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入门一本通(第二版) 曹全忠著 9787534974724

象棋入门一本通(第二版) 曹全忠著 978753497472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全忠著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入门
  • 教学
  • 曹全忠
  • 对弈
  • 棋谱
  • 技巧
  • 初学
  • 第二版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74724
商品编码:293852901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入门一本通(第二版)

定价:25.0元

作者:曹全忠著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4974724

字数:28000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者本人长期从事象棋儿童培训工作,学员在比赛上屡获殊荣。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而且有成体系的教学资料,《象棋入门一本通(第二版)》就是在这些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


《象棋入门一本通(第二版)》从象棋基础知识、基础杀法、残局讲起,然后讲述中局基本战术和布局知识,后展示了一些经典战例。让读者对象棋有个全面的理解。本书在《象棋入门一本通》的基础上增减内容,夯实象棋知识体系。使象棋知识内容的介绍更为科学、更利于理解,方便象棋培训。

目录


作者介绍


曹全忠,2002年—2004年蝉联三届郑州市象棋棋王赛冠军。2007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农民象棋赛荣获团体季军、个人第七名。全国象棋专业刊物《棋艺》杂志特约专栏作者。现任郑州棋院象棋教练员。编著象棋教材《象棋入门练习册》已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市场上广受读者好评。

文摘


序言



《博弈之道:中国象棋精要解析》 引言 中国象棋,一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东方棋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广受欢迎。它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更是一种思维的锻炼,一种战略的体现,一种人生的哲理。无论是初学者跃跃欲试的求知欲,还是资深棋手精益求精的钻研,象棋的魅力始终引人入胜。本书旨在为广大象棋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平台,引领大家领略中国象棋的精妙之处,掌握制胜的秘诀。 第一章: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溯源流长: 追溯中国象棋的起源,探讨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演变过程。从早期文字记载的“象棋”,到唐宋时期逐渐定型的棋制,再到明清时期的成熟,勾勒出象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 文化烙印: 分析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棋盘上的“河界”、“宫廷”,到棋子的名称和走法,无不蕴含着古代中国的军事思想、哲学观念和伦理道德。探讨象棋如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文人雅士间流传。 现代演进: 简述中国象棋在近现代的发展。包括现代比赛规则的确立、棋书的涌现、以及象棋作为体育项目的发展。展示象棋如何适应时代变迁,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二章:象棋的棋具与基本规则 棋盘乾坤: 详细介绍象棋棋盘的组成部分。包括棋盘的尺寸、格子的划分(九路十八路)、“河界”、“九宫”等关键区域的含义及其战略意义。强调棋盘是双方对弈的战场,其布局和控制至关重要。 棋子阵营: 逐一介绍象棋的七种棋子——帅(将)、仕(士)、相(象)、车(俥)、马、炮(包)、兵(卒)。详细阐述每种棋子的名称(包括南北方差异)、形象、以及它们的初始位置。 行棋奥秘: 细致讲解每种棋子的走法和吃子规则。 帅(将): 只能在九宫内走一步,直线或横线,不能越出宫廷,不能与对方的帅(将)直接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俗称“飞象”)。 仕(士): 只能在九宫内沿斜线走一步,连接相邻的两个角点,活动范围受限,但保护帅(将)的关键。 相(象): 只能在己方阵地内的斜线上走两格(不许过河),忌“塞象眼”(即被己方棋子阻挡)。它的走法类似“田”字,但限制在己方区域。 车(俥): 威力最大,不受限制,可以沿直线横走或竖走,步数不限,但不能越子。是进攻和防守的核心棋子。 马: 走“日”字,即先横走或竖走一格,再斜走一格。忌“蹩马腿”(即被旁边己方棋子阻挡)。它的走法灵活多变,是穿插、分割敌方阵型的利器。 炮(包): 走法与车相同,但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称为“炮架”)。炮的独特吃子方式使其在攻击时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尤其在残局中威力巨大。 兵(卒): 过河前只能直走一步,过河后可以直走一步,也可以横走一步。兵的进步虽然缓慢,但数量众多,在残局中可以形成强大的兵阵,起到限制对方、保护主力的作用。 胜负判定: 明确象棋的胜负判定标准,包括“将军”与“应将”、“将死”、“困毙”等概念。详细解释如何通过有效的战术手段,将死对方的帅(将),取得胜利。同时,也要介绍和棋(平局)的判定情况,如“长将”、“长捉”等。 第三章:基础战术与杀招 兵法十三篇: 介绍象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战术思想。 弃子: 讲解如何通过牺牲少量棋子,换取战略优势,如打开局面、诱敌深入、制造杀机等。 调子: 阐述如何将棋子调动到最有利的位置,形成攻防兼备的阵势。 牵制: 介绍如何利用棋子的攻击或潜在威胁,限制对方棋子的活动,使其无法发挥作用。 闪击: 强调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打乱对方部署。 包抄: 讲解如何通过多子协同,将对方的棋子包围,形成必杀之势。 经典杀招解析: 深入剖析象棋中一些经典且高效的杀招,并附上图例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杀七星: 讲解如何利用车、马、炮配合,在对方阵型中形成必杀。 闷宫炮: 介绍如何利用炮的穿透力,在对方“将军”时,造成“将死”的局面。 海底捞月: 讲解如何利用车,从对方帅(将)的下方直接“将军”,并可能造成“将死”。 叠罗汉: 介绍车与兵(卒)配合,形成强大的攻击力。 马后炮: 讲解马先走一步,再由炮紧随其后进行攻击的战术。 战术配合: 强调单靠单一棋子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多子协同、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举例说明不同棋子之间如何组合,形成强大的攻击或防守体系。 第四章:开局定乾坤 开局的重要性: 强调开局是象棋对弈的第一个阶段,其走法对整盘棋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开局能够为后续的进攻和防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开局类型: 介绍几种常见的、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开局。 飞象局: 讲解以“飞相”为起点的开局,其特点是稳健,易于防守,适合初学者。 中炮局: 介绍以“中炮”为起点的开局,其特点是进攻性强,变化多端,对双方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屏风马局: 讲解“屏风马”战术在开局中的运用,其特点是防守严密,能够有效地抵挡对方的进攻。 士角炮局: 介绍以“士角炮”为特点的开局,其变化复杂,需要熟练的技巧。 开局的基本原则: 归纳总结开局阶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抢占中心”、“出动重子”、“保护帅(将)”等,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开局意识。 第五章:中局争夺战 中局特点: 描述中局阶段的特点,此时双方棋子已经充分展开,局面复杂多变,是战术较量的关键时期。 进攻与防守的平衡: 讲解如何在进攻的同时兼顾防守,以及如何在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 残子优势的利用: 强调在中局阶段,如何通过精妙的交换,形成子力上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胜势。 空间与时间的争夺: 分析中局中对棋盘空间和行棋时间的争夺,以及如何通过布局和调子来掌握主动权。 第六章:残局克敌制胜 残局的特点: 解释残局阶段,子力相对较少,局面相对简单,但往往决定胜负的关键。 残局基本功: 介绍残局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残局计算”、“残局配合”、“利用子力优势”等。 常见残局杀法: 详细讲解几种典型的残局杀法,如“车马配合杀”、“单车破单帅”、“单炮破单帅”等,并附带图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 兵(卒)的价值: 强调在残局中,兵(卒)的价值往往被大大提升,它们可以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第七章:提高与进阶 实战演练: 鼓励读者多进行实战对弈,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发现不足。 复盘分析: 强调复盘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对局过程,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学习经典棋谱: 推荐学习历代象棋大师的经典棋谱,从中学习他们的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和布局思想。 阅读象棋书籍: 鼓励读者广泛阅读各类象棋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棋艺交流: 建议读者积极参与象棋社群,与棋友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结语 中国象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练习。本书为你打开了通往象棋世界的大门,但真正的领悟和精通,还需要你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进取。愿你在博弈之道上,收获智慧,享受乐趣,成为一名优秀的象棋爱好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初学象棋,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智力,而是对全局战略的把握和具体战术的转化。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没有像一些老旧教材那样堆砌枯燥的口诀和生僻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贴近实战的语言来解释那些看似高深的理念。比如,关于“厚势”和“子力协调”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看似分散的棋子组合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我记得有一次在实战中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残局,按照书上“困死与将死结合”的原则进行思考,居然奇迹般地找到了突破口。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对接,是这本书最让我信服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走,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要这么走,培养的是一种主动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对于想要从“棋手”蜕变为“棋者”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那种扎实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作品,而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印刷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即便是长时间对着棋盘图谱,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非常合理,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清晰易懂。尤其是那些关键的走法和变化图示,用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线条区分开来,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和出版社对读者的尊重,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从最基础的棋子介绍到中局的复杂变化,层层递进,就像一位循序渐进的老师在身边指导,让人学得踏实、心中有数。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自我检测机制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在每学习完一个阶段的关键知识点后,都会有一个小结和相应的练习题,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反馈及时性。我发现自己可以立即检验刚才学到的理论是否真正掌握。更贴心的是,对于那些稍微复杂的局面分析,书中往往会给出不止一种解决思路,并对比不同思路的优劣,这培养了读者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我用这本书进行自学,感觉效率非常高,因为书本本身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不需要我再去四处搜集额外的资料来填补空白。可以说,它为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从零基础到具备扎实中级水平的完整、可操作的路径图,非常适合那些希望系统性提升的自学者。

评分

作为一本“通”字辈的书,内容广度自然不用多言,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对“深度”的把控。它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涵盖所有流派的所有变化,而是精心挑选了最核心、最实用、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特别是关于几种主流开局的精要解析部分,作者似乎把这些开局的脉络都摸得一清二楚,不仅列出了常见的应对招法,还深入分析了每一步背后的战略意图和陷阱所在。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思路去练习那些定式,发现自己的棋路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套路棋”。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解时,总是在提醒读者要灵活变通,不要被定式束缚,这种“学中有变,变中有法”的教学理念,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叙述风格上展现出一种成熟棋手的特有韵味——沉稳、精确,但又不乏亲和力。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板着脸孔说教,作者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给你娓娓道来他的独到见解。我尤其欣赏那些穿插在章节之间的“经验之谈”或者“误区警示”,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能帮我避开很多新手常犯的低级错误。比如,关于子力兑换的时机判断,书上强调了“先手优势的价值”,这对我这种过去总是喜欢简单交换子力的棋手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每一次阅读这些部分,都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棋艺,更像是在接受一种思维方式的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升棋艺的底层逻辑帮助是巨大的,比死记硬背招法要有效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