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定价:38.00元
作者:杨为民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16267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党和国家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各级认真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的工作议题来抓,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得到百姓普遍拥护。杨为民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内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探讨、基于消费安全感的农产品渠道路径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调查、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借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等。
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1.2 依托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再定位 1.3 京津冀一体化未来发展需求 1.4 都市型现代农林业发展的新诉求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探讨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界定 2.2 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质量协调契约 2.3 基于奶站取消案例的质量控制视角博弈分析 2.4 基于收益均衡增长的服务型闭环供应链产品质量协调契约3 基于消费安全感知的农产品渠道路径选择 3.1 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设 3.3 消费者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 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调查 4.1 调研目的与意义 4.2 调查内容及方法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问卷设计 4.5 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分析 4.6 农产品生产者满意度分析 4.7 农产品流通企业满意度分析 4.8 农资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分析 4.9 主要结论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一一对A区的调查 5.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划分 5.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5.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5.4 存在的主要问题6 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6.1 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3、2、1”——“三驾马车”“两部法律”“一个载体” 6.2 美国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6.3 欧盟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6.4 启迪7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 7.1 建立以安委会为主体的综合监管执法体系 7.2 构建镇级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7.3 推进“三品一标”的规范化管理 7.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7.5 建立以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农产品安全社会宣传、监督网络 7.6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信用体系 7.7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体系 7.8 建立“优质优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机制 7.9 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投入,逐步扩大标准化生产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听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我们餐桌上食物的疑问。比如,从田间到餐桌,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环节?每个环节是否都像宣传的那样安全可靠?“长效机制”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一种稳定和持久的感觉,这正是我作为普通消费者所期望的。 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研究”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和感知的具体内容。杨为民先生是否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印证他的观点?比如,是否会分析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并从中提炼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我特别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中的方法和途径?比如,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才能更好地辨别和选择安全的产品?这本书有没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看家本领”?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一下子勾起了我对于“信任”这个词的思考。我们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在信任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整个监管链条。当这份信任出现裂痕,无论是由于偶尔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是普遍存在的对信息不透明的担忧,都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安。杨为民先生的这本书,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在探讨如何重建和巩固这种信任。 “长效管理机制”这个词,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超越短期行为和表面功夫的努力。它可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制度设计,比如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更透明的质量追溯系统,更具惩戒力的处罚机制,以及更具引导性的激励措施。我设想,书中或许会详细阐述这些机制是如何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我也希望,作者能够从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比如农民、企业、政府、消费者,以及科研机构,探讨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找到平衡点,形成合力,共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如何建立一个让大家都能安心的农产品供应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当下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我猜测,这本书可能是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很好奇,作者杨为民先生在“研究”这个过程中,是否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是否会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比如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在质量安全管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化的问题进行探讨?我尤其关注“长效”二字,它暗示着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应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出一套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和市场环境的管理框架。这套框架是否会包含技术手段、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社会监督等多个方面,并能形成有效的联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非常精准地击中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对农业发展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关于食品安全的消息层出不穷,有时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探讨“长效管理机制”的书,对我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能深入到实践的细节。比如,“长效机制”具体指的是什么?它是否包含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否涉及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又或者,它更侧重于通过建立诚信体系和道德约束来引导生产者自觉遵守规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能够帮助读者,无论是行业内部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构建和维护一个稳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络。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并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其实让我第一眼就联想到许多关于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的热点话题。在如今社会,大家对吃的东西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挑剔,都希望能吃到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这本书的题目“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非常直接地触及了这一点。我猜想,作者杨为民先生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入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 我比较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定义“长效管理机制”的。在我看来,很多管理机制可能初期效果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容易出现松懈或者被绕过的情况。那么,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突破性的思路,来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抵御风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呢?比如,它是否会探讨如何从源头控制,比如种子、土壤、水源的管理,到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再到流通环节的追溯,甚至包括消费者教育和市场监督等多个维度,形成一个闭环?我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构建这样一个“长效”的体系,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毕竟,理论付诸实践才是最有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