱妈话,就帮妈妈做一些小事情吧………………(173)
55 要以尊重别人的态度去表达自己的意见………………(176)
56 你很棒的,为何不试着让大家多了解你一点呢………………(178)
57 倾诉是**的缓解心理压力的办法………………(182)
58 把心中的感受都说出来就可缓解紧张………………(185)
59 孩子,抬起你的头………………(188)
60 分数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努力了………………(191)
61 既然做错了,你就得承担责任………………(194)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倡导的“自我对话”的实践性。它不只是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引导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内在冲突。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剖析父母自身的“原生家庭阴影”是如何不自觉地投射到与孩子的互动中的。比如,我自己就发现,我对孩子学习上的高要求,很多时候是源于我对自己童年未竟事业的补偿心理。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直观的自我觉察练习,比如“写下你最害怕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这种深挖,我才意识到,很多看似是为孩子好的教育行为,其实是满足了父母自身的焦虑。这种将焦点从“如何管教孩子”转移到“如何完善自己”的教育路径,是极具颠覆性的。全书的文字充满了洞察力,行文间流淌着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它既承认了父母的局限性,又坚信通过学习和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引路人。它没有提供立竿见影的魔法药水,而是提供了一套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的“思维操作系统”升级指南,这种厚重感和长久的影响力,是许多快餐式育儿指南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组织结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建筑师,精心规划了每一块砖瓦的位置。它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模块化和递进式的结构,每一个小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坊,但它们又通过巧妙的主题过渡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权威与民主”这对矛盾体时的平衡感。她没有简单地导向完全的“放任式民主”,而是强调了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的“协商式权威”。这种权威是动态的、可被挑战的,但它的根基始终是父母为孩子福祉着想的坚定立场。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书中引入了“小小的后果承担”机制,要求家长们必须忍住不为孩子“善后”,即使这意味着孩子会经历短暂的不适或小小的挫败。这种“放手让其摔跤但确保地面足够柔软”的教育智慧,需要极高的心理素质来执行,而这本书恰恰为这种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读完后,我感到自己不再是茫然无措地在教育的迷宫中摸索,而是有了一份清晰的地图和指南针。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细腻,它摒弃了那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指导腔调,转而采用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叙事口吻,充满了人文关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界限感”设立时所展现出的张力。我们常常被教育要“放手”,要“尊重独立”,但如何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中,既不越界又不疏离地划定清晰的界限,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书中提到了一个“弹性边界”的概念,它不像僵硬的墙壁,而更像是一种可以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灵活调整的柔性围栏,既能保护孩子免受外界的过度侵扰,又能适时打开通道,鼓励他们勇敢探索。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这种互动性极强的阅读体验,很少在纯粹的理论书籍中遇到。作者对于“失败教育”的重新定义也令人耳目一新,她将孩子每一次的跌倒都视为一次“精心设计的学习机会”,而不是必须被立刻纠正的错误,这种观念的转变,无疑能极大地减轻家庭氛围中的焦虑感。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家庭关系“体检”,找出了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微小症结,并看到了治愈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初见时就给人一种温暖又坚定的感觉,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背景配上醒目的书名,仿佛在邀请你进行一场深刻的内心对话。我翻开扉页,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的引言,寥寥数语,却直击人心,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过来人的智慧和深深的同理心。书中对“沟通”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提供了许多新鲜且实用的视角。比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区分“倾听”与“等待发言”的本质区别,这一点对我这个平时习惯性打断别人、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心理学术语,而是大量采用生活化的案例,无论是关于孩子在学校受挫后如何引导,还是面对青春期叛逆时如何巧妙周旋,都写得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分享独家秘籍。尤其是关于“情绪的共振区”的描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处理孩子负面情绪时的那种急躁和不耐烦,明白了真正的共情不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你很难过”,而是要先接纳那个情绪本身的存在。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精心设置的“实践挑战”,读完理论后,总会附带一些可立即在家庭中尝试的对话脚本,这种知行合一的引导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作为读者的掌控感和期待值。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初拿到它时所预期的那种“育儿常识汇编”。它真正触及到了教育的哲学层面——我们究竟想培养一个拥有何种内在力量的孩子?作者没有过多纠缠于分数、排名这些外在指标,而是将笔墨聚焦于内在驱动力、自我价值感和抗挫折能力的构建。书中对“内在动机”的剖析极其透彻,它清晰地展示了外部奖励(比如“考好了给你买玩具”)是如何一步步扼杀孩子对知识本身的兴趣的。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孩子比作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种,而非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这个比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在讨论如何处理孩子的“不合作”行为时,书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三步解谜法”,这个方法论非常具有操作性,它不是简单地要求家长“更有耐心”,而是给出了一套逻辑清晰的分析框架,帮助家长穿透孩子行为表面的抗拒,找到深层次的需求。这套方法论的严谨性,让这本书摆脱了许多心灵鸡汤的空泛感,它既有理论支撑,又根植于真实的家庭场景,读起来既令人信服,又充满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