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色彩风景新标准
定价:45.0元
作者:闫晓曼,魏萍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394755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眼高才能手高,想画好画必须看好画。本书用简洁易懂的讲解配以高质量的范画,并以精美的印刷呈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提要
本书用简洁易懂的讲解配以高质量的范画,帮助学生画好色彩风景。
目录
作者介绍
闫晓曼,河北石家庄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从事教育工作6年,现任教于老鹰画室,作品曾编入《言调》,《写生为王》。
魏萍,河北石家庄人,毕业于河北大学,从事教育工作4年,现任教于老鹰画室。
文摘
序言
色彩风景是整个色彩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相对而言,室内静物处在单一的光源下,静物写生呈现出来的毕竟只是作者对色彩观察的一个方面,而室外的水粉风景画更考验作画者对色彩观察的敏锐度和透彻性。
刚拿到这本《XH 色彩风景新标准》真是眼前一亮,书的装帧设计就透着一股专业和用心。翻开来,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色彩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一直对色彩的搭配和表现力很着迷,尤其是在风景画创作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色彩来传达情绪、氛围和层次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难题。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范例,引导读者去观察、去感受。比如,书中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色彩变化做了非常细致的剖析,从清晨的薄雾染上淡淡的橙黄,到午后阳光下的浓烈对比,再到傍晚时分,天空与大地交织出的紫红与墨蓝,每一个细节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页专门讲如何表现水面的色彩,不仅仅是简单的蓝色或绿色,而是包含了天空的倒影、水底的色泽、甚至光线穿透水体时微妙的变化,都用色彩进行了生动的诠释。这让我意识到,色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光影、材质、环境息息相关的动态组合。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配以大量的实例和分析,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原来如此”的顿悟。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面前一步步拆解复杂的色彩现象,让你既能看到宏观的规律,又能体会到微观的精妙。即使我平时不太画画,光是看看这些色彩的演示,也能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和它的可能性。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做得相当扎实,但又巧妙地避免了过于学术化的枯燥。作者在开篇就阐述了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性,以及色彩感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这为后续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色彩情感联想”的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色彩的物理属性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色彩在文化、心理层面所唤成的普遍感受。比如,红色代表热情与危险,蓝色象征宁静与忧郁,绿色传递生机与希望,这些看似简单的联想,在书中却被拓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结合了艺术史、心理学甚至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列举了很多不同艺术家在描绘同一题材时,如何通过色彩的选择来塑造作品的情感基调。这种对比分析,极大地启发了我对色彩潜力的认知。它让我明白,色彩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更是承载情感、传达思想的强大工具。此外,书中还对色彩的对比、和谐、以及色彩的冷暖变化对空间感和距离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图例,它演示了如何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来突出主体,如何利用柔和的色彩搭配来营造宁静的氛围,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来创造出纵深感和空间感。这些理论性的讲解,与之前提到的案例分析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色彩学习体系。
评分我一直对自然的色彩之美感到惊叹,而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用一种非常艺术化的方式来展现自然界中色彩的无限可能。它不是那种死板的科学讲解,而是更侧重于色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和“情绪”。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线与色彩”关系的阐述,作者通过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和绘画范例,展示了不同光线条件下,色彩是如何被改变、被重塑的。比如,清晨的阳光斜射进森林,将绿叶染成一片金黄;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山峦染成瑰丽的紫色。这些画面本身就极具感染力,而作者的讲解,则进一步揭示了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艺术表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不同材质在光照下的色彩表现,例如,光滑的物体反射出明亮的色彩,粗糙的表面则吸收更多光线,呈现出更深的色调。这对于我理解如何真实地描绘物体的质感非常有启发。此外,书的后半部分,还分享了许多艺术家在描绘自然风光时,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无论是壮阔的山川、宁静的湖泊,还是繁茂的森林,在不同的色彩处理下,都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这种将科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开放性和启发性。它没有试图将色彩的运用限制在某个固定的模式里,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去创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色彩的个人化表达”的讨论。作者认为,虽然存在普遍的色彩规律,但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都是独特的,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如何将这种个人化的体验转化为具有说服力的视觉语言。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练习,鼓励读者去观察和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色彩,去思考这些色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尝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尝试着去记录我每天看到的云彩的颜色,记录不同植物叶片的色泽变化,并思考它们给我带来的心情。这让我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了不少。此外,书中还鼓励读者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大胆尝试一些非常规的色彩组合。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但通过大量的范例展示,你会发现,有时候意想不到的色彩搭配,反而能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色彩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需要好奇心、实践和开放的心态。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引导我在色彩的世界里不断前行,去发现属于自己的色彩语言。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进行视觉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它提供了非常多直接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色彩配色方案”的那几章,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配色表,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主题、风格甚至目标受众,来构建一套逻辑清晰、富有表现力的配色方案。书中详细讲解了单色配色、近似色配色、互补色配色、三角色配色等基础配色原理,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了这些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色彩的和谐与冲突”的章节,作者通过对比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色彩组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有的令人愉悦,有的则会带来不安。这对我理解为什么某些配色方案看起来“舒服”,而另一些则“刺眼”有着极大的帮助。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运用色彩来引导观众视线、突出重点以及营造氛围的技巧。例如,通过在画面中运用对比度更高的色彩来吸引注意力,或者利用柔和的色彩来营造一种宁静、舒缓的感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设计语言,让我能够更准确、更有效地运用色彩来达到我的设计目的。这本书真的像一本宝库,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智慧,每次翻阅都能学到新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