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
定价:19.50元
作者:崔亚敏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7217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中国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较西方绘画有明显的差异,它是以中国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式的传统而创造的绘画品种,中国画基本分为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目录
作者介绍
崔亚敏,女,自1990年起从事儿童读物、教材编写,至今已有二十余载。曾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综合编辑室特聘主任。策划编辑过几十部少儿美术、书法培训教材以及童话故事等课外兴趣书刊。
文摘
序言
《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对于国画的入门门槛设置得非常合理,既保证了专业性,又充满了趣味性。我孩子之前接触过一些西式绘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比较熟悉,但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概念。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国画技法,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运用入手,比如如何运用毛笔在纸上留下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迹,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来构成画面。这些基础练习非常扎实,而且书中的讲解方式很有趣,比如用“墨的语言”来形容不同墨色的变化,让孩子觉得很有新意。在教授具体的绘画对象时,例如画小动物,书中会强调抓住动物的神态,用简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它的活泼可爱。我孩子非常喜欢画小动物,他跟着书本练习,能够很快地画出一些生动的小猫小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国画的“小故事”和“小知识”,比如介绍不同花卉的象征意义,或者一些有趣的典故。这让绘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孩子在画画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我孩子现在画画,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带着一种发现美的眼光去观察。比如,他画了一只小鸟,会跟我说:“妈妈,这只小鸟的眼睛我画得特别有神,因为它在看着远处的美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情感的投入,是这本书所带来的最大改变。
评分坦白说,《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在教授笔墨技法方面,做得相当细致且富有启发性。我一直觉得国画的精髓在于笔墨,而笔墨的运用又非常讲究。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难点,而是从最基础的“执笔”、“运笔”开始讲解。它会详细地描述如何用手指来控制毛笔的力度、速度和角度,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不同的线条质感。我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对于毛笔的掌控力提升了。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墨分五色”的概念,用非常直观的图例来展示如何通过调配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孩子在画一个简单的水果时,会主动去尝试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水果表面的光泽和阴影。他会告诉我:“妈妈,这里我用深一点的墨,这样它看起来就像是有光照在上面一样。”这种主动去运用笔墨技法来表现物体的能力,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而且,书中在讲解具体绘画对象时,比如画竹子,会详细解析如何用“中锋”来画出竹竿的挺拔,如何用“侧锋”来画出竹叶的灵动。我孩子现在画竹子,不再是生硬的线条,而是能够画出竹子的筋骨感。这种对笔墨技法的深入讲解,让孩子在掌握技巧的同时,也培养了对国画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简直打开了我孩子绘画世界的新大门!我一直想让孩子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国画自然是不二之选,但又担心市面上的教材过于枯燥,难以吸引小孩子。收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首先,它的封面设计就很讨喜,色彩柔和,图案生动,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孩子的注意。打开书页,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图片质量很高,每一步的讲解都配有详细的插图,非常直观。我孩子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以前学画画,我总是要反复解释,有时候还会鸡同鸭讲。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画”,而是通过“为什么这么画”来引导,比如在讲到勾线技法时,它会解释不同笔触所能表现出的不同质感,让孩子明白这不仅仅是线条的叠加,而是情感和意境的传达。孩子看了之后,自己也会尝试模仿,并且在临摹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奥妙。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教绘画技巧,还融入了许多关于国画的文化常识,比如介绍不同画种的特点,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甚至是一些与画作相关的诗词典故。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一次文化的熏陶。我孩子现在每次画画,都会主动跟我讲他画的是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为什么这么用,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小艺术家。看着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真的觉得这本书选对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境”的讲解,虽然是给孩子看的,但一点也不含糊,用非常生动的例子,让孩子明白国画的灵魂所在,不仅仅是形似,更要神似。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对于少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在实用性上是相当强的。我之前买过一些国画教材,感觉要么太专业,让孩子望而却步,要么又太简单,缺乏系统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路径。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到具体的物象绘画,再到山水、花鸟的综合运用,每一步都循序渐进,让孩子能够稳步提升。我孩子跟着书本练习,我发现他对于毛笔的控制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画出不同粗细、不同墨色的线条。在画具体的物体时,书中会强调抓住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神韵,用最少的笔墨来表现最丰富的内涵。我孩子现在画一朵花,不再是简单地填色,而是会去思考如何用笔来表现花瓣的轻盈,如何用墨来表现花蕊的精致。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色彩运用的讲解,比如如何调配国画的颜色,如何用色彩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情感。这对于之前只接触过水彩和蜡笔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孩子现在画画,会主动地去思考颜色的搭配,他会告诉我:“妈妈,我画的这棵树,颜色要深一点,这样看起来才像夏天!”这种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教授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我觉得非常值得。
评分《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在对孩子绘画兴趣的激发方面,我认为做得非常成功。我孩子刚开始接触国画的时候,觉得笔墨很陌生,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并没有一开始就强调枯燥的笔墨练习,而是从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题材入手,比如画可爱的卡通动物,或者简单的花卉。我孩子非常喜欢里面的卡通动物画法,他跟着书本,很快就能画出一些自己满意的小动物。然后,书中会逐步引导孩子去学习一些基础的笔墨技法,比如如何运用毛笔的提按顿挫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如何运用墨色的浓淡来区分远近。这些技巧的讲解都非常直观,并且配有大量的示范图。我孩子在尝试运用这些技巧时,会发现原来简单的笔墨也可以画出很有趣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书中鼓励孩子去尝试,去创新,而不是死板地模仿。比如,在教画山水时,书中会给出一些基础的山形,然后鼓励孩子去想象,去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山水。我孩子现在画画,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他会把现实中的事物与书本上的技法结合起来,画出一些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我女儿最近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小鸟在竹林里唱歌,她告诉我,她画竹子的时候,学了书里的“写意”技法,所以竹子看起来很有动感。这种将学到的技法灵活运用的能力,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评分对于《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注重对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很多传统的绘画教材,往往只是告诉孩子“怎么画”,而这本书则更强调“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在教孩子画梅花时,书中不会直接给出梅花的画法,而是会先引导孩子去观察梅花在不同季节的形态,了解它的枝干是如何遒劲有力的,花瓣是如何疏朗清秀的。然后,再结合这些观察所得,讲解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这些特征。我孩子跟着书本练习,在画之前会主动思考,然后去观察,再进行绘画。这种从“观察”到“表现”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绘画兴趣和主动性。我发现,孩子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是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来。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比如山峦的起伏、河流的蜿蜒、云雾的缭绕等等。这些内容都引导孩子去细致地观察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我孩子现在看到一棵树,会主动跟我讲:“妈妈,这棵树的枝干是不是有点像书里画的竹子那样?”或者在画山时,会尝试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山体表面的肌理。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观察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绘画变得更有意义。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神话故事中的绘画元素,让孩子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在培养一个对中国文化有兴趣,有感悟的孩子。
评分《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我认为是相当有匠心的。它没有一下子抛出太多的内容,而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初学者可能会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开始,例如如何握笔、如何控制墨的浓淡干湿,如何画出不同的线条。这些基础练习非常重要,因为国画的很多表现力都来自于对笔墨的精妙运用。书中对这些基础的讲解非常详尽,每一个小技巧都讲得明明白白,让我孩子能够从头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书中会逐步引入具体的物象绘画,比如花鸟、山水、人物等。而且,它在教授具体的绘画对象时,并不是孤立地讲解,而是会结合前面学习到的笔墨技法,让孩子明白,他们所学的技法是如何被应用到具体的绘画创作中的。例如,在学习画竹子时,书中会讲解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竹子的挺拔、竹叶的疏密,如何用墨色的变化来体现竹子的阴影和光泽。这种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笔墨的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意境”,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解读,能够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有所体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留白”的讲解,这在中国画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告诉孩子,空白不仅仅是“没有画”,而是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营造出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对传统绘画精髓的细致讲解,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教材,更是一本国画启蒙读物。
评分我对《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作为家长,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又不希望扼杀他们的创造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提供的技法训练,例如墨色晕染、设色方法等,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图示,并且配有文字说明,让人一目了然。我孩子跟着书本练习,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这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强制孩子按照书本的模板去画,而是在教授基础技法的同时,鼓励孩子去观察生活,去感受自然,然后用自己学到的技法去表现。比如,在教画花卉的时候,书中不仅展示了不同花卉的画法,还引导孩子去观察不同季节的花朵,了解它们的花瓣形状、颜色变化,甚至是通过写生来捕捉它们的动态美。孩子在画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我的这朵花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我应该用什么样的笔触来表现它含苞待放的样子?”这种引导性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掌握技法的同时,也培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发现,孩子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在画里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让作品更具个性。这种从“模仿”到“创造”的过渡,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国画大师的作品,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高级的艺术,开阔眼界。虽然孩子年纪小,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大师作品的深意,但潜移默化中,他们能够感受到国画的博大精深。
评分《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在讲解国画的“意境”时,做得非常到位。我一直觉得国画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在于画面之外的无限想象空间。但对于小孩子来说,理解“意境”可能比较抽象。这本书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将“意境”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讲到“留白”时,书中会说,空白的地方就像是给观画者留下了一片想象的天空,让他们可以去感受画面之外的风景。我孩子在学习这个概念时,会主动去思考,他画完一幅画,会故意留下一部分空白,然后告诉我:“妈妈,这里我没有画,让这片天空更蓝!”这种主动去理解和运用“意境”的尝试,让我觉得非常欣慰。书中还讲到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比如画远处的山,就要用淡墨,画近处的树,就要用浓墨。我孩子在画山水画时,会主动去尝试不同的墨色,去表现山体的层次感。他会跟我说:“妈妈,你看,这里的山是不是看起来更有距离感了?”这种从“描摹”到“表现”的转变,让我觉得孩子在绘画的道路上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书中还会介绍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类作品,比如唐诗宋词中的意境,引导孩子在绘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评分我必须说,《学画国画(少儿绘画技法培训教材)》这本书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一直希望能让孩子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法,更是在引导孩子去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书中会穿插一些关于国画历史、名家故事以及不同画种的介绍,比如写意画、工笔画的区别,山水画的意境等等。这些内容虽然是面向少儿,但讲解得深入浅出,不会显得过于学术化。我孩子在学习画梅花时,书中会介绍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所以在画的时候,也要表现出它的那种傲骨。这种将绘画技法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绘画的同时,也能理解绘画背后的文化意义。我孩子现在画画,不仅仅是照着书本临摹,而是会主动去思考,为什么画中的竹子要这样画,为什么画中的山要用这种笔触。他会问我:“妈妈,书里说这是‘写意’,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看到的山,用我自己的方式画出来?”这种对“写意”的初步理解,以及对自我表达的渴望,正是这本书所带来的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讲解,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图例,让孩子明白国画的“留白”和“虚实”是如何营造出诗意的感觉。这种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启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