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藥平藥性研究
定價:68元
作者:鄧傢剛 主編
齣版社: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5-1
ISBN:9787513208208
字數:437000
頁碼:33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鄧傢剛主編的《中藥平藥性研究》是“guojia‘973’計劃中醫理論基礎研究專項”課題成果。《中藥平藥性研究》以揭示平藥性本質為核心,首次提齣並驗證瞭反映平藥性本質特徵的理論假說:即“平是一類獨立存在的,具有雙嚮適用、條件顯性的藥性特徵,可在不同的內環境下(寒證或熱證)通過影響不同的信號通路以調節機體平衡的藥物”;建立瞭平藥性研究的實驗方法和識彆模型;構建瞭中藥藥性分析數據采集與管理平颱,為揭示平藥性本質提供瞭科學依據。書後附平一覽錶,收錄平2497味,是中醫藥教學、臨床、科研工作者難得的一部參考書。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作者介紹
鄧傢剛,男,1953年7月生,漢族,廣西閤浦人。現任廣西中醫學院副院長,中藥學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廣西中藥藥效篩選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主任,臨床中藥學學術帶頭人,中藥藥效篩選研究學科群學科帶頭人;第七、第八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奬勵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西醫結閤學會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名譽會長、廣西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廣西執業醫師協會副會長、廣西中藥材産業協會副會長、廣西執業藥師協會副會長;guojia973計劃項目及863計劃項目評審專傢、廣西中藥材標準委員會首席專傢、廣西藥用植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中藥基礎理論與中藥藥效篩選研究。主持guojia973科研項目1項,guojia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guojia科技部西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中泰科技閤作項目2項,省級科研課題15項;獲廣西科技進步一、二、三等奬各1項;發錶論文100多篇,齣版《化學中藥》《廣西道地藥材》《桂藥原色圖鑒》等學術專著10部。首次提齣“體平用偏是平藥性特徵”的理論假說和“化學中藥”的新概念。
編輯推薦
鄧傢剛主編的《中藥平藥性研究》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平理論研究,係統地整理和歸納瞭曆代醫傢有關平的記載和論述。中篇平應用規律研究,利用所構建的“中藥方劑藥性數據分析係統”對數據庫中所收錄的寒、熱、平三物特徵進行分析比較,闡明瞭平具有“體平用偏”的作用特點,揭示齣平組方配伍規律、病證用藥規律,為臨床遣方用藥提供瞭科學的指導和參考。下篇平藥性本質的實驗研究,圍繞平“雙嚮適用”藥性特徵開展藥效學研究,建立瞭瘀熱互結證、寒凝血瘀證大鼠模型,以活血化瘀藥為切入點,開展瞭平對寒、熱兩種血瘀證大鼠中醫錶徵、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以及對大鼠體內相關活性物質、信號通路影響的研究,並探討瞭化學成分與藥性的關係,為揭示平調節機體平衡的內在機理提供瞭科學依據,所建立的“一證三性”整體評價方法很有創新性。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我嘗試著對比瞭幾種常見藥材在書中的描述,發現作者在細節把握上達到瞭近乎苛刻的程度。比如講到某味藥材時,不僅提到瞭其歸經、主治,還深入探討瞭不同産地、不同炮製方法對藥性細微差異的影響,這種深挖到底的勁頭,在市麵上很多通俗讀物中是看不到的。很多地方的論述都引用瞭大量的古代醫傢原文,並且進行瞭深入的考證和注釋,使得文獻的溯源非常可靠,這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無疑大大節省瞭查閱原始資料的時間。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闡述藥性時,那種嚴謹而不失靈活的態度。他沒有采取那種一錘定音的絕對化語言,而是常常用“或”、“常”、“傾嚮於”這類詞語來描述藥性的多麵性,體現瞭對中醫復雜係統性的深刻理解。這種謹慎的錶達方式,反而增強瞭論述的說服力,讓人覺得作者是在陳述一種經過反復檢驗的、具有彈性的知識體係,而不是簡單地灌輸教條。這種對知識的敬畏感,是判斷一本專業書籍質量的重要標準。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在知識整閤上的高超技巧。它不像教科書那樣闆起臉孔進行知識點的堆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你進入中藥世界的幽微之處。比如,在講解某一類具有相似功效的藥材時,作者會非常巧妙地設計對比的段落,通過細緻地剖析它們在“平性”範疇內的側重點,比如是偏於溫和的“柔和平抑”還是更傾嚮於“清潤調和”,這種對比分析極大地提升瞭讀者對藥材之間微妙界限的認知。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思維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味藥,而是開始構建一個藥性相互關聯的網絡。這種宏觀和微觀交織的敘事方式,使得原本抽象的“藥性”概念變得具體可感。而且,作者在某些章節後附帶的“思考題”或“延伸閱讀建議”,雖然隻是寥寥數語,卻能有效地激發讀者的主動探究欲,引導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批判性思考,這對於提升個人的臨床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帶著一種沉穩的古典韻味,但又絲毫沒有晦澀難懂之感。作者的文字功底顯然是非常紮實的,他能夠用非常精準且富有畫麵感的語言來描述藥材的作用機理和臨床感受。比如,描述一味藥如何溫和地調理脾胃時,所用的比喻和詞匯選擇,讓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種細緻入微的嗬護。這種流暢且富有節奏感的文字敘述,極大地減輕瞭閱讀專業性內容時可能産生的認知負擔。我甚至發現,僅僅是閱讀那些描述性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愉悅的體驗,它仿佛帶領我走進瞭一個寜靜的藥材園林,用感官去體驗藥性的微妙變化。這種將學術嚴謹性與文學性巧妙結閤的寫作手法,是極其難得的。它證明瞭即便是最嚴謹的學術著作,也可以寫得引人入勝,讓人願意反復品讀,而不是束之高閣。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瞭多少信息,更在於它構建瞭一種全新的、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評分從中醫藥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迴歸本源,聚焦於“平性”這一在臨床實踐中極其重要卻又容易被忽視的環節。許多教材往往將焦點集中在寒熱偏性顯著的藥材上,而對於那些性味平和、主要作用在於“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藥材著墨不多。這本書則反其道而行之,將這些“大白藥”的重要性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細緻地解析瞭它們如何在中醫體係中充當穩定劑和基礎調節器的角色。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自己以往對某些常見藥材的認識是不是過於錶麵化瞭。作者對“平”的定義和範疇進行瞭富有創見的界定,這不僅是對傳統概念的梳理,更是一種理論上的創新和拓展。這種深入到核心概念的挖掘,使得整本書的學術價值非常高。它不是簡單的知識普及讀物,而是緻力於為從業者提供一個更精細、更深入的分析工具和理論框架,非常適閤那些希望在基礎藥性理論上打下堅實基礎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挺有意思,封麵那種古樸的木刻風格,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瞭傳統醫藥的深厚底蘊。拿到手上感覺分量十足,紙張的質感也很好,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印刷品,感覺作者在齣版的每一個環節都下瞭不少功夫。我本來以為這種專業的書籍會非常枯燥,但翻開目錄後發現結構梳理得很清晰,從基礎理論的梳理到具體藥材的性狀分析,層層遞進,邏輯性很強。特彆是圖譜部分,彩印的質量非常高,那些藥材的紋理和色澤都展現得淋灕盡緻,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進行實物對比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裏不僅羅列瞭藥材的傳統描述,還穿插瞭一些現代藥理學的初步探討,這讓內容顯得更加立體和全麵,不至於停留在古代經驗的層麵。總體來說,這本書從外到內都散發著一種匠人精神,讓人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留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覺得特彆疲勞,這點對於深度研究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可見編輯團隊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是下足瞭功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