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是时候改革陈旧的经济体系,奉行经济中间道路了。
中国经济的崛起证明不存在通用的发展模式,基于意识形态的经济学不切实际。只有务实全面的融合经济才能带来未来,才能改变与影响世界。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令世界惊艳,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引人深思,作者由此引出了新的经济发展共识。这一共识蓬勃发展,涉及融合经济学、慈悲资本、利益相关者价值以及良心消费。
融合经济学。摒除意识形态束缚、奉行实用理想主义、结合计划和市场工具发展经济。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其实有很多选择。
慈悲资本。对社区和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投资。人们的投资动力不仅仅源于利益。社会企业家和跨国公司正努力寻求新的折中办法,使商业经济高效地发展。
利益相关者价值。评估一家公司时,除了看其盈利能力之外,还要看它为社区和环境做了什么以及它如何对待员工。
良心消费。消费者根据价值选择来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我们不能仅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增长率来衡量发展,保护社区、文化、本地特性和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这一做法可能会推动经济、商业和金融实现进一步发展。
律师,发展经济学家,喜马拉雅共识的创始人,探险家和纪录片导演。喜马拉雅共识致力于防止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纷争。
2008年,电视台评选出十位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作出贡献的人,他是入选的外国人。2010年,他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颁发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保护奖。2012年,他作为NGO发言人出席了联合国地球峰会(Rio+20)。2013—2015年,他担任中国环保部的顾问,主持起草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2016年,他获得中国社会责任奖(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外国人)。
他著有约30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书籍,包括亚洲书《中国的世纪》和《传——与现代中国的转型》。他的作品——被称为“新世纪探险”的《寻找香格里拉》系列纪录片因提高气候危机意识而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空气与水保护奖。
序言 无言者之言:听听街头民众之言
导言 华盛顿共识没用了
部分 融合经济学:埋葬意识形态、摆脱理论学说、奉行实用主义
01 迈出中国改革步:终结意识形态,开始务实求真
02 巫毒经济学:摒弃外来理论,采用本地解法
03举步维艰的中国改革历程: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第二部分 实用理想主义:慈悲资本、利益相关者价值和社会企业
04 香格里拉之道:效仿牧民和僧侣,创建社会企业
05 积极能量银行:喇嘛和菩萨传授的量子经济学
06 创建香巴拉:在世界之巅创办社会企业
第三部分 多元本地化:人民自强则长治久安
07 失权因素:根除恐怖主义
08 喜马拉雅共识:幸福、小额信贷和社区发展
09 非洲共识:社区自强以防止暴力
第四部分 新的地球共识:社区意识和地球存续
10 占领你的头脑:和平来到美国
11 再次“开拓”美国:振兴社区和环境经济学
12 世界不是平的:回归基础、本地多样性和社区资本再生
13 来自俄罗斯的融合经济学:国家反应、金砖国家和变化着的世界秩序
14 我们想要的未来:想要拯救地球,我们需要新的
15 环境经济学:少纸上谈兵,为生存而落实绿色发展
结语 占领运动后的世界:设想一种没有贪欲的经济
译者后记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让我眼前一亮。作者的笔触兼具学术的严谨和文学的流畅,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分析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他善于用类比和故事来阐述复杂的概念,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核心思想。在书中,作者对于“中国模式”的定义,似乎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模式。他强调了中国模式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这让我感到,作者并没有将中国模式神化,而是将其置于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进行客观的审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深入分析,以及这种角色的转变如何影响全球权力结构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作者是否会探讨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为?又或是中国模式的推广,是否会引发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碰撞与融合?这些都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渴望了解的。书的结尾部分,作者似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对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给予了厚望。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更加鼓舞人心的方式,为读者描绘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同时又不失对挑战和风险的警示,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
评分刚拿到这本《世界的未来:中国模式对新格局的重塑》,还没来得及细读,只是翻了几页,就被它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书名本身就点明了核心议题——中国模式如何在当下乃至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甚至可以说是重塑者。这种宏大的叙事,让我对作者是否能够驾驭如此复杂的主题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审慎。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全球化进程是否已经到达拐点,传统的地缘政治力量格局是否面临颠覆,以及中国经济崛起背后的深层逻辑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触及到了当前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命题,如果作者能够提供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证,这本书无疑将成为理解当下世界变化的一把钥匙。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去定义和阐述“中国模式”,这其中包含了经济发展的经验,政治体制的特点,还是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又或者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些都需要在书中得到清晰的解答。此外,书中对于“重塑”的论述,也让我充满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够称得上是“重塑”?它是否意味着某种颠覆性的变革,还是渐进式的演变?这种颠覆性是否会带来新的冲突与挑战,抑或是新的合作与共赢?这些都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迫切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其厚重感所吸引。它不是一本轻松的消遣读物,而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反复思考的学术力作。作者在开篇就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试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中国模式的本质及其对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他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史实铺垫和逻辑推理,引导读者一步步走向作者的观点。我注意到作者在分析中国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强调了其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基因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悠久的文明积淀和独特的社会结构。这让我对书中所提出的“中国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秘诀,更是一种包含了文化、社会、政治多重维度的复杂体系。书中对未来世界新格局的描绘,也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描绘了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中国模式的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我特别关注作者对于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论述,以及中国模式是否会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或是开辟新的合作空间。书中对中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愿景和实践的解读,也让我充满期待,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我们理解未来世界提供更清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传递出一种稳重而富有力量的感觉,与书名所要表达的宏大主题十分契合。当我翻开第一页,作者开篇的论述便以一种十分直观且具象化的方式,描绘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他没有回避那些敏感而复杂的话题,而是选择直接切入,例如提及了全球南方国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式微。这让我感到作者的勇气和坦诚,也预示着这本书将是一次不回避现实、敢于挑战既有认知的深度探讨。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阐述“中国模式”时,似乎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种单一的经济或政治制度,而是强调其复杂性、多面性以及不断演进的特性。这种 nuanced 的处理方式,远比那些标签化的论述要更加真实和深刻。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案例,并且在分析时,穿插了一些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这使得整本书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不失前瞻性的视野。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剖析中国模式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潜在影响。比如,作者是否会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在重塑全球互联互通和经济版图中的作用?又或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方式和影响力?这些都是当前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如果作者能够在此书中给予详尽的解读,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不言而喻。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作者在行文中,不仅展现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深刻理解,还引入了许多跨学科的视角,比如历史学、社会学甚至哲学上的思考,这使得对“中国模式”的探讨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文明和价值观的层面。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重塑”这个概念时所展现出的审慎。他并没有将中国模式的崛起简单地描绘成一种取代或颠覆,而是更倾向于描述一种“竞合”关系,一种新的平衡和共存的可能性。这让我感觉到作者的观点是成熟且富有建设性的,避免了过度激进或片面的解读。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其中关键节点性事件的分析,都做得相当到位。例如,作者可能会深入分析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如何逐步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并在其中汲取了哪些经验教训。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中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最新成就的深入剖析,以及这些成就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甚至推动其他国家在这些领域进行模式创新。此外,作者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角色的定位和未来走向的判断,也让我充满了好奇。中国是会成为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还是积极的改革者,抑或是某种全新的参与者?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