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龟鳖分类图谱
定价:198.00元
售价:124.7元,便宜73.3元,折扣62
作者:周婷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3-01
ISBN:97871090833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世界上180余种龟鳖动物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也对龟鳖动物的起源、演化历史及我国龟鳖动物的探索研究者作了介绍。各论部分对我国已知龟鳖种类以及国外特别是我国近邻地区部分种类加以描记,配有1000余幅彩色照片。
本书理论结合实践,内容全面,突出“鉴定与欣赏”,适合广大龟鳖爱好者和有关专业人员参考。该书系我国目前全面系统介绍龟鳖类知识的图鉴,是一部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工具书,故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周婷女士,现任南京龟鳖研究会秘书长,曾担任南京龟鳖自然博物馆馆长11年(1989-2000年)之久,从事龟鳖动物研究和养殖已有10余年,理论和实践经经验非常丰富,已发表论文多篇,书籍数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对我国龟鳖类动物及其养殖知识的普及,树立群众对龟鳖动物的保护意
文摘
序言
这本《龟鳖分类图谱》真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个对爬行动物一直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入门途径的普通爱好者,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对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爬行动物着迷,尤其是龟鳖类,它们悠长的生命和独特的外形总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想。然而,市面上关于这类书籍大多晦涩难懂,充斥着我完全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让我望而却步。但《龟鳖分类图谱》完全不同,它以一种极为友好的方式,为我这个门外汉揭开了龟鳖世界的面纱。 首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图谱”二字名副其实。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各种龟鳖的形态特征,从外壳的花纹、颜色、形状,到四肢的比例、爪子的细节,甚至连头部和颈部的纹路都描绘得十分到位。每一个物种都配有高清、多角度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外观差异。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去想象那些抽象的文字描述,而是可以直接通过图片进行比对和记忆。而且,图片的质量非常高,细节丰富,仿佛我伸手就能触碰到它们那坚硬的龟壳,感受到它们缓慢而坚韧的生命力。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所吸引。它不像一本枯燥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探险旅程。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要一页一页地往下读,去探索每一个物种背后的秘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龟鳖生活习性的描述,比如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在怎样的环境中繁衍后代,以及它们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有趣故事。这些生动有趣的细节,让我对这些古老生物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某个深海龟类的描述,它在极度黑暗和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其坚韧的生命力让我震撼不已。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据和特征,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生态学、进化论等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在了解一个物种的同时,也能对其所处的环境和生存状态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递方式,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我发现自己会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这些生物与我们人类世界的联系,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怎样的意义。
评分读完《龟鳖分类图谱》的某些章节,我有一种瞬间被拉入了专业研究领域的错觉,但又丝毫没有感到压力,反而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性极强,让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深入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地理分布区域龟鳖种群的对比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理解了不同地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孕育出来的。 书中对于一些濒危物种的讨论,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它们濒危的原因,而是深入分析了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这些物种生存造成的长期影响。读到这些部分,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对生物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能意识到保护它们的重要性,而这种保护,不仅仅是对生物本身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存环境的负责。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然历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曾接触过不少关于生物分类的书籍,但《龟鳖分类图谱》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在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之间取得了绝佳的平衡。我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的分类学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细致与耐心,使得即便是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研究者来说,也能清晰地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脉络。书中对于每一个分类单元的界定,都辅以详实的证据和逻辑,让人信服。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在龟鳖分类中的应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前沿的科学方法,而是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更精确地划分物种、理解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这让我意识到,即便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术和理论,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书中对于那些曾经有过争议的分类,也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解释,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建立起系统性知识框架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评分《龟鳖分类图谱》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一次知识的获取,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研究的严谨,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龟鳖这个类群深沉的热爱,以及他们希望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读者的强烈愿望。书中那些关于龟鳖漫长历史、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的介绍,都让我对这些古老的生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 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文化中关于龟的象征意义,从中国古代的灵龟,到西方神话中的大地之龟。这些跨文化的视角,让我看到了龟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记,也让我体会到,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理论,更是连接我们与自然、连接我们与历史、连接我们与文化的桥梁。《龟鳖分类图谱》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和温度的书,它不仅让我认识了龟鳖,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然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