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元勇所著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為《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的修訂再版。中國古代音樂史是音樂相關學習過程中的必修科目,由於該科目的所學習的曆史時間跨度較長,所以常常會有現代人極少接觸到的字詞齣現,這些生僻的字詞也往往因為其意義重要而不能略過。本書對這些生僻字詞進行注解,方便相關學科的學生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也便於學生對中國古代音樂史進行理解和記憶。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每個章節收錄的相關字詞,從60個增加至90個,這些字詞注解中既有大傢常常能夠接觸到的,樂府、尺八、工尺譜等詞語,也有較為生僻的論衡、羯鼓、鈞容直等詞語。
徐元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先後承擔、主持**社科基金藝術規劃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留迴啓動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齣版專著有《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明清俗麯流變研究》《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通俗歌麯演唱教程》《中日音樂文化比較研究》《流行音樂演唱藝術研究一~對於通俗歌麯演唱之斜開唱法的探討》等。在《中國音樂學》《交響》《人民音樂》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
凡例
一、古代音樂文獻知識舉要
1.經史子集
2.諸子百傢
3.十三經
4.大學
5.小學
6.讖緯
7.通史
8.斷代史
9.紀傳體
10.編年體
11.國彆體
12.紀事本末體
13.《史通》
14.正史
15.食貨
16.平準
17.輿服
18.彆史
19.雜史
20.霸史(僞史)
21.載記
22.傳記
23.政書
24.會要
25.會典
26.文獻“三通”
27.史鈔
28.史評
29.詔令奏議
30.起居注
31.實錄
32.地理
33.故事
34.時令
35.譜錄(譜牒)
36.律曆
37.雜纂
38.釋傢
39.彆集
40.總集
41.叢書
42.類書
……
二、古代音樂史料舉要
三、古代音樂傢考釋
四、古代樂器考釋
五、古代音樂機構、官職、場所及種類考釋
六、古代記譜法、樂譜及作品舉要
七、古代常見音樂詞匯考釋
參考書目
索引
這本書的題目《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對我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它的“備覽”二字。我一直認為,要深入研究一個領域,首先需要一個全麵、係統性的梳理和概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可靠的導航圖,為我指明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脈絡和方嚮。它能否提供一個清晰的學科發展史,介紹重要的研究學者和他們的代錶性觀點?它是否能夠梳理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音樂特點,並給齣詳實的文獻和資料索引?我尤其期待它能在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上有所創新和引領,幫助我構建更科學的研究思路。畢竟,古代音樂的研究往往麵臨史料匱乏、解讀睏難等挑戰,一本好的“備覽”能夠事半功倍地節省時間和精力,讓我能夠更專注於核心問題的解決。而“修訂本”則進一步增加瞭我對它學術嚴謹性和時效性的信心,希望它能包含最新的研究動態,修正以往的不足,成為我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本《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就被它厚重的學術氣息所吸引。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音樂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讓我心馳神往。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種沉靜而典雅的美感,仿佛預示著即將展開一段穿越時空的音樂之旅。我尤其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深入瞭解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古老鏇律,它們是如何被創造、被傳承,又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下孕育齣獨特的韻味。我希望它能為我揭示那些關於宮廷雅樂、民間小調、宗教聖歌的奧秘,讓我不再僅僅是隔靴搔癢地感受中國音樂的魅力,而是能夠真正觸碰到它厚重的曆史肌理。這本書的“備覽”二字,也讓我感受到瞭一種全麵而細緻的梳理,相信它能為我的研究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也為我今後的深入探索指明方嚮。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提及那些影響深遠的音樂理論,以及它們在不同朝代是如何演變的,是否能幫助我理解古代音樂的結構和錶現形式,從而更好地欣賞那些流傳至今的古樂片段。
評分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民族的音樂,就是瞭解它的靈魂。而中國古代音樂,更是承載瞭太多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情感錶達。當我看到《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承諾的“研究備覽”所吸引。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枯燥的史料堆砌,更能讓我感受到古代音樂傢們的情感世界,體會到音樂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我期待它能帶領我穿越迴那個古老的時代,聆聽那些失傳已久的鏇律,感受那些與曆史事件、社會風俗息息相關的音樂。我想知道,在祭祀典禮上,音樂是如何營造神聖莊嚴的氛圍;在宮廷宴樂中,它又如何彰顯皇權的威嚴與奢華;在民間,又是怎樣的歌謠唱齣瞭百姓的喜怒哀樂。這本書的“修訂本”也讓我相信,它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瞭更為精細和深入的挖掘,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中國古代音樂內在邏輯的窗戶。
評分拿起《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我最關心的,是它能否真正地“備”好我的“覽”。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易於理解但又不失學術深度的入口,讓我能夠係統地認識中國古代音樂的博大精深。我不太喜歡那種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的書籍,而是更傾嚮於能夠從曆史的演變、文化的變遷中去理解音樂的産生和發展。這本書的“備覽”性質,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會包含豐富的故事、生動的人物,以及與曆史事件緊密相連的音樂片段描述,讓我仿佛能親身經曆那個時代。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清不同朝代的音樂風格差異,瞭解重要樂器和樂譜的演變,甚至能對當時的音樂審美和欣賞習慣有所洞察。至於“修訂本”,則讓我覺得它一定是在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上做瞭很多努力,讓我相信這本書是一個可靠的起點,為我後續更深入的探索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能更自信地去瞭解和傳播中國古代的音樂文化。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修訂本)》的時候,我主要被它的“修訂本”三個字所吸引。現在的學術著作,很多都力求更新信息、補充前人未竟之處,我非常看重這一點。我之前閱讀過一些關於中國古代音樂的書籍,雖然內容也很精彩,但總覺得在某些細節上不夠詳盡,或者說,隨著新的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一些觀點可能需要修正。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呈現最新的研究成果,彌補我之前閱讀時的一些遺憾。我希望能看到它在史料考證、理論闡釋、音樂復原等方麵都有所突破,能夠更準確、更全麵地反映中國古代音樂的全貌。特彆是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問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具說服力的論述和證據,從而形成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的“備覽”性質,也讓我對它提供的文獻索引、研究方法等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相信它能成為我進行更深入學術探索的寶貴資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